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
行 政 判 決 書
(2002)一中行初字第364號
原告宜興市高塍玻璃鋼化工設備廠,住所地江蘇省宜興市高塍鎮隔湖路58號。
法定代表人王甫君,廠長。
委托代理人史建群,宜興市天宇專利事務所專利代理人。
委托代理人王明山,男,漢族,1962年2月5日出生,該廠副廠長,住宜興市高塍鎮后莊村后莊331號。
被告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復審委員會,住所地北京市海淀區薊門橋西土城路6號。
法定代表人王景川,該委員會主任。
委托代理人馬昊,該委員會物理申訴處審查員。
委托代理人鐘華,該委員會行政訴訟處審查員。
第三人宜興市凌志環保有限公司,住所地江蘇省宜興市南新鎮南新東路。
法定代表人凌建軍,董事長。
委托代理人徐冬濤,南京蘇科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專利代理人。
原告宜興市高塍玻璃鋼化工設備廠(簡稱高塍設備廠)不服被告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復審委員會(簡稱專利復審委員會)作出的第3777號無效宣告請求審查決定(簡稱第3777號決定),于法定期限內向本院提起行政訴訟。本院于2002年7月15日受理此案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并通知第3777號決定的相對方宜興市凌志環保有限公司(簡稱凌志公司)作為本案第三人參加訴訟,于2002年10月9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高塍設備廠的委托代理人史建群、王明山,被告專利復審委員會的委托代理人馬昊、鐘華,第三人凌志公司的委托代理人徐冬濤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2001年12月31日和2002年2月21日,第三人凌志公司針對原告高塍設備廠擁有的名稱為“一種改進的膜片式微孔曝氣器”的第98226099.7號實用新型專利(簡稱本專利)分別向被告專利復審委員會提出兩個無效宣告請求。2002年6月6日,被告專利復審委員會針對上述兩個無效請求作出第3777號決定,認為:
1、關于第一個無效宣告請求
關于證據
由于請求人聲明放棄對比文件1-1、1-3,合議組對該對比文件不予考慮。
對比文件1-2是一份2001年12月10日從網上下載的聲稱為美國Ecologix公司產品說明書共8頁,以及請求人在口頭審理中出具的實物。請求人既未提供對比文件1-2上載時間的證明,也未提供該對比文件在網上是否修改過的證明,因此,對比文件1-2不能被采信;同時單從實物上分析無法判斷該實物就是該份說明書中的相應產品,也無法得出該實物在本專利申請日前已在國內公開使用,因此,該實物被告也不予采信。
對比文件1-4及對比文件1-5均為外文證據,請求人未提交所使用部分的中文譯文,根據審查指南第四部分第一章第14節的規定,上述證據視為未提交。
關于新穎性和創造性
通過上述對第一個無效宣告請求所提交證據的分析,其證據或者被放棄、或者不能構成本專利的現有技術,或者視為未提交,因此,上述證據均不影響本專利的新穎性和創造性。
2、關于第二個無效宣告請求
(1)關于程序
專利法沒有限制同一請求人在提出一次無效宣告請求后,不能再提出另一個無效宣告請求。本案涉及兩個無效宣告請求案件,請求人相同,兩次提交的證據在時間上無任何關聯,不存在第二個請求證據的提交超出了第一個請求提交證據的期限的問題。關于合案審查原則,審查指南第四部分第三章第3.5節規定,對一項專利權提出了多個無效宣告請求的,應當盡可能合案審查,其中所有的請求人均為當事人。可見,被請求人對合案審查原則的理解是錯誤的。
關于證據
請求人提出無效宣告請求時提交了2-1至2-8共8份證據,提出請求的一個月之內又分三次補充提交了2-9至2-12以及公證書1、2、3共5份證據。請求人在口審中放棄了對比文件2-6.合議組經審核認定上述證據能構成本專利現有技術的有:對比文件2-4、2-9、2-10、2-11、2-12以及公證書2的中文譯文、公證書3中的部分中文譯文。
關于新穎性和創造性
從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以及達到的技術效果和相應公開的技術特征上分析,合議組認為對比文件2-10的附圖7和附圖8公開的一種基板的密封面是凸面形式即曝氣板呈凸起狀的氣體擴散器(簡稱對比技術方案1)構成本專利最接近的現有技術。
