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公司的特點是所有權與經營權相分離,形成了股東、董事會和管理層三級治理結構。三層人要有明確的分工,就是要承擔責任,授予相應的權力。權力與責任相對應,不可能有絕對的權力。權力必須受到監督,任何有權力的人都必須受到監督,他的行為受到組織的制約。公司機制決定了公司能夠吸引社會不同層次的人,投入自己的資源,獲得相應的回報。在這種公司機制的作用下,股東、董事會和管理層之間是一種契約關系,契約關系的實施需要監督。
戰略決策要“實事求是”,要求各級參與者遵循戰略決策過程,將機遇與公司內部能力和資源相匹配,使計劃具有可操作性。要做到這些,監督也是必不可少的。
戰略計劃的實施要“說了就做了”,更重要的是要監督實施過程是否按預定計劃運行,階段性績效指標和關鍵工作里程碑指標是否在預定時間完成。
作為一個“人”,而不是一個“神”,企業領導者不可避免地有一些內在的弱點。這些弱點雖然不是集中在一個人身上,但只要其中一個得不到控制,就有可能給企業帶來不可逆轉的傷害,甚至導致企業破產。因此,對權力人的行為進行監督是非常重要的。一般來說,監督是為了實現公司既定的戰略目標。根據監管標準,了解戰略實施過程中的主要信息,將取得的階段性交付成果與初始指標進行比較,找出差距和問題,及時調整計劃,通過激勵和問責,推動戰略目標按時完成。
要保證正確、順暢、制度化的監督,需要形成一個普遍、長效的監督機制,這是公司的客觀要求。
首先,監督機制要明確監督主體,即誰有權監督,誰是監督對象。公司里的每個人都是監督的對象,也都有監督的權力。
股東是公司的投資者,受國家和證券交易所法律法規的監督。同時,股東之間存在相互監督的關系,其重點在于防止控股股東損害中小股東利益。
中國大陸《公司法》規定監事會由監事會監督,在香港證券交易所上市的董事會不設監事會,董事會由股東和香港證券交易所監督,以防止董事的行為損害股東的利益。
管理層受到國家法律法規、股東和董事會的監督,其中董事會的監督是關鍵。董事會通過審計委員會、薪酬委員會、向董事會報告的審計部門和管理層監督管理層的工作。
在公司內部,管理層形成了職能部門按專業對業務部門進行監督,上級通過職責下移對各部門下屬進行監督的結構。
除了上級對下級的監督外,還有同級與下級之間對上級的監督,這通常體現在將信息傳遞給相應的監督主體,是公司監督制度的必要補充。
監督主體由股東、董事長、董事會下設專業委員會、監事會、CEO領導的管理層、公司各級管理人員和各級員工組成。監督主體代表承擔監督主體責任。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強制執行方式有什么
2021-02-22共同過失犯罪的范圍與要件
2021-01-17婚姻關系確認案件能否使用調解
2020-11-09工傷經復查鑒定傷殘等級提高的哪些待遇應作調整
2021-02-24委托律師代理合同怎么簽
2021-02-06如何防止二手房中介亂收費
2020-11-30勞動仲裁輸了怎么賠償
2021-01-04五級傷殘待遇怎么樣
2021-03-03成立小型勞務公司需要什么條件
2021-03-17試用期離職領導不給批怎么辦
2021-03-20老板不批試用期離職怎么辦
2021-03-17工資支付暫行規定
2020-11-18勞動監察大隊和勞動局是一回事嗎
2021-02-14公司拖欠生育津貼是否屬于違法行為
2021-03-15酒后駕車保險公司需要理賠嗎
2021-03-11意外傷害保險及其類別
2020-12-08合同生效后保險標的的危險程度是否確立
2021-01-04保險公司是怎么設立的
2021-01-14汽車“全保”不全保 新車涉水得不到賠償
2021-01-28外資保險公司 未按照規定公告罰款多少
2021-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