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監護人將監護責任委托他人的,由法定監護人承擔侵權責任;監護人將監護責任委托他人的,由法定監護人承擔相應的侵權責任。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對他人造成損害,監護人將監護責任委托他人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受托人有過錯的,應當承擔相應的責任。《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三條無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行為能力人造成損害的民事責任。監護人履行監護義務的,可以適當減輕其民事責任。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財產給他人造成損害的,應當以自己的財產賠償。不足部分由監護人適當補償,但單位擔任監護人的除外。如何確定未成年人的法定監護人:首先,未成年人的法定監護人應由其父母擔任。父母死亡或者無監護能力的,由下列人員擔任法定監護人:①祖父母、外祖父母;②成年兄弟姐妹;③未成年人的法定監護人;③居委會,未成年人父母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村民委員會成員或者民政部門。
2。精神病人的法定監護人:由下列人員依次為:①配偶;②父母;③成年子女;④其他近親屬;⑤精神病人所在單位或者住所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此外,精神病人的其他親屬、朋友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的,經有關單位同意,可以擔任監護人。
3。未成年人、精神病人在上述范圍內沒有近親、近親屬,喪失監護能力的,有關單位或者居委會、村委會可以從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的其他近親屬、朋友中指定監護人。近親屬之間對誰應當擔任監護人有爭議的,有關單位或者組織可以調解指定監護人。三是最新情況(《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1188條【監護人責任】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對他人造成損害的,由監護人承擔侵權責任責任。監護人履行監護義務的,可以減輕其侵權責任。財產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給他人造成損害的,應當以自己的財產賠償,不足部分由監護人賠償。
事實上,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看出,無論我國是何種監護,只要監護人承擔責任,那么當監護人有違法犯罪行為時,監護人都會承擔相應的責任。因此,在決定接受委托監護時,請慎重考慮。如果有問題,可以聯系律師,律師協會還為律師提供在線咨詢服務。歡迎參加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照腸鏡把腸弄破了如何賠償
2020-12-01工商局侵權認定錯誤如何賠償
2021-01-07鄰里房屋糾紛可以申請延期嗎
2021-01-09工傷鑒定造假會受到什么處罰
2021-03-18工作時猝死怎么賠償
2020-12-26童工死亡賠償范圍是怎樣的
2020-11-23股東的直接訴訟與派生訴訟的區別有哪些
2021-02-10原產地標記注冊流程是什么
2021-03-09立約定金協議怎么寫
2021-03-09道路事故責任如何認定
2021-03-15能否對道路交通事故證明提起訴訟
2021-03-01打零工算雇傭關系嗎
2021-03-19學生補課導致猝死是誰的責任
2021-03-19房地產開發中行政規劃的風險應當由誰承擔
2020-12-11退休返聘簽訂勞動合同嗎
2020-12-15勞務派遣合同要怎樣解除
2020-12-13勞務合同甲方需承擔什么責任
2021-02-14勞動關系確認勞動關系爭議情形
2021-03-06私人企業疫情期間要發工資嗎
2021-01-03勞動糾紛也是一裁終局嗎
2021-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