將本專利權利要求1的技術方案與對比技術方案1相比,技術領域相同,發明要解決的問題相同,對比技術方案1的基板部件、膜片相當于本專利的曝氣膜片支撐座和曝氣膜片,不同點僅為本專利的曝氣膜片及膜片支撐座為球冠形,對比技術方案1公開的膜片及基板部件的密封面是拱凸形。因此,權利要求1具有新穎性。
權利要求2至9分別直接或間接從屬于權利要求1,因此,也具有新穎性。
作為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對球冠形的通常理解,從公知常識即對比文件2-9可知應是球面被平面所截得的一部分是球冠。另外,本專利說明書第2頁第5行對球冠形的結構解釋為“是指包括類似球冠狀凸起的圓弧拱形結構”。也就是說對比技術方案1公開的拱凸形相當于本專利所稱的球冠形,即給出了可得出球冠形結構的明確教導。由此可見,對比技術方案1與本專利的技術領域相同,發明目的和達到的技術效果相同,對比技術方案1公開了支撐座和膜片均為拱凸形,不是平面結構,除此之外,對比文件2-11也給出了支撐座和膜片可做成圓球形的教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對比技術方案1公開的拱凸形的明示下結合對比文件2-11得出權利要求1的技術方案是不需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即權利要求1相對于現有技術不具備實質性特點和進步,因此,權利要求1不具備創造性。
權利要求2從屬于權利要求1,其進一步限定的附加技術特征是“曝氣膜片下底邊有一向內收縮下伸的折起環”,該特征已被對比技術方案1公開,其作用是相同的。由于權利要求2的技術方案相對于現有技術不具備實質性特點和進步,所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對比技術方案1和對比文件2-11的基礎上得出權利要求2的技術方案是不需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因此,權利要求2不具備創造性。
權利要求3從屬于權利要求1,其進一步限定的附加技術特征是“膜片支撐座下方還有一與之扣合的碗形底盤”。該特征在本專利說明書的現有技術中已公開,其作用相同。同時對比文件2-11的附圖7也給出了一種由上下兩個球冠形半壁構成的支撐座形狀的教導。由于權利要求3的技術方案相對于現有技術不具備實質性特點和進步,所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對比技術方案1和現有技術(或對比文件2-11)的基礎上得出權利要求3的技術方案是不需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因此,權利要求3不具備創造性。
權利要求4從屬于權利要求1,其進一步限定的技術特征是“膜片上微孔呈扁條形”。對比技術方案1公開的是“曝氣板一樣具有多個縫72,以使期望實現的氣體釋放成為可能”,該縫即相當于本專利的扁條形微孔,其作用相同。由于權利要求4的技術方案相對于現有技術不具備實質性特點和進步,所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對比技術方案1和對比文件2-11的基礎上得出權利要求4的技術方案是不需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因此,權利要求4不具備創造性。
權利要求5-8作為從屬權利要求,其技術方案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實質性特點和進步,所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現有技術的基礎上得出該技術方案需付出創造性的勞動,因此,權利要求5-8具有創造性。
基于上述理由,被告作出第3777號決定,宣告本專利的權利要求1、2、3和4無效,維持權利要求5、6、7和8有效。
