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
所謂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是指用人單位依照《勞動法》第二十八條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后,在用人單位依照第二十四條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時,給予勞動者的經濟補貼,根據《勞動法》第26條和第27條的規定,勞動者可以要求用人單位給予經濟補償。
具體內容如下:
1勞動合同雙方協商一致后,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勞動者在本單位的工作年限,每年支付相當于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最高不超過12個月。工作時間不足一年的,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不能從事原工作或者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按照一年的標準給予經濟補償,勞動合同終止,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其在本單位的工作年限,每年支付相當于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并支付不低于六個月工資的醫療補助。對患有重病、絕癥的,還應當增加醫療補助。嚴重疾病增加部分不低于醫療補貼的50%,絕癥增加部分不低于醫療補貼的100%
3如果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培訓或調整后仍不能獲得工作,且用人單位終止勞動合同,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其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按每滿一年的工作時間支付相當于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如果訂立勞動合同的客觀條件發生重大變化,最多不得超過12個月,致使原勞動合同不能履行,經雙方協商不能就變更合同達成協議,原用人單位終止合同的,用人單位瀕臨破產、依法整頓或者生產經營出現嚴重困難,必須下崗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支付相當于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用人單位應當按照下崗職工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支付經濟補償金。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后,未按規定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的,除全額經濟補償外,還應當按照在本單位工作滿一年支付相當于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必須按經濟補償金額的50%支付額外的經濟補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萬育緒律師,中共黨員,中華律師協會會員,具有證券業從業資格和相關會計、稅法知識,多年來一直致力于法律研究和實踐,曾擔任某大型集團企業法務主管,有較強的法學理論功底和豐富的工作經歷。自執業以來先后辦理了各類訴訟及非訴法律事務,尤其精通民商事案件的辦理,長期專注于企業內控管理、合同糾紛、債權債務糾紛、票據糾紛、證券法與金融法律業務、侵權損害賠償糾紛以及常年法律顧問事務。常以誠信為本,勤勉盡責的工作態度深受當事人的信任和好評,愿以豐富的社會閱歷和執業經驗,為您或您的單位提供專業、周到、盡責的法律服務。
民間借貸超過了訴訟時效怎么辦
2020-11-30著作權侵權案件處理原則有哪些
2021-02-27喝酒被車撞是誰承擔責任
2021-02-10有限合伙人如何轉讓其在合伙企業中的財產份額
2020-11-27重婚罪包括哪些行為 什么情況屬于重婚
2021-01-14新三板掛牌上市的條件是什么
2020-12-31主合同與擔保合同之間的效力是什么關系
2021-01-14商標權許可轉讓合同無效的情形有哪些
2021-01-31員工實習期間應得工資
2020-12-06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辦公廳關于印發基層勞動人事爭議調解工作規范的通知
2020-12-28單位能否單方調動員工崗位
2021-01-30保險最大誠信原則是如何運用的
2020-11-21國壽鴻盈兩全保險的保險責任包括哪些內容
2020-11-30保險合同訂立的原則和程序
2020-12-29保險拒賠是否應先解除合同
2021-02-01對進入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名單不服怎么辦
2021-01-06什么是網絡投保
2021-01-15棚戶區改造標準補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3-01拆遷補償方案有統一標準嗎
2021-02-15因拆遷引起的房產證事項法院會受理嗎
2021-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