我國新修訂的公司法已于2006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關于公司訴訟的許多問題正成為司法實踐和學術研討的主要對象。新修訂的《公司法》在廣泛借鑒其他國家先進立法經驗基礎上,大膽引進各國先進的公司制度文明,廢除了不適應實際需要的制度和規則,進一步完善了行之有效的規定,填補了立法上的漏洞與空白,增強了該法的司法適用性,從而使股東、債權人以及其他利益相關者能夠更加充分有效地通過司法途徑主張自己的訴求,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其中股東代表訴訟即派生訴訟制度的增加使公司訴訟的主體范圍又有了新的內容。但筆者注意到,在當前大部分關于公司派生訴訟的論述中,一般都是從民法和商法的角度來進行研究的,而在民法和商法領域外,行政訴訟也是公司訴訟的一個重要領域。公司作為市場經營主體不可避免地與代表國家行使行政權力的國家行政機關經常有著密切的接觸,公司的各種利益也不可避免地經常與行政機關的各種行為發生碰撞和沖突,可以說公司利益很容易或最有可能經常受到來自行政行為的侵犯,所以公司行政訴訟在公司訴訟領域也占有不可忽略的重要地位。新修訂的公司法中股東代表訴訟制度的確立使股東正式成為了公司訴訟的原告主體,那么在行政訴訟中是否也可以適用股東代表訴訟制度以及如何適用該制度呢?本文將就股東代表訴訟制度在行政訴訟中適用的相關問題進行粗淺的探討。
一、關于股東代表訴訟制度
股東代表訴訟(Shareholders’RepresentativeAction),又稱為股東派生訴訟(Shareholders’DerivativeAction)或第二級訴訟(SecondaryAction),最早于1843年由英國人在衡平法院首創,后來在英美法系和大陸法系其他國家陸續借鑒確立,是指當公司的正當權益受到他人侵害,特別是受到有控制權的大股東、董事和管理人員的侵害,而公司怠于行使訴權時,符合法定條件的股東以自己名義為公司的利益對侵害人提起訴訟,追究其法律責任的訴訟制度,也稱股東訴訟、代位訴訟等。股東代表訴訟與股東直接訴訟相對應,所謂股東直接訴訟(directsuits)是指股東純為自身利益而以股東身份對公司或其他權利侵害人提起的訴訟。股東的該項權利既可以讓股東單獨行使,亦可以由股東共同行使。區分股東代表訴訟與股東直接訴訟的關鍵在于①權利直接受侵害的對象是公司還是股東;②訴訟的目的是為了維護公司的利益還是純為了維護股東的利益。如果直接受侵害的是公司,訴訟的目的是為了維護公司的利益,則是股東代表訴訟;如果直接的受侵害者是股東,訴訟的目的是為了股東自身的利益,則是股東直接訴訟。股東代表訴訟具有代位訴訟和代表人訴訟兩種特性。
股東代表訴訟即派生訴訟制度雖然是法律賦予公司股東通過司法救濟維護自身和其他股東及公司權益的特殊權利,但其在公司訴訟制度中仍處于補充地位,發揮導正作用,該制度并未偏離立法通過對公司獨立人格的維護以實現利益歸屬者利益最大化的基本運行軌跡,即股東代表訴訟制度并不能否定甚至取代公司法人本身在訴訟中的獨立地位,而只是在公司法人怠于行使權利且可能對公司利益造成損害時才能采取的補救措施。但雖然作為一種補救措施,卻在客觀上使公司訴訟的范疇和原告主體資格的范圍有了新的內容。
二、新公司法股東代表訴訟制度的確立與我國行政訴訟原告主體資格規定的矛盾沖突
我國新修訂的《公司法》在廣泛借鑒其他國家先進立法經驗的基礎上,正式確立了股東派生訴訟制度。該法第152條明確規定:“董事、高級管理人員有本法第一百五十一條規定的情形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執行公司職務時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公司章程的規定,給公司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的,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股份有限公司連續一百八十日以上單獨或合計持有公司百分之十以上股份的股東,可以書面請求監事會或不設監事會的有限責任公司的監事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監事有本法第一百五十一條規定的情形的前述股東可以書面請求董事會或不設董事會的有限責任公司執行董事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監事會、不設監事會的有限責任公司的監事,或者董事會、執行董事收到前款規定的股東書面申請后拒絕提起訴訟,或者情況緊急、不立即提起訴訟將會使公司利益受到難以彌補的損害的,前款規定的股東有權為了公司的利益以自己的名義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他人侵犯公司合法權益,給公司造成損失的,本條第一款規定的股東可以依照前兩款的規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我國公司法的這項規定使股東在法律上正式成為了公司訴訟的原告主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男子炫耀自己有錢回家途中被搶該怎么辦
2021-02-09怎么界定夫妻共同財產
2020-12-06破產債券移送管轄的條件是什么
2020-12-26集資房上市要交什么錢
2021-01-04合同到期限勞動者還能不能否獲得補償呢
2021-02-20簽勞務合同有什么待遇
2021-03-18飯店試用期十天不給工資合法嗎
2020-12-26勞動仲裁員聘任期是幾年
2021-02-18公司拖欠生育津貼是否屬于違法行為
2021-03-15飛機延誤可以退票嗎
2021-01-31保險合同運用最大誠信原則的注意事項是什么
2020-11-21被保險人遭故意傷害 保險公司不能免責
2021-01-17貨車報保險要資格證嗎
2021-01-05交通事故保險公司拒賠合法嗎
2021-01-21淺議審判實踐中保險合同解釋原則的適用
2021-03-03土地承包經營權的取得方式有哪些
2021-02-04股權轉讓與土地轉讓有哪些差異
2020-11-08土地轉包合同協議
2021-01-12拆遷安置時,村集體獲得的賠償如何分配
2021-02-05房屋拆遷授權委托書如何進行書寫
2020-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