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
(2005)滬一中民一(民)再終字第2號
抗訴機關上海市人民檢察院。
原審上訴人(原審原告)上海勝浩皮件制品有限公司,住所地上海市青浦區趙屯鎮白石路28號。
法定代表人趙靜娟,董事長。
原審被上訴人(原審被告)李麗,*,*年*月*日出生,*族,住上海市*區*路*弄*號。
委托代理人李會寶(系李麗父親),*年*月*日出生,*族,住上海市*路*弄*號。
原審上訴人上海勝浩皮件制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勝浩公司)與原審被上訴人李麗勞動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03年6月10日作出的(2003)滬一中民一(民)終字第1072號民事判決,已經發生法律效力。2004年11月23日上海市人民檢察院對本案提起抗訴。本院于2005年2月4日以(2005)滬一中民抗字第1號民事裁定,決定對本案進行再審。本院依法另行組成合議庭,審理了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一審查明,李麗于2000年8月3日進入勝浩公司工作,雙方簽有書面勞動合同。2002年4月24日,李麗在下班途中被一輛大眾出租車撞傷,當即被送往醫院。經診斷,李麗為左腳骨折。醫院為李麗開具了病假單,李麗即在家中休息。期間,李麗先后向勝浩公司遞交了3張病假單,病假期至2002年6月28日。 2002年5月底,勝浩公司電話通知李麗,其職位已被頂替,且雙方合同到期,不再續簽。勝浩公司還向李麗開具了用工日期為2000年8月3日至2002年 5月30日的退工單。2002年7月15日,李麗向上海市閔行區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要求勝浩公司支付其解除合同經濟補償金、替代通知期工資、一次性傷殘補償金及就業補助金、勞動能力鑒定費、體檢費等。在仲裁審理期間,上海市閔行區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于2002年7月26日出具《意見書》一份,認定李麗屬工傷。2002年9月4日,上海市閔行區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又出具勞鑒(閔)字0208-0019號鑒定結論書一份,認定李麗屬因工致殘十級。上海市閔行區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于2002年10月29日作出閔勞仲(2002)辦字第507號裁決。
勝浩公司對該裁決不服,訴至原審法院,認為李麗不屬工傷,而為交通事故,應由肇事者負全責,與其無關。要求駁回李麗的訴求。李麗則認為:其受傷后,勝浩公司同意其在家休息,但其在家休息時,勝浩公司突然與其解除勞動合同,故勝浩公司應支付其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補償金及替代通知期工資;鑒定結論作出后,勝浩公司未在規定期限提出異議,故應按鑒定結論執行。要求按仲裁裁決履行。
另查明,2002年7月5日,上海市公安局長寧分局交巡警支隊事故處理科出具調解書一份,上載:甲方:朱天來,乙方:李麗,經調解,雙方自愿達成以下協議:1、乙方醫療費(憑據)由甲方支付;2、甲方一次性賠償乙方誤工費、護理費、交通費、衣物車損失補貼共計人民幣3,820元。勝浩公司于2002年4 月30日出具《薪資證明》一份,上載:李麗月基本工資為1,400元,全勤獎10元,伙食補貼104元,計1,514元。
原一審法院審理后認為,2000年10月9日至2002年10月8日期間,雙方形成了不定期勞動合同。李麗病假至2002年6月28日止,而勝浩公司在李麗病假期內終結雙方的勞動關系顯屬不妥。李麗申請仲裁要求勝浩公司支付其解除合同經濟補償金、替代通知期工資以及一個月替代通知期工資2,960元,于法有據,應予準許。上海市閔行區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已認定李麗屬工傷和傷殘十級,李麗在交通事故處理中,獲賠償的僅為誤工費、護理費、交通費、衣物車損失費用,故勝浩公司理應按相關規定支付李麗一次性傷殘補助金、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對李麗因勞動能力鑒定所發生的鑒定費350元、體檢費、掛號費、診療費、交通費等計117.10元,亦應由勝浩公司承擔。遂判決:(一)、勝浩公司支付李麗一次性傷殘補助金8,880元,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7,400元;(二)、勝浩公司支付李麗經濟補償金1,480元,一個月替代通知期工資1,480元;(三)、勝浩公司支付李麗勞動能力鑒定費350元,體檢費50元,掛號費及診療費10.10元,交通費57元,共計467.10元。勝浩公司不服,提出上訴。
原二審認為,上海市勞動局《關于本市企業職工工傷保險待遇等若干問題規定的通知》關于工傷保險待遇標準第七條第一款規定,“發生交通事故,經勞動部門認定為工傷的,應當首先按照《道路交通事故處理辦法》的有關規定處理。若交通事故賠付已包括殘疾生活補助費的,工傷保險的一次性傷殘補助金不再發給。但交通事故賠付的殘疾生活補助費低于工傷保險的一次性傷殘補助金的,可由企業補足差額部分”。上述規定表明交通事故產生的工傷首先應當按照《道路交通事故處理辦法》處理,受傷害者未能在交通事故處理中獲得殘疾生活補助金,無論該結果的產生是基于何種原因,或是其未主張、或是其主張后但未能得到,均視為受傷害職工自愿放棄要求肇事者承擔支付該項義務的權利,其無權再要求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