原告不服第3777號決定,在法定期限內向本院提起訴訟,稱:本專利權利要求1及從屬權利要求2-4具有創造性,應當被確認有效,理由如下:一、第3777號決定既沒有客觀真實反映本專利技術特征及所帶來的優點,也沒有準確反映對比文件客觀公開內容,而是采用主觀推定及虛構,事實認定有重大錯誤,導致所作決定錯誤。對比技術方案1的曝氣板為“巴斯克帽(扁圓形無檐帽)”,權利要求明確為平面元件,全文均未出現為凸面結構,基板部件也僅是相對曝氣板呈凸面。對比文件2-11的膜壁無支撐結構,根本無支承座。并且,上述對比文件均未公開本專利“曝氣膜片及膜片支承座為球冠形”的技術特征。二、第3777號決定對創造性判定違反《審查指南》規定,且極不統一。被告的決定案例具有示范意義及標準作用,原告收集的案例,可以明顯看出被告沒有依法辦案,具有較大主觀隨意性,對本案評判與其他案例標準極不統一。三、審理違法,無法律依據。第三人曾在長達3個多月分4次提交用以支持其無效理由的證據20份,原告認為第三人未申請合案,被告合案審理不符合規則。四、本專利產品(主要是權利要求1結構)在商業上獲得了巨大成功,是本專利具有創造性的輔助證明。
被告辯稱:一、決定客觀真實地分析了本專利技術方案的各個技術特征,準確引用了對比文件客觀公開的內容,對事實認定正確。1、第3777號決定采用的對比文件的中文譯文是原告自己提供的由翻譯機構翻譯的譯文。2、對比文件2-10中的對比技術方案1公開了與本專利相應的技術內容,并給出了可得出其區別技術特征的明確教導,其技術效果對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是可預知的,并且對比技術方案1也披露了采用與本專利相應技術方案的效果是“這種相應的幾何形狀具有使結構主要為橡膠膜片的曝氣板74即使在已經老化的情況下也仍然具備功能的優點”。本專利權利要求1的技術方案所針對的現有技術的缺點是“橡膠膜片一是容易出現老化疲勞松弛,平面結構不能確保停氣后膜片完全緊貼于支撐板上,易造成水體倒流進入配氣管道”,因此權利要求1的技術方案限定了膜片機其支撐座為球冠形,而非平面形狀。其球冠形在說明書第2頁第5行對球冠形的結構解釋為“是指包括類似球冠狀凸起的圓弧拱形結構”。作為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對球冠形的通常理解,從公知常識即對比文件2-9可知應是球面被平面所截得的一部分是球冠。3、第3777號決定對對比文件的認定客觀準確,不存在濫用職權,不存在主觀推定和虛構。對比技術方案1公開的拱凸形相當于本專利所稱的球冠形,即給出了可得出球冠形結構的明確教導。對比技術方案1與本專利的技術領域相同,發明目的和達到的技術效果相同,對比技術方案1公開了支撐座和膜片均為拱凸形,不是平面結構,除此之外,對比文件2-11也給出了支撐座和膜片可做成圓球形的教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對比技術方案1公開的拱凸形的明示下結合對比文件2-11得出權利要求1的技術方案是不需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即權利要求1相對于現有技術不具備實質性特點和進步,因此,權利要求1不具備創造性。原告強調本專利的支撐座及膜片是說明書附圖所示的半圓球形,但是權利要求1限定的技術特征是球冠形,說明書對球冠形作了進一步的解釋,即類似球冠狀凸起的圓拱形結構,該技術方案解決的問題和能達到的技術效果與對比技術方案1相同,因此,原告的這一主張不能成立。二、第3777號決定對創造性的審查符合《審查指南》的規定。決定對每一個技術方案的評價所采用的對比文件為2個,即對比文件2-10中的對比技術方案1(最接近的現有技術)和對比文件2-11,而非原告聲稱的5篇。我方在無效請求人提交的12份證據中,認定只有5篇可作為本專利的現有技術。我國非案例法國家,被告的其他決定,不是作出本決定的依據。三、關于程序問題,第3777號決定涉及兩個無效請求,不存在超期提交新證據的問題,決定的理由部分也是分別對兩個請求進行評價的。四、原告在訴訟階段提交的輔助證明在無效程序中沒有提交,我方不予考慮及答辯。需說明的是對比文件公開的也是非平面盤式結構的凸面形膜片及支撐座與本專利權利要求1的形狀相應,其技術效果與權利要求1相同,那么其商業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綜上所述,原告的訴訟理由均不能成立,被告作出的第3777號決定,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審理程序合法,請求法院依法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維持被告作出的第3777號決定。
