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反不正當競爭法》對侵犯地理標志權的行為規定了相應的法律責任。該法第二十一條規定,經營者偽造、冒用質量標志、偽造產地或者對商品質量作誤導性虛假陳述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的規定處罰;經營者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的特殊名稱、包裝或者裝潢,造成與他人知名商品混淆,使買受人誤以為知名商品的,監督檢查部門應當責令經營者停止違法行為,沒收違法所得,并視情節處以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可以吊銷營業執照;銷售偽劣商品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地理標志權是指商品生產者在原產國符合特定條件的地理標志權。所謂符合特定條件,是指生產者生產的商品具有特定的質量,受產地地理環境的控制。地理標志權的內容主要包括使用權和禁止權,即,地理標志權利人使用地理標志和禁止他人使用地理標志的權利侵犯地理標志權利的要件:(1)侵犯地理標志應當具有損害事實,損害事實包括物質損害和無形損害損壞。因為地理標志權是一種無形財產權,雖然有時物質損害并不明顯,或者沒有證據證明存在實際的物質損害,但總是存在無形損害。特別需要強調的是,地理標志權是一項集體權利,這一方面決定了侵權造成的損害不易發現,難以實現。地理標志權利人即使發現自己的地理標志權利受到了冒用、貶損的侵害,也往往因為自己不是受害方而無動于衷。另一方面,侵犯地理標志造成的損害不僅是部分地理標志使用者銷售量和利潤的下降,而且是地理標志整體聲譽的下降
(2)侵犯地理標志應具有違法行為,即,侵犯他人地理標志權的違法行為地理標志權是一項專有權,只有法律主體才能行使,他人承擔不作為義務,否則將構成侵權。本節的第三個問題將重點放在地理標志侵權的表現上。(3)地理標志侵權與損害事實之間應當存在因果關系,這里的因果關系不一定必要。在一些侵犯地理標志的案件中,地理標志的侵權行為與損害事實不可能有直接聯系,因為侵權行為不一定導致地理標志權利人損害事實的發生,但只是為這一事實的發生提供了必要的條件。如偽造原產地證書商標標志或者地理標志貨物包裝,屬于侵犯地理標志,但并不直接導致地理標志使用者物質利益的降低和地理標志聲譽的下降。偽造原產地證書商標標志或者地理標志商品包裝的,才能與特定商品結合進入市場,只有這樣才能給地理標志權利人帶來實際損害(4)行為人主觀上應當有過錯地理標志侵權行為中有兩種過錯:一種是行為人的主觀故意,如偽造他人的原產國名稱,擅自制造、銷售他人原產國證明商標或者以原產國名義進行商品包裝的;二是過錯推定,如在同類商品上作出誤導性的虛假原產地表示,從而侵犯他人地理標志權,將他人地理標志作為商品展示和商品通用名等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民事申訴需要什么材料
2020-12-22房地產開發法律顧問合同
2021-02-02股東代表訴訟需要滿足的條件
2021-01-05股權退出的5種方式是什么
2021-01-22勞動合同模板的內容是如何的
2021-02-17沒收個人財產包括違法所得嗎
2020-12-09怎樣分割房屋遺產
2020-11-18離婚證據有哪些
2020-11-12醫療糾紛的防范
2020-11-09建筑物區分所有權人的所有權是怎么樣的
2021-01-30勞動合同終止爭議的解決方式是什么
2020-12-29勞動爭議案中的管轄法院是如何確定的
2021-01-27以房養老和養兒防老哪個更告譜
2020-11-26保險合同是附條件合同嗎
2020-11-14再保險合同業務有哪些
2020-12-13保險合同案件的特點、問題及對策
2020-12-05保險公司未具體告知投保人保險合同條款不能免責
2020-12-06保險合同多久沒有交保費合同會終止
2021-01-28冒領社會保險是否會進入社保失信人名單
2021-02-21教練車出事的保險公司會賠嗎
20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