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自行采購和自行核算(成本核算流程)
1。采購企業采購原材料時,應填寫《材料入庫單》,將原材料入庫。
到貨訂單到達:
借方:原材料(采購發票)
貸方:銀行存款(支票根或電匯訂單)
如果發票未到達,則在月末,按合同價或計劃成本填寫訂單倉庫,并記錄暫估分錄。下月初,紅字作為暫估分錄的同一會計憑證,發票按正常物料處理入庫。
到貨前,月末:
根據合同價格或計劃成本估算:
借方:原材料(暫估分錄)(倉單)
貸方:應付賬款-次月初暫付賬款:
借方:原材料物料(紅字)
貸方:應付賬款(紅字)
貨到付款時:
借方:原材料(采購發票)
貸方:銀行存款付款(支票根或電匯單)
2。原材料的收集。領用原材料時,填寫《材料出庫單》,并根據材料的用途,按實際成本記入相應的核算科目。收料時:
借:生產成本、制造費用、管理費用等(出庫單)
貸:原材料
3。材料和費用的收集和分配。生產成本包括:(1)直接材料。(2) 直接人工成本包括直接參與生產人員的工資和應計福利。(3) 其他直接成本。(4) 制造成本是指為生產產品和提供服務而發生的各種間接成本。包括工資福利費、折舊費、修理費、辦公費、水電費、機械材料費、勞動保護費、修理期間的季節性和停工損失等。
注:制造費用、銷售費用和管理費用的區別:管理費用是企業行政部門為組織管理生產經營活動而發生的管理費用。銷售費用是銷售商品過程中發生的費用。4匯總生產成本,在產成品和在制品之間進行分配。
5。成品入庫時,應填寫《成品入庫單》。
6。銷售產品時結轉銷售成本,銷售時填寫出庫單。生產成本包括:(1)直接人工。② 直接材料。③ 其他直接成本。④ 制造成本。
借方:產成品(成本分攤表)
貸方:生產成本產成品入庫:
借方:庫存商品(入庫單)
貸方:產成品銷售產品:
借方:銀行存款、應收賬款等(入庫單、,貸方:主營業務收入(銷售發票)
月末結轉成本:
借方:主營業務成本(成本出庫單)
貸方:存貨
2。委托加工法核算。委托加工材料的發放,應當有發放委托加工材料清單,并設置“委托加工材料”臺賬。借方:委托加工材料貸方:原材料或存貨(委托加工材料出庫單)。結算加工費、稅金及運雜費,結算加工費及應承擔的運雜費,增加委托加工材料成本,繳納加工費增值稅,作為進項稅額抵扣,即:
借:委托加工的材料
應納稅成本:增值稅(進項稅)
貸:銀行存款等
3。加工完成后,收貨驗收入庫。材料加工后領用時,根據回收材料的實際成本和剩余材料的實際成本,借出:存貨借出:委托加工材料。研究與開發費用核算
企業實際發生的研究與開發費用應計入“管理費用”項目中設立“研究與開發費用”子科目,借款來源:管理費用-研究與開發費用,借款來源:銀行存款及其他研究與開發費用,包括:材料費、研發人員工資、研發設備折舊費、會議費、差旅費等。
研發費用按研發人員工資、研發人員差旅費、研發設備折舊費等設置為三級科目
研發人員工資:指研發部門(技術中心)的工資以及專門為開發項目聘用的專家和其他人員的人工成本。
研發人員差旅費:指研發部門(技術中心)人員及相關人員為進行科學研究和技術交流而發生的差旅費。
研發設備折舊:包括研發部(技術中心)研發及中間試驗設備的折舊。與生產共用的設備,可按效益班(或工時)計算折舊,并計入用于研發和中間試驗的折舊額。四是補貼收入,內資企業應記錄國家財政補貼收入和其他補貼收入,以及流轉稅減免收入的返還,外資企業應記錄“補貼收入”和“營業外收入”。本科課程包括應稅補貼收入和免稅補貼收入。
稅收規定:企業取得的免稅補貼收入,必須由國務院、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明確規定,不能提供的不得免稅。
對軟件企業生產的軟件產品,實際稅負超過3%的部分實行增值稅退稅,用于擴大軟件產品的再生產和研發。不作為企業所得稅的應納稅所得額,不征收企業所得稅。
園區管委會退還的稅款計入補助收入,計入實際收到補助收入當年的應納稅所得額。在某些情況下,企業可能會發現以前期間或本期以前期間的會計差錯。
這種誤差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不影響損益的計算;另一類是影響損益的調整,發現時需要調整。對于前一類,可以直接調整相應科目;對于后一類,稅法規定會計差錯無論是否重大,都反映在“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科目中。此外,根據稅法規定,年末納稅申報前資產負債表日后事項所涉及的所得稅調整,應視為會計報告年度的納稅調整;資產負債表日后事項所涉及的所得稅調整,在年末納稅申報和決算后,視同當年納稅調整。
關于“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科目的稅務處理:由于新申報表中沒有以前年度損益調整項目,納稅人在納稅申報時應進行分析處理。一般情況下,“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科目中應扣除或未扣除的各項目的借方發生額,由于稅法規定以后年度不能扣除,不能反映在申報表的扣除項目中?!耙郧澳甓葥p益調整”科目的抵免額屬于應計未計收入,應在所得稅后單獨繳納,應納稅額計入所得稅申報表(期初多繳所得稅)第76行企業所得稅申報表以負數表示,實際金額填寫在第77行(實際所得稅)。
納稅人或者稅務機關以前年度發現的應當納稅的各種問題,應當分別計算。一方面,納稅申報表中的項目應反映納稅期間的納稅計算;另一方面,應將上一年度的各項收入計入當期,可以彌補當期虧損。6會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農民工死亡一次性賠償有什么
2021-03-23將小說改編成動漫出版都需要什么授權
2021-01-10婚約財產糾紛有哪些
2020-12-04哪些情形視為存在勞動關系
2021-01-04工傷申請財產保全有必要嗎
2021-02-25合同法律風險識別的定義是什么
2021-02-19代拍協議范本
2021-01-31消費者在超市摔倒超市有責任嗎
2021-03-26轉正后可以被辭退嗎
2021-03-12意外傷害怎樣申請理賠
2021-03-26意外保險條例的保障范圍
2021-03-24簽訂以死亡為給付條件的保險合同應注意什么
2020-11-24申請經營旅館業的備案手續
2020-11-30勞動保障部門管理失業保險工作的職責
2020-11-22司法鑒定費用保險公司該承擔嗎
2021-03-14哪些事故三責險要理賠
2021-03-17保險法車險有哪些新變化
2021-01-03重復保險的規定有哪些
2021-03-17保險合同法定解除權
2021-01-15土地轉包合同協議
202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