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從廣義上講,中國的反傾銷立法始于1994年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該法開創了對傾銷到中國的進口產品進行反傾銷立法的先河。但這部法律是中國調整對外貿易法律關系的基本法。其中,只有第30條和第32條規定了傾銷和反傾銷,這是不可操作的。真正符合國際慣例的是1997年3月25日國務院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傾銷和反補貼條例》(以下簡稱《條例》)。中國《條例》的制定主要是指1994年的《關貿總協定反傾銷協定》。然而,由于時間短和實踐經驗不足的限制,與歐美日等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條例》存在較大的缺陷和漏洞,在立法層面、反傾銷主體和程序上存在明顯缺陷。為適應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的需要,充分體現“公開”或“透明”的原則,國務院于2001年11月26日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傾銷條例》(以下簡稱新條例),自2002年1月1日起施行。同時,《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傾銷和反補貼條例》將被廢除。這表明中國自1997年以來建立的反傾銷法律框架進一步完善。此后,國家經貿委、外經貿部、,最高人民法院等機關相繼出臺了具體實施辦法,使相關規定更加詳細,具有可操作性
(二)立法動機
中國的規定一開始就指出:為了維護對外貿易秩序和公平競爭,保護國內有關產業,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的有關規定,制定本條例就政治目的而言,反傾銷立法的實質是保護國內產業。雖然新條例刪除了“保護國內產業”作為其立法目的之一,但本質上,保護國內產業的最終目的仍然存在。《總則》刪除“國內相關產業保護”的原因是,1994年《反傾銷法》和《反傾銷協議》沒有明確規定保護國內相關產業作為其立法目的,中國對外開放的步伐不僅伴隨著外國對中國的反傾銷,而且還有許多外國制造商利用傾銷向中國出口以贏得中國市場份額的例子。這些傾銷給中國的相關產業帶來了巨大的損害。在中國受到外國反傾銷的同時,《中華人民共和國反補貼條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障措施條例》也同時實施
國內沒有反傾銷法律法規,但是沒有針對外國傾銷的抗辯
條例的頒布使中國企業能夠主動起訴外國傾銷。同時,作為一種戰略威懾,中國政府遏制針對中國商品的歧視性反傾銷具有重要意義。通過采取這種對抗性反傾銷措施,限制外國對中國產品進行頻繁的反傾銷調查,以保持中國對外貿易的順利進行。因此,反傾銷立法可以從兩個方面保護國內相關產業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商標使用許可期限屆滿后對庫存產品如何處理
2021-01-28財產保全后還能強制執行嗎
2020-12-18法院民事調解離婚別人會知道嗎
2021-02-24探望權法院的裁判標準是怎樣的
2020-11-13國有資產產權轉讓(拍賣)程序
2021-01-14車禍死亡怎么計算扶養費
2021-03-23交通事故誤工費該誰出
2020-11-19拆遷安置房有什么優勢
2021-02-08用人單位隨意變更勞動合同合法嗎
2020-12-12勞務作業承包關系和雇傭關系的區別
2021-02-09試用期交押金合法嗎
2021-02-19壽險索賠需要哪些材料,壽險索賠應注意什么
2020-11-24定期人壽保險是怎么進行理賠的
2021-02-12產品質量和產品責任險
2020-11-26代位追償權的實現影不影響保險公司理賠
2021-03-04跳槽去另一個公司保險基數怎么算
2020-12-20保險公司不認交警判的責任怎么辦
2021-03-17社會保險領域嚴重失信人名單管理暫行辦法
2021-01-26保險公司何時不用賠償
2020-12-02免賠額與不計免賠是什么意思
2021-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