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五大報告提出:“把國有企業改革同改組、改造、加強管理結合起來”,“對國有企業實施戰略性改組”。為實現這一戰略目標,全國各地的企業改制重組工作正在有條不紊地深入開展,并已取得初步成效。但是,企業改制重組中的許多問題也正在逐漸暴露出來,特別是企業改制重組時的債務處理問題。因為法律、法規和政策規范性文件缺乏可操作性,再加上地方保護主義的盛行,往往成為一些企業逃債的借口,極大地侵害了債權人的合法權益,阻礙了企業改制重組的順利進行。本文僅對企業改制重組中怎樣防范債務逃避作一粗淺分析。
企業改制重組中逃債的主要情形分析
借企業改制重組之際,企圖逃避債務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特別是以下幾種情形最為常見:
(一)假破產,真逃債。
破產制度是為了清理不能清償到期債務的債務人的財產,通過破產程序使得債權人獲得公平清償的法律制度。破產法這部保障債權人利益的法律,有時卻成了一些企業侵害債權人合法利益的“工具”。例如,在**針織總廠破產案中,**針織總廠拖欠中國**租賃公司融資租賃設備的租金1.95億日元,一、二審法院均判決**針織總廠付租金和利息。但是,二審判決作出以后,**針織總廠即向重慶市中級人民法院申請破產,**針織總廠被宣告破產后**租賃公司共損失2.75億日元。巧合的是,就在**針織總廠向法院提出破產申請的前六天,重慶市出現一家“****實業總公司”,該總公司注冊資本為1687萬元,卻愿出資4000萬元購買**針織總廠。清算組則未經債權人會議授權或同意,就與**實業總公司簽訂破產財產買賣協議書,原**針織總廠改換門庭繼續開工,債務卻全部解除。
(二)“母體”裂變,“懸空”債務。
企業分立是分散風險或者生產經營專業化的有效途徑,設立全資、控股或參股子公司也是現代企業制度發展的需要。但是,也有一些企業借企業改制重組之際,將本公司的原有資產全部或大部投入新公司,所有的職工安排到新公司上班,而本公司只保留一個空殼,以此來對付債權人。與之相適應,有些企業借設立小核算單位為名,以分立的方式,將原有企業劃分為若干企業,或者將原有車間、科室的地位上升至法人地位,分產權不分債務,使債權人面對的是一個形同虛設的“空殼母體”,從根本上侵害了債權人的合法權益。業總公司”,該總公司注冊資本為1687萬元,卻愿出資4000萬元購買**針織總廠。清算組則未經債權人會議授權或同意,就與**實業總公司簽訂破產財產買賣協議書,原**針織總廠改換門庭繼續開工,債務卻全部解除。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共同過失犯罪與共同犯罪
2021-01-27胎死腹中的醫療糾紛如何賠償
2021-02-02侵犯哪些人格權利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精神損害賠償
2021-01-25公司財產能否折抵股權轉讓
2020-11-11監外執行的條件是什么
2020-11-29新三板定增,律師能做什么
2021-01-10喪偶再婚領證的時候需要提供什么
2021-01-01如何區分挪用公款與借貸公款
2021-03-02工廠噪音粉塵大 近鄰如何維權
2021-01-19關于雙重勞動關系的爭議
2021-02-01團體意外險受益人可以是單位嗎
2021-01-30人身保險利益是如何規定的
2020-11-12從《保險法》的角度看待保險人的賠付
2020-12-01建行被罰30萬,涉嫌什么違法行為
2021-03-03交通傷殘鑒定機構是否由保險公司指定
2021-02-19設立合資保險公司的條件和程序是什么
2021-01-08保險合同沒簽字想退保,怎么進行
2021-03-15美國環境責任保險制度的啟發
2020-12-20集體林地承包有關政策有哪些
2021-02-26公司拆遷補償員工證明
202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