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保密義務期限的確定,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1)當事人自行確定保密期限。在參考以下四個因素的前提下,雙方可以確定合理、明確的保密期限:技術秘密的生命周期、技術成熟度、技術的潛在價值和市場需求程度;
<2)雙方沒有約定或者約定的協議不明確,當地法律法規有明確規定的,應當依法確定保密期限;
(3)當事人對保密期限沒有約定,當地法律法規沒有明確規定的,債務人的保密期限與商業秘密的期限相同。關于保密義務的期限。對于第一類人,即權利人企業的員工來說,他們不僅在任職期間需要保守企業的商業秘密,而且在辭職后有義務保守企業一定時期的秘密。在司法實踐中,經常會發生這樣的情況,比如本案中的陳某離職后,不再受企業保密制度的管理,也不再對企業負有保密義務,于是將原企業的商業秘密用于以后的經營活動中。但實質上,根據誠實信用原則,員工對企業的忠實義務和勞動合同的伴隨義務,即使企業對員工離職后的相關行為不同意,只要企業的商業秘密存在,員工違反了商業秘密秘密,法院應當認定該員工侵犯了企業的商業秘密。一般來說,保密義務應持續到商業秘密為公眾所知為止。因此,為了讓員工對此有一個清晰的認識,企業應在與員工簽訂的保密協議中明確約定,并告知員工解除或終止勞動關系不會影響保密條款的效力。第二類人,即與權利人有特殊關系的人,包括合作伙伴、供應商、客戶等,通常權利人通過簽訂合同與上述標的物建立關系。《合同法》第六十條規定:“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充分履行義務。當事人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根據合同的性質、目的和交易習慣履行通知、協助和保密義務。”可見,即使合同當事人在合同中沒有明確約定訂立和履行合同后的通知、協助和保密義務,合同當事人仍然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承擔上述附帶義務根據合同的性質、目的和交易習慣訂立合同。也就是說,上述合伙人和客戶等同于與債權人有特殊關系的人。即使權利人對商業秘密沒有約定,也仍然對權利人負有保密義務。即使合同已經履行,該義務的期限也應持續到商業秘密為公眾所知為止。
如果您還有什么不明白的,不妨向我們的律師咨詢一下律師網. 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網上轉賬記錄有法律效力嗎
2020-11-21在租賃合同存續期間承租人死亡怎么辦
2021-02-03小區收費停車場被盜無監控如何維權
2021-02-01訴訟費用交納標準是如何的
2020-12-08設立股份有限公司的條件有什么
2021-02-08在哪些情況下,抵押權人可以處分抵押房產?
2021-02-22央行下發通知2016年4月1日起網銀轉賬將免費
2021-03-22一個月未還款賣方能解除分期付款合同嗎
2021-02-24調崗調薪是否屬于變更勞動合同
2021-01-28實習期沒有工資需要簽合同嗎
2021-02-13投資型保險有哪些型式
2020-11-13保險合同必須要是書面形式的嗎
2020-11-20人身保險殘疾程度與保險金給付比例是怎么樣的
2021-01-05人身保險合同糾紛的解決途徑有哪些
2021-03-04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有什么規定
2021-02-12岑某訴某保險公司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1-01-15車險新規:車險費率改革后,這些情況也納入責任賠償范圍
2021-02-14被盜車出險 保險公司如何賠償?
2020-12-15保險合同違約責任形式有哪些
2021-01-16人身保險不適用代位追償原則的原因有哪些
20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