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條 縣級以上衛生行政、質量監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接到咨詢、投訴、舉報,對屬于本部門職責的,應當受理,并及時進行答復、核實、處理;對不屬于本部門職責的,應當書面通知并移交有權處理的部門處理。有權處理的部門應當及時處理,不得推諉;屬于食品安全事故的,依照本法第七章有關規定進行處置。
【釋義】本條是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部門對咨詢、投訴、舉報處理的規定。
就食品安全問題向縣級以上衛生行政、質量監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進行咨詢、投訴、舉報,是公眾依法獲取食品安全信息、實施食品安全監督的權利。本法第十條規定,任何組織或者個人有權舉報食品生產經營中違反本法的行為,有權向有關部門了解食品安全信息,對食品安全監督管理工作提出意見和建議。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部門應當依照《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綱要》的要求,強化社會監督,依法保護公眾實施監督的權利,拓寬監督渠道,完善監督機制,為公眾實施監督創造條件,完善群眾舉報違法行為的制度。而且,依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規定,食品消費者也享有知悉其購買、使用的食品或者接受的服務的真實情況的權利;享有對食品和服務以及保護消費者權益的工作進行監督的權利,有權檢舉、控告侵害消費者權益的行為。有關部門應當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及時調查處理,采取措施,保護食品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同時,咨詢、投訴、舉報,往往對監督管理部門獲取食品安全信息,取得食品生產經營者違法行為的證據,有針對性地打擊違法行為具有重要意義。因此,及時對咨詢、投訴、舉報進行處理也是加強食品安全監督管理的需要。
縣級以上衛生行政、質量監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應當依照法律、法規對其職責范圍和工作程序的規定,對咨詢、投訴、舉報進行處理,保障公眾的知情權和監督權。
1、對屬于本部門職責的,應當受理,并及時進行核實、處理、答復
縣級以上衛生行政、質量監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對各自職責范圍的問題,應當受理,不得推諉。受理后,應當及時處理,對咨詢給予準確答復。對投訴進行調查核實,經核實被投訴行為確屬不當的,應當在適當范圍內予以更正,并告知投訴人;經核實沒有問題的,也應當告知投訴人。對舉報進行處理,按照有關規定告知舉報人處理結果。
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部門應公布本部門的舉報電話或者電子郵件地址或者其他通訊方式,依法建立檢舉獎勵制度,對舉報立功者予以獎勵。為充分發揮新聞媒體的輿論監督作用,還應當積極支持、合理引導新聞媒體依法開展食品安全報道,為其準確及時報道提供便利。對新聞媒體反映的食品安全問題,要及時調查處理,并通過適當方式公開處理結果。
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部門應當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護投訴人、舉報人,為投訴人、舉報人保密。一些不法食品生產經營者通過生產、銷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牟取暴利,可能會對投訴人、舉報人進行打擊報復,甚至對其構成人身威脅;因此,為了鼓勵、支持公眾對不法行為進行投訴、舉報,接受投訴、舉報的有關部門及其工作人員不得泄露投訴人、舉報人的姓名、住所、投訴舉報內容等情況;必要時,還應當依法采取措施,切實保護投訴、舉報人的生命、財產安全。
2、對不屬于本部門職責的,應當書面通知并移交有權處理的部門處理
縣級以上衛生行政、質量監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接到咨詢、投訴、舉報后,經審查,對不屬于本部門職責的,應當采取書面的方式通知咨詢人、投訴人、舉報人,說明原因及根據,還應當移交有權處理的部門,并將移交情況告知咨詢人、投訴人、舉報人。有權處理的部門在接到其他部門移交的咨詢、投訴、舉報后,應當受理,并立即進行答復、核實、處理,不得推諉。
3、屬于食品安全事故的,應當依照本法第七章的有關規定進行處置
對食品安全事故的處置要迅速及時,注重效率。2008年的問題奶粉事件的教訓之一就是,有關部門接到群眾反映的食品安全事故的情況時,麻木不仁,不采取措施,貽誤戰機,使事故危害擴大,造成重大損失。質量監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接到的咨詢、投訴、舉報所反映的問題,屬于食品安全事故的,應當立即向衛生行政部門通報。縣級衛生行政部門接到食品安全事故報告后,應當立即會同有關農業行政、質量監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進行調查處理,依法采取措施,防止或者減輕社會危害,并會同有關部門進行事故責任調查;屬于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接到報告的縣級衛生行政部門應當按照規定向本級人民政府和上級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報告,再由其按照規定上報,并由縣級人民政府立即成立食品安全事故處置指揮機構,啟動應急預案,由設區的市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進行事故責任調查。
當然,公眾在食品安全問題上的權利,除了本條規定的咨詢、投訴、舉報外,還享有法律規定的其他權利,如要求賠償、提起訴訟等。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等五部法律的決定
2018-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十)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合同法[失效]
1981-12-1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的決定(1995)
1995-02-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葡萄牙共和國關于刑事司法協助的協定》的決定
2006-12-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塔吉克斯坦共和國關于中塔國界的補充協定》的決定
2002-12-28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銀行法(2003修正)
2003-12-2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關于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斯德哥爾摩公約》的決定
2004-06-25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完善人民陪審員制度的決定
2004-08-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的決定
1992-11-07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
1988-01-21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1986-06-25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法
1997-11-01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
1994-05-1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企業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2000-10-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2001-02-28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
2003-08-27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境衛生檢疫法實施細則(2019修正)
2019-03-02企業投資項目核準和備案管理條例
2016-11-30個體工商戶條例(2016年修正)
2016-02-06事業單位財務規則(2012修訂)
2012-02-07國務院關于修改《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的決定
2013-01-3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中央預算單位2013-2014年政府集中采購目錄及標準的通知
2012-12-19國務院關于同意設立“全國交通安全日”的批復
2012-11-1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同意上海市縣際間海域行政區域界線的通知
2012-01-20國務院批轉住房城鄉建設部等部門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工作意見的通知
2011-04-19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通知
2010-12-31國務院關于同意將江蘇省宜興市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批復
2011-01-24國家賠償費用管理條例
2011-01-17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環境保護部等部門關于推進大氣污染聯防聯控工作改善區域空氣質量指導意見的通知
2010-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