第三人在法定答辯期間未提交書面意見,在庭審中述稱:一、被告作出的第3777號決定,對本專利的創造性判定是客觀的、公正的、正確的,符合我國專利法、專利法實施細則和審查指南的有關規定。1、被告對本專利的創造性判定所采用的對比文件2—10、對比文件2—11,均是采用原告提供的中文譯文。基于“球冠”這一概念的公知常識,對比文件2—10的技術方案1與該專利的權利要求1的技術方案是完全相同的,兩技術方案整體上要實現的技術目的也是完全一樣的,產生的效果也是完全一樣的,都是為停氣后使膜片緊貼在支撐座上,防止污泥聚集在膜片表面上。顯然,被告對本專利的權利要求1無創造性的判定是基于技術方案的整體出發的,是客觀的、公正的、正確的。2、被告對本專利的創造性判定所采用的對比文件2—10是與本專利最接近的現有技術,兩者屬于相同技術領域。對比技術方案1的“拱凸形”已經被本專利說明書中對“球冠形”的解釋所包涵,通過該“拱凸形”的說明以及其圖7圖8的圖面所揭示,該“拱凸形”已經給出了可為“球冠形”的明確教導。因此,很顯然,對比技術方案1與本專利的技術方案相比,兩者所屬技術領域相同、技術方案相同、技術效果相同,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對比技術方案1公開的拱凸形的明示下,結合對比文件2—11得出該專利權利要求1的技術方案是不需要花費任何創造性勞動的。因此,被告作出其權利要求1無創造性的結論是完全正確的。3、在口審中,原告強調本專利的支撐座、膜片是說明書附圖中所示的半球形,如果原告是在強調其權利要求中的“球冠形”就是“半球形”,那么就意味著“球冠形”等于“半球形”。照此類推的話,“球冠形”等于“拱凸形”也是沒有任何錯誤的。二、第3777號決定是基于對比文件2—10、2—11作出的,而不是原告所稱的5篇。即使是5篇,也是符合專利法、專利法實施細則、《審查指南》的規定的。《審查指南》明確指出:“審查創造性時,將一份或者多份對比文件中的不同的技術內容組合在一起進行評定”。三、原告提供了無效4040號、復審2566號兩個案例以證明被告對“創造性”的審查尺度不統一。但“判例制”并不適用我國的行政處理實踐。四、第三人就本專利提出了兩個無效宣告請求,并且都是在規定的期限內提交有關證據的。只不過被告在口審時將兩個無效宣告請求進行合案審理。這也是符合“審查指南”關于合案審理的規定的。五、原告在訴訟中提供了許多所謂“新的證據”,在無效宣告程序中并沒有提供。況且,商業上成功并不能證明該專利的技術方案就必然具有創造性。綜上所述,被告作出的決定是完全正確的。請求法院維持被告作出的第3777號決定。
經審理查明:
本案涉及的爭議專利系名稱為“一種改進的膜片式微孔曝氣器”的第98226099.7號實用新型專利,其申請日為1998年3月3日,授權公告日為1999年9月22日,專利權人為高塍設備廠。該專利授權公告的權利要求書如下:
1、一種膜片式微孔曝氣器,包括開有微孔的彈性曝氣膜片,曝氣膜片支承座及向曝氣膜片供氣的通氣道,所說曝氣膜片包蒙在支承座上,其特征在于所說曝氣膜片及膜片支承座為球冠形。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微孔曝氣器,其特征在于所說曝氣膜片下底邊有一向內收縮下伸的折起環。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微孔曝氣器,其特征在于所說膜片支承座下方還有一與之扣合的碗形底盤。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微孔曝氣器,其特征在于所說膜片上微孔呈扁條形。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微孔曝氣器,其特征在于所說條形微孔切口呈斜向。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微孔曝氣器,其特征在于所說條形微孔依長軸方向在球冠形膜片上呈同心圓分布。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微孔曝氣器,其特征在于所說同心圓分布的條形微孔呈上下交錯。
8、根據權利要求1、2、3、4、5、6或7所述微孔曝氣器,其特征在于所說支承座頂部與膜片頂部間有凹凸配合的折密封。
本專利說明書載明:“本實用新型是關于對水處理用彈性膜片式微孔曝氣器的改進,其特征是將平面結構的圓盤式曝氣膜片及膜片支承座改為球冠形結構。從而克服了平面曝氣膜片因長期使用疲勞松弛不能緊貼于支承座,易產生漏水倒灌的缺陷,而且還使得停氣后水體中污泥不容易沉淀積聚在曝氣器表面,從而減輕了曝氣器再起動時的壓阻力,同時球冠形曝氣器還增加了有效曝氣服務面積,降低了膜片開孔密度,延長了使用壽命”。該說明書的第2頁第5行對球冠形的解釋為“是指包括類似球冠狀凸起的圓弧拱形結構”。
