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有企業改制涉及法律關系復雜、具體事項繁多,其中蘊涵著諸多的法律風險。尤其是國有企業產權轉讓會涉及債權債務處理、職工安置、國有資產管理、國家對特定行業管理等多方面問題,如不能逐一妥善解決,就會功虧一簣、前功盡棄。改制方案設計無疑是國有企業改制的重要環節,改制方案的優劣直接關系到企業改制的成敗。實踐中,由于缺少專業人士的參與,擬改制企業設計的改制方案多漏洞百出,不具有可操作性。筆者將根據自身從事多起改制工作的經驗,就企業改制方案設計階段應當注意的問題進行闡述,以期能對擬改制企業有所幫助。
改制方案是企業改制的指導性文件,一經主管部門批準,將成為企業改制具體操作過程的“綱領性”文件。當然,改制方案也可細化到每一個細節操作。判斷改制方案優劣的核心標準是其可操作性,具體而言,改制方案的可操作性主要體現在如下四個方面:一、是否符合國家有關國企改制的政策方針;二、是否符合國有資產管理的相關規定;三、是否符合《公司法》、《合同法》等相關法律規定;四、是否充分考慮相關利益主體的利益保護。筆者依據上述標準,簡要闡述如下:
一、要符合國家有關國企改制的政策方針
國家有關國有企業改制的主要政策依據有:
1、1993年11月14日,中共十四屆三中全會《中共中央關于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指出:國企改制的方向是建立“產權清晰、責任分明、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的現代企業制度。
2、1999年9月22日,中共十五屆四中全會《關于國有企業改革和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重申推進國企改制和發展任務的緊迫性;要推進國有企業的戰略性改組;建立和完善現代企業制度,繼續推進政企分開,探索國有資產管理的有效形式,大中型企業實現規范的公司制改革等。
3、2003年10月,中共十六屆三中全會《中共中央關于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提出,建立歸屬清晰、權責明確、保護嚴格、流轉順暢的現代產權制度。
結合上述相關政策,改制方案設計過程中,必須要體現政策要求,把握正確的改革方向。
國企改制的方向是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因此改制方案設計中就應充分考慮到改制企業的實際情況,按照現代企業模式構建改制后企業的股權架構及法人治理結構。實際操作中,很多企業沒有準確領會上述政策,認為改制只是股東人數及性質的簡單變化,改制后企業股權依然相對集中,最終導致改制失敗或不得不進行二次改制。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擔保期限的起算
2021-03-15涉外離婚訴訟向哪個法院提出
2021-03-09公司的股東會如何行使職權
2021-01-14公司章程能否對股東會的表決方式進行規定
2020-12-21家庭暴力如何認定,家庭暴力的認定方法
2020-12-17網絡侵權如何確定管轄法院
2020-12-10如何通過支付令追債
2021-02-03“熊孩子”給主播刷禮物錢款能追回嗎?最高法:可以!
2020-11-13車禍面部傷殘賠償多少錢
2021-02-19工亡賠償的勞動爭議是一裁終局嗎
2021-02-18學生私自離校學校有責任嗎
2021-02-26哪些情形可以變更勞動合同,變更勞動合同要注意什么
2021-03-102020疫情期間允許公司辭退員工嗎
2020-11-15試論我國人身保險合同的復效
2021-02-12保險理賠中對哪些事情要進行監督檢查
2021-03-18無證駕駛肇事保險公司是否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2021-03-03保險事故涉及多個受害人怎么理賠
2020-11-16交通事故法院判決后保險公司會提起上訴嗎
2021-03-11意外傷害保險介紹
2021-02-19“三來一補”項目保險
20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