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訴訟不如仲裁,仲裁不如調解,調解不如提前預防法律糾紛,這幾乎是不言而喻的。”[1] (520)調解和仲裁相結合,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可以促進更快、更經濟地解決糾紛。隨著社會的發展,這種結合顯示出越來越強大的生命力。
關鍵詞:仲裁,調解
仲裁與調解的結合意味著仲裁庭可以調解仲裁過程中審理的案件。在仲裁中,這種調解是在當事人完全自愿、案件事實基本清楚的基礎上進行的。仲裁庭可以通過靈活的方式促使當事人自愿達成和解協議,然后根據和解協議的內容作出裁決。仲裁與調解相結合作為一種特殊的糾紛解決方式,與單獨調解有著根本的區別。仲裁與調解合并時,主持調解的調解員為同一案件仲裁庭的仲裁員;同時,仲裁方式與調解方式有機結合,即如果調解成功,仲裁庭可以根據和解協議做出結案裁決;調解不成的,仲裁庭可以恢復仲裁程序,繼續進行仲裁聽證。調解不是仲裁的必要程序,不能是強制性的。仲裁與調解相結合的現實與可能性(一)仲裁與調解相結合的現實。仲裁與調解的結合體現了仲裁的諸多優勢。首先,它省略了一個程序,在過程中體現了極大的靈活性和便利性;第二,由于仲裁員的調解,他們的成功率更高;第三,仲裁和調解相結合以達成和解更有利于維護甚至加深雙方之間的友好關系。正因為如此,中國通過仲裁與監管相結合的方式,在涉外仲裁實踐中取得了巨大成功。據統計,我國每年約有30%的案件可以由當事人通過仲裁調解予以駁回,或者根據和解協議通過仲裁達成仲裁。這種做法在國際上被稱為“a>東方經驗”,在國際商事仲裁領域引起了廣泛關注,也是中國涉外仲裁在過去幾十年不斷發展的重要經驗。[2] (159)實踐證明,這種方法是可行的。(II)仲裁與調解相結合的可能性。仲裁與調解相結合,可以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避免各自的弱點。二者結合的原因也取決于其各自的特點,具體如下所述:
1仲裁的特點:
(1)意思自治:意思自治是當事人意思自治原則的具體體現。仲裁意思自治是在解決國際私法法律沖突的意思自治原則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意思自治原則的核心是允許當事人選擇適用于他們之間法律關系的法律。進入20世紀后,由于仲裁制度在各國的普及和國際經濟貿易的發展,這一原則得到了廣泛應用和進一步發展,允許當事人選擇解決具體糾紛的方式。仲裁程序必須尊重當事人的意思自治。仲裁本質上是一種解決糾紛的合同制度。雙方同意將其爭議或未來可能的爭議提交給作為私人裁判官的仲裁員或作為私人仲裁庭的仲裁庭。仲裁作為一種合同安排,應當以當事人意思自治原則為基礎。因此,通過仲裁協議,當事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根據自己的意愿決定仲裁事項、仲裁地點、仲裁程序、仲裁機構和仲裁人員,甚至可以獨立選擇適用的實體法,有利于消除當事人之間、當事人與仲裁員之間的敵意,有利于糾紛的解決。當事人選擇仲裁是其意思自治的充分體現
(2)便利性:仲裁程序簡單、靈活、高效、公正,解決糾紛,一般不公開,這對保守商業秘密、維護商業信譽非常重要,也有利于當事人之間以及當事人與仲裁員之間的溝通。(3)經濟性:仲裁采用終局裁決制度,可以快速解決爭議,成本相對較低。因此,對于事實上而非法律上存在主要分歧的爭議,當事人傾向于采用仲裁。[3] (34-35)
(4)非公開:仲裁法第40條規定“仲裁不得公開進行”。在仲裁委員會秘密審理案件幾乎已成為世界各地仲裁機構的慣例,否則將被視為“違背商業性質”,不得人心。仲裁主要涉及商業信譽。當事人之間發生財產權益糾紛時,往往不愿公開,不愿為當事人保密,這已成為仲裁的一個突出特點。仲裁的非公開聽證會是關于爭議的外部環境。對于當事人爭議的內部分歧,按照公開辯論的原則,充分表達各自的觀點,查明事實,分清責任,體現民主。[4] (49)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出租車司機違章行為如何處罰
2021-01-14農村戶口如何進行損害賠償
2021-01-07公司實控人變更股權轉讓需時多久
2021-01-15非法集資法人不知情會受罰嗎
2021-03-13交通事故認定要花的時間是多久
2021-01-16交通事故車輛保全后怎么辦
2021-03-15交通事故起訴起始時間是什么
2020-11-23合同格式條款的優點是什么
2020-12-28擔保協議不寫借款人可以嗎
2021-01-20離婚時房屋拆遷怎么處理
2020-12-06商標糾紛中的協議管轄有何規定
2021-03-10房產多次抵押逾期后如何處理
2021-01-26商鋪員工在商場摔傷的話誰來承擔責任
2021-01-28樓頂空間的所有權到底該歸誰
2021-03-21一線城市樓市退燒,2020北京房產最新政策
2021-02-18農村拆遷安置房可以轉讓嗎
2021-02-20安置房拆遷有什么規定
2021-01-22勞動合同范本(2008用人單位版)
2020-11-24幼兒園中層競業限制有效嗎
2021-03-14競業限制協議蓋公章有效嗎
2021-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