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用人單位制定的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規定的,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八十條的規定,與勞動者切身利益直接相關的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規定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改正,給予警告;如果對工人造成損害,他們應承擔賠償責任。勞動合同沒有必要約定或者未按照《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一條的規定向勞動者交付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提供的勞動合同文本不符合本法規定的勞動合同的必要條款,或者用人單位未向勞動者交付勞動合同文本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改正;給勞動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按照《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二條的規定承擔賠償責任。用人單位自受雇之日起一個月以上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支付雙倍的月工資。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未與勞動者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應當自應當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之日起,向勞動者支付雙倍的月薪。
四、非法約定的試用期。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三條的規定,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與勞動者約定試用期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改正;非法約定的試用期已滿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勞動者月薪滿額超過法定試用期的期限向勞動者支付補償。 注:《勞動合同法》第十九條規定,勞動合同期限超過三個月不滿一年的,試用期不得超過一個月;勞動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滿三年的,試用期不得超過兩個月;固定期限三年以上或者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試用期不得超過六個月;同一雇主和同一工人只能約定一個試用期;勞動合同期限為完成一定任務或者勞動合同期限不足三個月的,不約定試用期;試用期包含在勞動合同期限內。勞動合同只規定試用期的,不設試用期,試用期為勞動合同期限。 V.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八十四條的規定招用職工、扣押身份證件或者要求職工提供擔保、收繳職工財產時,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扣留勞動者居民身份證等證件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返還勞動者,并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予以處罰。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以擔保或者其他名義向勞動者收取財產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返還,并處每人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的罰款;給勞動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勞動者依法終止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用人單位篡改勞動者檔案或者其他物品的,依照前款規定處罰。用人單位責令限期支付勞動報酬,逾期不支付勞動報酬的,加班費或經濟補償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85條,勞動行政部門責令用人單位限期支付勞動報酬、加班費或經濟補償;勞動報酬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應當補足差額;勞動者逾期不支付的,依照《勞動合同法》第八十六條的規定,勞動合同依照本法第二十六條的規定被確認無效,給對方造成損害的,責令用人單位按照應付金額的50%以上100%以下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額外賠償金,有過錯的一方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注:根據《勞動合同法》第26條的規定,下列勞動合同無效或者部分無效:(1)以欺詐、脅迫或者利用他人的危險,使對方違背真實意思訂立或者變更勞動合同的;(2) 用人單位免除法律責任,排除勞動者權利;(3) 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八條、第八十七條的規定,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勞動者不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或者勞動合同不再履行,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對勞動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一)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的;(2) 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危及勞動者人身安全的;(3) 侮辱、體罰、毆打、非法搜查、拘留勞動者的;(4) 惡劣的工作條件和嚴重的環境污染,對勞動者的身心健康造成嚴重損害。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依照《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九條的規定。注:第五十條規定,用人單位應當當場出具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證明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的時間,并在15日內為勞動者辦理檔案和社會保險關系轉移手續。)未向勞動者出具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書面證明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改正;給勞動者造成損害的,用人單位招用未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勞動者,給其他用人單位造成損失的,依照《勞動合同法》第九十一條的規定承擔賠償責任,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注:《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六條規定,用人單位招用未解除勞動合同的勞動者,給原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除勞動者的直接賠償責任外,發包人應當承擔連帶賠償責任。連帶賠償的份額不得低于給原用人單位造成的經濟損失總額的70%。賠償原用人單位下列損失:(一)給生產經營和工作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2) 因獲取商業秘密給用人單位造成的經濟損失。本條第(二)項所列損失的賠償,依照《反不正當競爭法》第二十條的規定執行。違反勞務派遣有關規定的
勞務派遣單位或者用人單位違反本法有關勞務派遣的規定,給被派遣勞動者造成損害的,勞務派遣單位和用人單位應當承擔連帶賠償責任。用人單位不具備合法經營資格的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九十三條的規定,對不具備合法經營資格的用人單位的違法犯罪行為,依法追究法律責任;勞動者已經支付勞動報酬的,用人單位或者其出資人應當依照本法有關規定向勞動者支付勞動報酬、經濟補償和補償;給勞動者造成損害的,依照《勞動合同法》第九十四條的規定,個人承包經營違反本法規定招用勞動者,給勞動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承包單位和個體承包人應當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以上是小編為您編寫的內容。在正常情況下,如果雇主有非法理由,工人可以要求賠償。補償金有單獨的計算標準,勞動者需要依法執行。如果你的情況更復雜,律霸還提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競業合同里沒有補償金有效嗎
2021-03-01農村宅基地使用權糾紛案例及分析
2021-03-13別人能拿自己的房產證去抵押嗎
2021-02-19競業限制協議蓋公章有效嗎
2021-02-21懷孕的勞務派遣人員能否辭退
2021-02-16公對私簽勞務分包合同是否合法
2021-02-11試用期工資的約定
2021-02-07人壽保險合同及準備金轉移的規定
2020-12-28哪些人可以做保險合同的關系人
2020-11-18保險合同如何變更
2021-01-30無證駕駛肇事保險公司應當賠償
2021-02-21無證駕駛車輛肇事,保險公司能否免責?
2021-02-19由一張車票所引發的保險官司
2020-12-22免責條款不成立保險公司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2021-02-11車禍受傷保險公司賠多少錢
2020-12-21郭律師提醒2012年7月1日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軍人保險法》
2020-11-25被保險人是什么,有什么權利義務
2020-12-06保險受益權的權利范圍
2020-12-09什么情況下借款人須購買保險
2021-01-29土地轉讓合同違約的后果是什么
2021-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