本案中對李麗而言,其在發生交通事故后,首先應當按照交通事故處理辦法進行處理,其與肇事者達成的調解協議中所獲賠償項目未包括殘疾生活補助費,即意味著李麗放棄要求肇事者賠償該項目的權利,其亦不能再要求勝浩公司支付其一次性傷殘補助金。但這并不表示可以免除勝浩公司仍然應當支付李麗一次性傷殘補助金與殘疾生活補助費兩者之間差額的義務。經計算得知,并不存在由勝浩公司補足李麗差額之情形。故原二審作出判決:一、維持上海市閔行區人民法院(2002)閔民一(民)初字第5737號民事判決第二、三項;二、變更上海市閔行區人民法院(2002)閔民一(民)初字第5737號民事判決第一項;三、勝浩公司支付李麗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7,400元;四、仲裁費300元,由勝浩公司、李麗各半負擔。一、二審案件受理費100元,由勝浩公司、李麗各半負擔。
抗訴機關認為:交通事故處理中的“殘疾生活補助費”是依據《道路交通事故處理辦法》規定,由加害人對受害人損害的賠償,屬民法調整范疇;而“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是依據《企業職工工傷保險試行辦法》的規定,對工傷職工的經濟補償,屬勞動法調整范圍。兩者雖屬同一性質,都是受傷害生活能力下降的一種補償。但因所依據的法律不同,故屬互相獨立的兩個不同債務人負有向受害者的給付義務。交通事故受傷害者如認定為工傷,則受傷害者享有向直接加害人和工作單位各自獨立的請求權。本案中,李麗先于勞動部門認定工傷及被鑒定為十級傷殘前,與加害人對交通事故處理作出了一次性調解解決。由于客觀上尚未進行工傷及傷殘等級鑒定,李麗因勞動能力及生活質量下降的傷殘補償事實上未獲給付,故李麗因工傷要求單位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的請求權依然存在,依法應予支持。
再審中,李麗表示同意抗訴機關的意見,認為自己不存在放棄要求肇事者賠償的事實,況且在傷殘結論之前尚未產生殘疾生活補助費,因此自己并未故意放棄該權利,要求勝浩公司按照工傷保險待遇進行賠償。
本院經再審查明:原一、二審認定的事實無誤。
本院認為:2000年10月9日至2002年10月8日期間,李麗與勝浩公司形成了不定期勞動合同關系,李麗病假至2002年6月28日止,勝浩公司在李麗病假期間終結雙方勞動關系,顯屬不妥,原二審判決確認勝浩公司支付李麗解除合同經濟補償金、一個月替代通知期工資1,480元是屬正確。關于勝浩公司是否應賠償李麗因工傷造成的一次性傷殘補助金8,880元問題,根據本市職工工傷保險待遇等若干問題的規定,李麗在發生交通事故后,首先應按《道路交通事故處理辦法》的有關規定處理,但李麗在治療終結后,在未申請傷殘評定的情況下,即與肇事者達成調解,鑒于造成獲賠的經濟損失中未包括殘疾生活補助費系在于李麗自身的原因,原二審判決認定勝浩公司不承擔一次性傷殘補助金8,880元的賠償責任尚無不當。抗訴機關的抗訴理由,本院難以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八十四條、一百八十六條、一百八十八條和第一百五十三條第一款之規定,判決如下:
維持本院(2003)滬一中民一(民)終字第1072號民事判決。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沙茹萍
審 判 員 ?姜國幸
代理審判員 ?沈偉瑛
二OO五年六月二十四日
書 記 員 ?黃海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民事申訴狀(公民提起申訴用)
2020-10-14刑事判決書(對嚴重擾亂法庭秩序和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的人用)
2020-10-14刑事附帶民事裁定書(二審發回重審用)
2020-10-14刑事上訴狀(刑事案件上訴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書(按二審程序再審維持原判用,樣式二)
2020-10-14人民法院取保候審執行通知書(刑事案件用)
2020-10-14保證書(檢察機關)
2020-10-14×××人民檢察院不起訴決定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批準逮捕決定書
2020-10-14不批準逮捕決定書回執
2020-10-14不批準逮捕決定書
2020-10-14呈請拘留報告書
2020-10-14拘留所等級申報、審批表
2020-10-14×××公安局移送案件通知書
2020-10-14×××公安局不予取保候審通知書
2020-10-14×××公安局變更強制措施通知書
2020-10-14×××公安局鑒定結論通知書
2020-10-14×××公安局辦案協作函
2020-10-14×××公安局起訴意見書
2020-10-14罪犯保外就醫征求意見書
20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