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國家對市場經濟的規范力度加強,司法實踐中公司法定代表人被判決承擔民事責任、追究刑事責任的案件也越來越多,公司法定代表人的法律風險防范問題引起了眾多需要長久發展、持續盈利公司的高度重視,因此,凌云(玉溪)律師事務所,集合了在公司高管人員刑事責任以及公司治理與風險防范方面有一定權威的律師,就法定代表人的法律風險進行闡述,以供貴單位經營過程中進行預防或應對參考之用。
第一部分常見民事責任
民事責任則是違反民法法律規定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公司法定代表人的職務行為原則上代表著公司行為,具有整體意志的屬性。但由于公司法定代表人必然需要自然人擔任,自然人有自己的私利,就會有為個人利益行事的可能。如前所述,公司法定代表人代表著整個公司與外界發生法律關系的時候,法律上認為具有整體意志屬性,因此原則上視為公司行為,因此很難追究公司法定代表人作為自然人的民事責任,該民事責任一般由企業來承擔的。但也有例外,比如在法人人格否認的情況下,公司法定代表人與企業將對外承擔連帶民事責任。
根據現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以及相關的司法解釋,公司法定代表人常見的民事責任如下:
一、公司法定代表人因故意或過錯,造成公司利益受損,應向本公司承擔民事責任[1]。
典型為:公司法定代表人因嚴重失職或與合同相對人串通簽訂、履行合同,損害本公司產生的賠償責任。
二、由于法定代表人屬于并且通常又具有股東身份,因此公司法定代表人作為股東、發起人或高級管理人員,違反法律規定,則應向本公司或其他第三人承擔法律責任。常見情形如下:
(一)公司法定代表人作為股東或發起人,未履行按期足額繳納出資義務的,除應當向本公司足額繳納外,還應當向已按期足額繳納出資的股東或按照發起人協議約定承擔違約責任。[2]
(二)公司法定代表人作為股東,濫用股東權利損害公司及其他股東利益的,應承擔賠償責任。[3]
(三)公司法定代表人作為股東,濫用公司法人獨立地位和股東有限責任損害公司債權人的利益的,應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4]
(四)公司法定代表人作為股東,利用與其他單位的關聯關系損害公司利益的,損害公司的,應當向公司承擔賠償責任。[5]
(五)一人有限責任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作為股東,不能證明公司財產獨立于股東的自有財產的,應當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6]
(六)公司法定代表人法定代表人作為公司高級管理人員,有下列情形的,所得收入歸公司所有:[7]
1、挪用公司資金;
2、將公司資金以其個人名義或者以其他個人名義開立賬戶存儲;
3、違反公司章程的規定,未經股東會、股東大會或者董事會同意,將公司資金借貸給他人或者以公司財產為他人提供擔保;
4、違反公司章程的規定或者未經股東會、股東大會同意,與本公司訂立合同或者進行交易;
5、未經股東會或者股東大會同意,利用職務便利為自己或者他人謀取屬于公司的商業機會,自營或者為他人經營與所任職公司同類的業務;
6、接受他人與公司交易的傭金歸為己有;
7、擅自披露公司秘密。
第二部分常見行政及刑事責任
這里所說行政責任,是指違反相應法律規定受到行政機關處罰等應承擔的法律責任。
這里所說刑事責任,是指違反刑法相關法律規定,應承擔刑罰的刑事責任。
行政及刑事責任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行政及刑事責任交叉的情形:
公司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公司承擔責任外,對于公司法定代表人可被處以行政處分(通常為國有企業)、罰款,構成犯罪的,將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8]
(一)公司超出登記機關核準登記的經營范圍從事特定經營活動,非法經營的;
(二)公司向登記機關、稅務機關隱瞞真實情況、弄虛作假的;
(三)股東或公司抽逃資金、隱匿財產逃避債務的;
(四)公司解散、被撤銷、被宣告破產后,擅自處理財產的;
(五)公司變更、終止時不及時申請變更登記和公告,使利害關系人遭受重大損失的;
(六)從事法律禁止的其他活動,損害國家利益或者社會公共利益的。[9]
二、其他常見刑事責任
公司法定代表人可能因自身原因或公司原因,觸犯刑法,受到刑事制裁。通常以單位的意志以單位的名義實施違法行為的,大部分情況下是構成單位犯罪,單位犯罪不僅僅處罰單位,對單位判處罰金,很多情況下會追究主管人員和主要負責人的責任。在我國刑法中,對單位犯罪實行單罰制和雙罰制并用的制度,即有的單位犯罪只追究單位的責任,有的單位犯罪只追究主管人員和主要責任人員的責任,有的單位犯罪則既追究單位的責任又追究主管人員和主要責任人員的責任。大部分的企業法定代表人是掌握企業事務的負責人、主管人員,故一旦構成單位犯罪,難辭其咎。
除上述一中所述刑事責任外,公司法定代表人被追究刑事責任的常見罪名如下:
(一)違規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10];(二)妨害清算罪[11];(三)隱匿、故意銷毀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會計報告罪[12];(四)虛假破產罪[13];(五)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14];(六)對非國家工作人員行賄罪[15];(七)非法經營同類營業罪[16];(八)為親友非法牟利罪[17];(九)簽訂、履行合同失職被騙罪[18];(十)國有公司、企業人員失職罪、國有公司、企業人員濫用職權罪[19];(十一)徇私舞弊低價折股、出售國有資產罪[20];(十二)背信損害上市公司利益罪[21];(十三)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22];(十四)偽造、變造金融票證罪[23];(十五)偽造、變造國家有價證券罪以及偽造、變造股票、公司、企業債券罪[24];(十六)擅自發行股票、公司、企業債券罪[25];(十七)內幕交易、泄露內幕信息、明示、暗示他人從事交易罪[26];(十八)編造并傳播證券、期貨交易虛假信息罪[27];(十九)操縱證券、期貨市場罪[28];(二十)違法發放貸款罪[29];(二十一)逃匯罪[30];(二十二)騙購外匯罪[31];(二十三)洗錢罪[32];(二十四)集資詐騙罪[33];(二十五)票據詐騙罪[34];(二十六)信用證詐騙罪[35];(二十七)假冒注冊商標罪[36];(二十八)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37];(二十九)非法制造、銷售非法制造的注冊商標標識罪[38];(三十)假冒專利罪[39];(三十一)侵犯著作權罪[40];(三十二)銷售侵權復制品罪[41];(三十三)侵犯商業秘密罪[42];(三十四)合同詐騙罪[43]
現如今,國家對市場經濟的規范力度加強,司法實踐中法定代表人被判決承擔民事責任、追究刑事責任的案件也越來越多,法定代表人的法律風險防范問題引起了眾多需要長久發展、持續盈利企業的高度重視,因此,云南凌云律師事務所集合了在企業高管人員刑事責任以及公司治理、風險防范方面有一定權威的李春光律師、張曉輝律師等知名律師,就法定代表人的法律風險進行上述分析,以供貴單位經營過程中進行預防或應對參考之用。如有錯漏,請及時聯系我所。
(正文完)
[1]《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六條