2001年12月31日,第三人針對本專利向被告提出第一個無效宣告請求,理由是本專利不符合專利法第二十二條第二、三款的規定,不具備新穎性和創造性,并提交了對比文件1-1至1-5等5份證據。
2002年2月21日,原告針對第三人的第一個無效請求進行了意見陳述,認為本專利具有新穎性和創造性。
2002年2月10日,第三人針對本專利再次向被告提出第二個無效宣告請求,理由是本專利不符合專利法第二十二條第二、三款的規定,不具備新穎和創造性,并先后提交了對比文件2-1至2-12及公證書1-3等15份證據。其中:
對比文件2-9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于1990年10月出版的高級中學課本《立體幾何》,第91頁第2.6節給球冠下了定義指出:觀察天象的天文臺的屋頂,光學透鏡和反射鏡的凹、凸面,都是球面的一部分。球面被平面所截得的一部分叫做球冠。
對比文件2-10是DE3316140AI號專利文獻,申請日為1983年5月3日,公開日為1983年11月3日,該文獻登載了一種氣流擴散器,
對比文件2-11是DE4012631A1號專利文獻,申請日為1990年4月20日,公開日為1991年10月24日,該文獻登載了一種氣流輸送裝置。在附圖4的實施例中,登載了一種圓球形的氣體擴散器,膜片也是一種圓球形;在附圖7的實施例中,登載了一種由兩個球冠形半壁組成的氣流擴散器。
2002年4月16日,原告向被告提交意見陳述書,稱:第三人已于2001年12月31日提出無效請求,第三人第二次無效請求及其提交的證據超出第一次無效請求1個月,因此有理由不予答復。
2002年4月17日,被告根據將上述兩個無效宣告請求合案審理,并進行了口頭審理。第三人當庭聲明放棄證據1-1(WO98/21151)、1-3(98217091.2)、2-6(98217091.2)。原告對兩個無效請求中第三人提交的專利文獻的真實性無異議。第三人當庭提交了對比文件2-1至2-4以及1-5、2-9的原件,原告當庭核對后認為復印件與原件相符。另外,原告對公證書3的譯文中“konvex”和“Wolbung”譯成“球冠”和“球冠形”有異議。
2002年4月29日,原告提交了意見陳述書一份以及證據2-10中2頁的原文及其中文譯文、證據2-2中的2頁原件復印件及其中文譯文、《英漢工程技術縮略語詞典》的復印件6頁各一份。其中,原告對對比文件2-10相關部分提供的譯文是“在圖5和圖6的結構示例中,基板50的密封面60和基板28的密封面44的結構均為平面式。對此另一種方式是相應的密封面也可以為凸面形式,即與曝氣板呈凸起狀。可以從特別述及此特征的圖7和圖8看出其相應的結構形式。在圖7中基板部件62的密封面64的結構是凸面型,可在其上放置一個可伸縮的曝氣器66.……曝氣板一樣具有多個縫72,以使期望實現的氣體釋放成為可能。……。相應的曝氣器74因而具有一個環繞式的皮碗漲圈76,包住其配用的基板部件78的邊緣。在這種情況下基板部件78的密封面80也是凸面的。這種相應的幾何形狀具有使結構主要為橡膠膜片的曝氣板74即使在已經老化的情況下也仍然具備功能的優點。在這種情況下膜片74也可繼續具有剛性,可以因其預先給定的拱凸形狀繼續緊密貼附在基板部件78的凸起密封面80上。……氣體輸送和縫結構方面,圖7和圖8中的結構形式與圖5和圖6中的結構形式相同,因而無需贅述”。
2002年6月6日,被告作出第3777號決定。
在本案審理中,原告為支持其訴訟請求,向本院提交證據1 DE3316140中譯文及有關詞解、證據2原告歐洲專利德文本及中文本,用于證明譯文解釋及“球冠形”德文表示;證據3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示范項目匯編、證據4專利實施后納稅證明、證據5行業標準及原告企業標準、證據6國內外膜片微孔曝氣器樣本、證據7部分用戶意見、證據8盤式及球冠形檢測報告,用于證明本專利產品在商業上取得的巨大成功,輔助證明本專利具有創造性;證據9第2566號復審請求審查決定及98207146專利說明書、證據10第4040無效宣告請求審查決定及CN99206582、US5162654專利說明書、證據11第66號無效宣告請求審查決定、證據12第4124號無效宣告請求審查決定、證據13第2465號復審請求審查決定、證據14第3570號無效宣告請求審查決定,作為被告的評判標準。
