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可以同時要求違約金和損失賠償如果約定的違約金和損失賠償適用于同一違約,賠償金額將超過造成的損失金額。此時,違約責任是懲罰性的,這不符合“賠償第一,懲罰性第二”的原則。《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二十八條明確規定,不得在要求增加違約金數額的同時要求約定的違約金和賠償損失。根據法律推理理論,這項禁令也適用于上述第3點提到的其他情況。因此我們認為,對于同一違約事實,不能同時要求約定的違約金和損失賠償金。違約責任的一般原則(一)法律原則的概念和功能法律原則是相對穩定的法律原則和規范,是指導思想,法律規則的基礎或起源。法律原則在立法中起著指導作用,在法律實踐中,承擔著指導法律推理和法律解釋、填補法律漏洞的功能。(2)隱藏的法律原則在英美法系國家,法律原則一般是通過判例確立的;在大陸法系國家,成文法通常明確列出法律原則,但成文法不能列出所有法律原則,因此法律規定背后隱藏著許多法律原則。立法者正是在這些法律原則的指導下進行立法工作的。如果你只知道法律條文而不理解其背后的精神,而不使用法律解釋和法律推理等法律理論,您通常會誤解法律條款本身,無法理解其真正含義(三)中國合同法中的違約責任一般原則雖然中國合同法中沒有明確規定違約責任一般原則,但法律界已達成共識:在中國合同法中,違約責任的一般原則是“賠償為主,處罰為輔”。這一法律原則是我國合同法關于違約責任的立法理念,已經體現在我國合同法的具體規定中。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三條第一款、第一百一十四條第二款、第一百一十六條(四)“補償性第一、懲罰性第二”原則的形成“補償性第一、懲罰性第二”原則的確立經歷了一個漫長的發展過程。在民法發展的早期,民事責任(主要包括違約責任和侵權責任)一般以“同態復仇”的野蠻方式追究,然后發展到以多重罰款的方式追究,最后發展到“以補償性為主,懲罰性為輔”的原則。違約金的法律規制也經歷了從寬到嚴的過程。首先,法律信奉“合同必須遵守”的精神。只要雙方就違約責任達成一致,法律將予以承認,無論其方式和金額如何。后來,人們逐漸發現,不受約束的違約責任會導致不公正的后果。例如,雙方同意,如果一方違約,守約方可以從違約方身上切下一磅肉。因此,立法者開始考慮限制違約責任。尤其是在近代,哲學和經濟理論對法律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在違約責任問題上,哲學中的交換正義和經濟學中的交易理論發揮了重要作用。交易理論認為,交易可以提高社會的整體福利。合同作為一種重要的交易手段,應當關注交易,而不是一方對另一方的懲罰。此外,懲罰不符合交換正義理論。此后,“先補償性后懲罰性”原則逐漸成為各國違約責任乃至民事責任的一般原則。違約懲罰性責任的適用范圍是指賠償金額等于造成的損害金額;懲罰性是指賠償金額大于造成的損害金額。懲罰本身具有一定的威懾力,因此在必要時可以發揮積極作用。因此,英美法系和大陸法系國家的法律都規定了一些懲罰性違約責任。然而,違約懲罰性責任只能在法律明確規定的特殊情況下適用(通常是當一方有惡意欺詐時)。例如《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四十九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八條三、約定違約金與賠償金的適用關系損失為了調查約定的違約金和損失賠償之間的適用關系,我們應該區分以下情況:(I)當沒有約定的違約金時,如果雙方不約定違約金,他們可以要求賠償損失。在這種情況下,由于沒有違約金,因此不存在將約定的違約金和損失賠償金一起使用的問題(II)當約定的違約金低于造成的損失時,根據《合同法》第114條第二款第一款的規定,約定的違約金低于造成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增加違約金。換句話說,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不能在要求違約金的同時要求賠償金,但只能要求增加違約金。在這方面,《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二十八條明確規定:當事人一方依照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條第二款的規定請求人民法院增加違約金的,增加的違約金金額不得超過實際損失金額。增加違約金后,當事人請求對方賠償損失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 p> (III)當違約賠償金高于造成的損失時,這種情況可分為兩種不同的情況:。當約定的違約金略高于所造成的損失時,可以從《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二十八條推斷:在這種情況下,當事人可以要求違約金,但不能同時要求違約金和損失賠償。約定的違約金高于造成的損失的,根據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條第二款后一款的規定,約定的違約金高于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適當減少。對于本款提及的“高于造成的損失”的情況,《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十九條第二款(二)“當事人約定的違約金超過造成的損失的百分之三十的,一般可以認定為”高于造成的損失“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條第二款規定”。從《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二十八條也可以看出:在這種情況下,當事人可以要求賠償違約金,但不能同時要求違約金和損失賠償律師建議:浙江律師合肥律師鄭州律師豐都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醫療糾紛賠償款分割有期限嗎
2021-01-31保護性約束是否屬于強制措施
2021-01-04行政機關行政復議范圍
2021-02-12國有獨資企業不設董事會可以嗎
2021-02-05公司注銷后債權債務怎么處理
2020-12-21發生交通事故怎么辦
2020-12-12離婚時財產分割法規大全
2021-02-11離婚案件中夫妻共同債權債務處理之我見
2021-01-27協議離婚要求賠償的前提有什么
2021-02-01違約方以公文形式解除合同有效嗎
2020-12-07合同債權的權能與特點有哪些
2020-12-20不安抗辯時能不能解除合同
2021-03-24買賣拆遷安置房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06關于噪音擾民哪個部門能有效的管理
2021-03-02怎么約定商業秘密
2021-03-05公司依勞動合同調整工作崗位員工不同意怎么辦
2021-01-09合同變更競業限制還有效嗎
2021-01-16試用期離職一直不批怎么辦
2021-03-21無故辭退員工無合同怎么維權
2021-02-15癲癇患者能夠辭退嗎
2020-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