[2]《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二十八條、第八十四條
[3]《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二十條
[4]《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二十條
[5]《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二十一條
[6]《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六十四條
[7]《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一百四十九條
[8]《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四十九條
[9]參見《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六十一條、第六十二條,第六十三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零一條、第二百零二條、第二百零三條、第二百零四條、第二百零五條、第二百零五條之一、第二百零六條、第二百零七條、第二百零八條、第二百零九條、第二百一十條、第二百一十一條;《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等多個法律法規。
[10]《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六十一條
[11]《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六十二條
[12]《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六十一條之一
[13]《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六十一條之二
[14]《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六十三條
[15]《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六十四條
[16]《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六十五條
[17]《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六十六條
[18]《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六十七條
[19]《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六十八條
[20]《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六十九條
[21]《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六十九條之一
[22]《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條
[23]《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七十七條
[24]《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七十八條
[25]《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七十九條
[26]《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八十條
[27]《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八十一條
[28]《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八十二條
[29]《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八十六條
[30]《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九十條
[31]《關于懲治騙購外匯、逃匯和非法買賣外匯犯罪的決定》第一條
[32]《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九十一條
[33]《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九十二條
[34]《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九十四條
[35]《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九十五條
[36]《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一十三條
[37]《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一十四條
[38]《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一十五條
[39]《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一十六條
[40]《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一十七條
[41]《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一十八條
[42]《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一十九條
[43]《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條
以上便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知識,相信大家通過以上知識都已經有了大致的了解,如果您還遇到什么較為復雜的法律問題,歡迎登陸律霸網進行律師在線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權轉讓需要所有股東簽字嗎
2020-12-16非法行醫罪與醫療事故罪怎么區分
2021-02-12工商行政處罰步驟有哪些
2021-02-22超過訴訟時效有什么法律后果
2020-12-08專利登記簿法律效力是什么
2020-12-19房子保全解封需要多久
2021-01-19老人贍養費多個子女怎么分配
2021-02-13公司合同書上寫著半年內離職扣工資合法嗎
2020-11-19信用卡多久不還上征信
2021-01-25貸款需要擔保的要簽擔保合同嗎
2021-02-10購房合同平面圖有法律效力嗎
2021-01-01虛假訴訟1萬元怎么判
2020-12-15調崗降薪怎么應對
2021-03-07人壽保險的類型和條件有哪些
2021-03-20飛機晚點有賠償嗎
2020-11-30投保單的事項包含哪些內容
2021-02-13保險公司怕擔責是否可以起訴解除保險合同
2021-02-25人身保險合同中“違法行為免賠”條款的理解
2021-01-25責任保險種類有哪些
2021-01-26網約車保險公司拒賠合法嗎
2020-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