庭審中,原告對第3777號決定涉及第三人證據的真實性、現有技術、本專利新穎性、權利要求5-8的創造性及對比文件2-10為本專利最接近技術等問題所作的認定均無異議,并且確認第3777號決定涉及兩個無效請求,但對被告將兩個無效請求合案審理有異議。同時,三方當事人確認:在無效宣告請求審查程序中,原告未提交上述證據2-14,被告及第三人認為本案訴訟中對上述證據不應采用。
上述事實,有本專利權利要求書、說明書及附圖、第3777號決定、對比文件2-9、對比文件2-10及原告的中文譯文、對比文件2-11、原告在行政訴訟中提交的證據1-14及當事人的當庭陳述在案佐證。
本院認為:
在行政訴訟程序中,法院雖然僅對行政機關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合法性進行審查,但基于原告擁有的本專利權利要求1-4被宣告無效的情況,原告在行政訴訟程序中提出的并有可能導致案件改判的新證據,本院應予接受并認定。在行政訴訟中,原告向本院提交的證據1系對比文件2-10的中文譯文,亦是第3777號決定的依據,本院予以認定;證據2系原告歐洲專利的德文本及中文本,用于證明“球冠形”的德文表示,由于原告提供的對比文件2-10的中文譯文并未涉及“球冠形”,本院將依據公知常識理解本專利“球冠形”的涵義,因此證據2與本案并無直接關聯性,本院不予采用;證據3-8系用于證明本專利產品的商業成功,由于商業成功并非評價實用新型創造性的輔助性審查基準,故本院不予采用;證據9-14均為被告所作的決定,并未涉及上述兩個無效請求,亦非第3777號決定的依據,故上述證據與本案無關聯性,本院不予采用。
針對三方當事人爭議的事實,本案的焦點在于:一、被告對涉及本專利的上述兩個無效請求合案審理是否正確;二、對比技術方案1及對比文件2-11結合公知常識2-9,是否破壞本專利的權利要求1-4的創造性。
一、關于被告對涉及本專利的上述兩個無效請求合案審理是否正確的問題。
第三人針對本專利以同樣的理由但非同樣的證據向被告提出兩個無效請求,未違反我國法律規定,被告對上述兩個無效請求依法應予以受理。第三人在第二次無效請求時提交的證據均在《審查指南》規定的期限內,原告主張第三人超期舉證,無事實和法律依據,本院不予支持。
被告依據“對一項專利權提出了多個無效宣告請求的,應當盡可能合案審查,其中所有的請求人均為當事人”的合案審查原則將上述兩個無效請求合案審理,并無不妥。因此,原告稱被告審理程序違法,于法無據,本院不予支持。
二、關于對比技術方案1及對比文件2-11是否破壞本專利的權利要求1-4的創造性。
被告雖認定5篇對比文件為現有技術,但認為對比文件2-10結合對比文件2-11及公知常識—對比文件2-9,破壞了本專利權利要求1-4的創造性。因此,原告稱被告引用5篇現有技術評價本專利,無事實依據,本院不予采信。
對比文件2-9是中學《立體幾何》教材,第91頁第2.6節對“球冠”所作的定義為“球面被平面所截得的一部分。”故被告認定對比文件2-9為公知常識,并無不妥,本院予以支持。
原告提供的對比文件2-10相關部分的中文譯文及附圖均表明,該對比文件的附圖7和附圖8公開的氣體擴散器(即對比技術方案1)的基板密封面為凸面形狀。從“在這種情況下膜片74也可繼續具有剛性,可以因其預先給定的拱凸形狀繼續緊密貼附在基板部件78的凸起密封面80上。”這句描述中可知預先給定的膜片形狀應是拱凸形狀,而不是平面形狀。從附圖7及相關譯文可知結構主要為橡膠膜片的曝氣板74具有多個縫,基板部件的中間設有向曝氣膜片供氣的通氣道。將膜片與基板部件的密封面設置成拱凸形狀的優點在于:橡膠膜片即使在已經老化的情況下,因其為拱凸形狀,仍繼續緊密貼附在基板部件的凸起密封面上。
將對比技術方案1與本專利相比,從二者的結構看,對比技術方案1的基板部件78等同于本專利的膜片支承座,對比技術方案1的膜片74等同于本專利的曝氣膜片。
至于對比技術方案1的橡膠膜片與基板部件的密封面為“拱凸形”是否屬于本專利所稱的“球冠形”問題。本專利說明書對“球冠形”作了進一步解釋,即“是指包括類似球冠狀凸起的圓弧拱形結構”,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此解釋的基礎上,結合公知常識即對比文件2-9載明的“球面被平面截得的一部分為球冠”,可得知對比技術方案1所稱“拱凸形”屬于本專利的“球冠形”。因此,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對比方案1公開的“橡膠膜片與基板部件的密封面為拱凸形狀”指導下,結合對比文件2-11公開的“膜片及支撐座可做成圓球形”技術啟示,無需付出創造性勞動即可得出權利要求1“曝氣膜片及膜片支承座為球冠形”的技術方案。因此,權利要求1相對于現有技術不具備實質性特點和進步,不具備創造性。
