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逃出資的認定標準
1、行為主體:該行為的主體是公司出資者,即股東;
2、主觀方面:是看公司股東有無“抽逃出資”的故意,如果沒有正常的業務往來、借貸關系或其他依據,不支付任何代價而長期占用股東出資不還的話,就可能涉嫌抽逃出資;
3、侵犯的客體:是國家對公司的管理制度,根據《公司法》第三十五條規定“公司成立后,股東不得抽逃出資”。
4、客觀方面:表現為違反公司法的規定,在公司驗資成立后又抽逃出資的行為,如果抽逃的數額巨大、造成的后果嚴重,就可能涉嫌構成抽逃注冊資本罪。
公司成立后,公司、股東或者公司債權人以相關股東的行為符合下列情形之一且損害公司權益為由,請求認定該股東抽逃出資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一)將出資款項轉入公司賬戶驗資后又轉出;
(二)通過虛構債權債務關系將其出資轉出;
(三)制作虛假財務會計報表虛增利潤進行分配;
(四)利用關聯交易將出資轉出;
(五)其他未經法定程序將出資抽回的行為。
抽逃出資的責任
(1)對公司,返還出資本息、協助抽逃出資的其他股東、董事、高級管理人員或者實際控制人對此承擔連帶責任;
(2)對債權人,在抽逃出資本息范圍內對公司債務不能清償的部分承擔補充賠償責任、協助抽逃出資的其他股東、董事、高級管理人員或者實際控制人對此承擔連帶責任。一次為限;
(3)第三人代墊資金協助發起人設立公司,雙方明確約定在公司驗資后或者在公司成立后將該發起人的出資抽回以償還該第三人,發起人依照前述約定抽回出資償還第三人后又不能補足出資,相關權利人請求第三人連帶承擔發起人因抽回出資而產生的相應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4)抽逃部分出資,公司可以根據公司章程或者股東會決議對其利潤分配請求權、新股優先認購權、剩余財產分配請求權等股東權利作出相應的合理限制;抽逃全部出資,公司催告繳納或者返還,其在合理期間內仍未繳納或者返還出資,公司可以以股東會決議解除該股東的股東資格。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銀行查資金流動算侵犯隱私嗎
2021-03-09要具備哪些條件才可以起訴離婚
2020-11-25贍養父母有標準嗎,具體標準是什么
2020-11-23男性可以申請人身保護令嗎
2021-01-16環境民事公益訴訟制度有什么重要性
2021-02-18公司不成立工會可以嗎
2020-11-15分家產時不動產繼承要先確權嗎
2020-12-26企業要求合同變更,員工不同意如何處理
2020-11-25勞動合同過期是否有效力
2021-03-0560歲上班勞動關系存不存在
2021-03-03懷孕的勞務派遣人員能否辭退
2021-02-16勞動訴訟與勞動仲裁有哪些區別
2020-12-30免責條款的定義是什么
2021-03-22保險人未明確說明的免責條款是否無效
2020-11-20保險合同變更的要件有哪些
2021-01-03責任保險和解制度的重構
2020-12-05公眾責任險理賠流程是怎樣的
2020-12-06保險公司的車險有差別嗎
2021-03-12再保險合同有哪些特點
2020-11-26財產保險事故發生后應該向誰索賠
2021-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