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根據我國有關法律法規,勞動者因用人單位的問題離職,工作滿一年的,可以要求用人單位支付一個月的工資作為補償。《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一)不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提供勞動保護或者勞動條件的;(二)不履行勞動合同的按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三)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四)用人單位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規定,損害勞動者權益的;(五)有本法規定情形的,勞動合同無效(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其他情形。
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等手段強迫勞動者勞動的,或者用人單位違反規定指揮、強令冒險作業危及勞動者人身安全的,勞動者可以立即解除勞動合同,不事先通知勞動者用人單位。第四十六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一)勞動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條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2) 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條的規定向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并與勞動者協商一致的;(三)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條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四)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條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有本法第四十一條第一款規定的;(五)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一款的規定終止定期勞動合同,但用人單位維持或者改善勞動合同約定的條件,勞動者不同意續簽的除外;(6) 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四款、第五款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第四十七條【經濟補償的計算】經濟補償按照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年限每滿一年一個月的工資標準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六個月以下的,給予勞動者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勞動者的月薪高于用人單位所在地的直轄市人民政府公布的上一年度當地勞動者平均月薪三倍的,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的標準為三倍三倍于勞動者月平均工資,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金的最長期限不得超過12年。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終止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上述知識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的回答。根據我國相關法律規定,勞動者因用人單位的問題離職,工作滿一年的,可以要求用人單位支付一個月的工資作為補償。如果您需要法律幫助,歡迎您到律霸進行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選了拆遷安置房還能選貨幣補償嗎
2021-03-21征地一般程序
2020-12-04吃了餿玉米食品安全怎么賠償
2020-11-10事實婚姻的法律特征有哪些
2021-01-23律師函的種類有哪些
2021-01-09行政機關執法違法使用武器導致精神損害能要求賠償嗎
2020-12-03最新交通事故起訴有效時間
2020-12-07公司破產了對法人有什么影響嗎
2020-12-06女方婚前購買房產婚后男方出資裝修是否屬于夫妻共同財產
2021-02-20民事執行基本原則
2020-12-23治安管理處罰需要立案嗎
2021-03-02提存貨物滅失的責任
2021-02-18反擔保合同的效力與實現條件
2020-12-09勞動服務期的相關規定
2020-11-17員工請假多久算終止勞動合同
2021-01-08勞動合同、勞務合同和聘用協議書的區別
2021-01-10承包關系中賠償責任
2021-01-22倉管員不愿調崗當送貨員,用人單位是否可以解雇呢
2021-02-25意外險國家規定最高賠付多少
2021-01-01學生幼兒意外傷害保險有哪些規定
2020-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