權利要求2從屬于權利要求1,其進一步限定的附加技術特征是“曝氣膜片下底邊有一向內收縮下伸的折起環”。由于本專利說明書并未載明該折起環收縮下伸的目的和優點,且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對比技術方案1公開的“相應的曝氣器74因而具有一個環繞式的皮碗漲圈76,包住其配用的基板部件78的邊緣”的基礎上,結合對比文件2-11的附圖4,無需付出創造性勞動即可得出權利要求2的技術方案。因此,權利要求2的技術方案相對于現有技術不具備實質性特點和進步,不具備創造性。
權利要求3從屬于權利要求1,其進一步限定的附加技術特征是“膜片支承座下方還有一與之扣合的碗形底盤”。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對比技術方案1的基礎上,結合本專利說明書載明的現有技術即圓盤式膜片微孔曝氣器的構成要件—碗形配氣室,或結合對比文件2-11的附圖7所給出由上下球冠形半壁構成的支撐座形狀的技術啟示,無需付出創造性勞動即可得出權利要求3的技術方案。因此,權利要求2的技術方案相對于現有技術不具備實質性特點和進步,不具備創造性。
權利要求4從屬于權利要求1,其進一步限定的技術特征是“膜片上微孔呈扁條形”,該特征與對比技術方案1的“曝氣板具有多個縫72”作用相同,微孔與縫的形狀也相同。因此,權利要求4相對于現有技術不具有實質性特點和進步,不具備創造性。
綜上所述,被告作出的第3777號決定認定事實清楚,程序合法,適用法律正確,應予維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五十四條第一款第(一)項之規定,判決如下:
維持被告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復審委員會作出的第3777號無效宣告請求審查決定。
案件受理費1000元,由原告宜興市高塍玻璃鋼化工設備廠負擔(已交納)。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本判決書送達后15日內,向本院提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人數提交副本,交納上訴案件受理費1000元,上訴于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上訴期滿后7日內仍未交納上訴案件受理費的,按自動撤回上訴處理。
審 判 長 劉 勇
代理審判員 彭文毅
代理審判員 儀 軍
二 ○ ○ 三 年 五 月 十 二 日
書 記 員 姜庶偉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屋登記授權委托書
2020-10-14刑事判決書(對嚴重擾亂法庭秩序和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的人用)
2020-10-14刑事裁定書(駁回自訴用)
2020-10-14不批準逮捕決定書回執
2020-10-14解除扣押決定書
2020-10-14報送(移送)案件意見書
2020-10-14撤銷強制措施決定書
2020-10-14適用簡易程序建議書
2020-10-14決定釋放通知書
2020-10-14刑事反訴狀
2020-10-14×××公安局對保證人罰款決定書
2020-10-14×××公安局解除取保候審決定
2020-10-14×××公安局未成年證人/被害人法定代理人到場通知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通知立案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搜查證
2020-10-14人民檢察院批準逮捕決定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提供法庭審判所需證據材料意見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協助查詢存款通知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回避復議決定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批準聘請律師決定書
20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