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电影网一区_jizz内谢中国亚洲jizz_都市激情亚洲综合_特黄特色欧美大片

訴訟離婚財產怎么判

來源: 律霸小編整理 · 2025-05-11 · 1024人看過

訴訟離婚財產怎么判

離婚財產分割即夫妻共同財產的分割,是指離婚時依法將夫妻共同財產劃分為各自的個人財產。現行《婚姻法》第17條到第19條明確了夫妻共同財產是在夫妻關系存續期間取得的財產,以列舉式和概括式的方式規定了夫妻共同財產的內容,該法也規定了夫妻共同財產的分割有協議分割和判決分割兩種做法。離婚時,雙方有合法婚姻財產約定的,依約定。一方的特有財產歸本人所有。夫妻共有財產一般應當均等分割,必要時亦可不均等,有爭議的,人民法院應依法判決。

離婚財產分割原則

根據《婚姻法》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處理財產分割問題的若干具體意見》(以下簡稱《財產分割意見》)的規定,結合司法實踐,人民法院在審理離婚案件分割夫妻共同財產時,應當遵循以下原則:

一、男女平等原則。男女平等原則既反映在《婚姻法》的各條法律規范中,又是人民法院處理婚姻家庭案件的辦案指南。該原則體現在離婚財產分割上,就是夫妻雙方有平等地分割共同財產的權利,平等地承擔共同債務的義務。

二、照顧子女和女方利益原則。這里的“照顧”,既可以在財產份額上給予女方適當多分,也可以在財產種類上將某項生活特別需要的財產,比如住房,分配給女方。畢竟從習慣勢力上、從傳統因素的影響所造成的障礙上、從婦女的家務負擔、生理特點上講,離婚后一般婦女在尋找工作和謀生能力上也較男子要弱,更需要社會給予更多的幫助。同時,在分割夫妻共同財產時,要特別注意保護未成年人的合法財產權益。未成年人的合法財產不能列入夫妻共同財產進行分割。

三、有利生活,方便生活原則。在離婚分割共同財產時,不應損害財產效用、性能和經濟價值。在對共同財產中的生產資料進行分割時,應盡可能分給需要該生產資料、能更好發揮該生產資料效用的一方;在對共同財產中的生活資料進行分割時,要盡量滿足個人從事專業或職業需要,以發揮物的使用價值。不可分物按實際需要和有利發揮效用原則歸一方所有,分得方應依公平原則,按離婚時的實際價值給另一方相應的補償。

四、權利不得濫用原則。離婚分割夫妻共同財產時不得把屬于國家、集體和他人所有的財產當作夫妻共同財產進行分割,不得借分割夫妻共同財產的名義損害他人合法利益。

五、夫妻一方所有的財產,在共同生活中消耗、毀損、滅失的,另一方不予補償。這是司法實踐經驗的總結,符合夫妻關系和婚姻生活本質的要求,有利于避免不必要的糾紛。

法律咨詢:

請問婚內有2套房,1部車,老公是過錯方,且我撫養兒子(14歲),離婚的財產會怎樣判?

律霸網律師解答:

根據《婚姻法》離婚涉及三個方面:

1夫妻感情破裂;

2共同財產分割;

3子女撫養。

對于共同財產原則上是平均分配,有約定的按照約定辦理,子女撫養的原則是有利于孩子成長為原則。

婚姻法第四十六條雖然規定了有四種過錯情形之一時,無過錯方有權請求損害賠償,但是該條也明確規定了既要有此類過錯存在,同時還必須是因此類過錯而導致離婚,也就是說,無論是訴訟離婚還是協議離婚,離婚的原因必須是這些過錯,在這種情形下,無過錯方才有權請求損害賠償。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二十七條為了更好地保護無過錯方,作了不同于訴訟離婚的規定,放寬了對無過錯方的要求,允許其在離婚后一年內單獨就損害賠償問題提起訴訟,但這是有條件的,即要求當事人在離婚時必須知道自己是無過錯方,必須知道對方的過錯情形而導致離婚。

以上就是關于訴訟離婚財產怎么判的內容,希望這些內容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果還有其他問題不明白的,歡迎咨詢我們律霸網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登錄×

驗證手機號

我們會嚴格保護您的隱私,請放心輸入

為保證隱私安全,請輸入手機號碼驗證身份。驗證后咨詢會派發給律師。

評論區
登錄 后參于評論

專業律師 快速響應

累計服務用戶745W+

發布咨詢

多位律師解答

及時追問律師

馬上發布咨詢
李洪觀

李洪觀

執業證號:

13702201110206635

山東君誠仁和(青島)律師事務所

簡介:

微信掃一掃

向TA咨詢

李洪觀

律霸用戶端下載

及時查看律師回復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法律常識 友情鏈接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武县| 阳谷县| 庄河市| 吉安县| 西安市| 油尖旺区| 嘉荫县| 西贡区| 锦屏县| 沛县| 萨迦县| 永平县| 潮州市| 章丘市| 中牟县| 鄢陵县| 广宗县| 唐海县| 屏边| 南岸区| 新河县| 上饶县| 天镇县| 枣庄市| 东安县| 双辽市| 南乐县| 保靖县| 淮南市| 富锦市| 温泉县| 萝北县| 左云县| 常德市| 安徽省| 祥云县| 南皮县| 滨海县| 东莞市| 临沭县|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