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合伙人不需要對其他合伙人的行為造成的合伙債務承擔無限連帶責任
這就是有限合伙的制度價值。1997年《美國統一合伙法》第306(c)條規定,“合伙企業成為有限責任合伙企業后,一個人對其債務負有直接或間接責任,不僅因為他是合伙人,而且通過分攤或其他方式,無論債務是否源于侵權行為,合同或其他義務”。英國《有限責任合伙法》沒有明確規定有限責任合伙的成員可以享有法律責任限制。但是,由于有限責任合伙企業及其成員是獨立的法人,因此成員的法律責任和有限責任合伙企業的法律責任也是獨立的。成員對其他成員的行為所引起的合伙債務不承擔無限連帶責任。我國《合伙法》第五十七條規定:“一個或者幾個合伙人在執業活動中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合伙債務的,應當承擔無限責任或者無限連帶責任,其他合伙人以其在合伙企業中的財產份額承擔責任“但是,不同國家在不同時期對合伙人責任限制的范圍和程度有所不同。例如,當得克薩斯州于1991年首次頒布《有限責任合伙法》時,只有當其他合伙人的侵權行為導致合伙企業債務時,合伙人才得到保護。對于由其他合伙人引起的合同債務,合伙人仍需承擔無限連帶責任,因為一般認為合同債務是合伙人的連帶責任,而連帶責任,即“共同”但“可分割”的責任,由合伙人承擔侵權行為造成的債務。但此后,合伙人的責任限制逐漸擴大到合同債務。英國《有限責任合伙法》和我國《合伙法》對契約義務和侵權義務沒有明確的區分,可以理解為契約義務和侵權義務并存。此外,由于分擔義務的不同,合伙人的責任限制也可能有所不同。有限責任合伙企業對合伙人的債務承擔一般責任,有限責任合伙企業以合伙企業的財產承擔賠償責任后,合伙企業的財產相應減少。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合伙人有義務按照合伙協議以分攤方式補足減少的財產,事實上,無過錯的合伙人負有間接賠償責任。英國通過協議將其留給了有限責任合伙企業的成員,而美國1997年的《統一合伙法》明確排除了無過錯合伙人的分攤義務,規定“一個人應直接或間接地承擔合伙債務,包括通過分攤或其他方式,不僅因為他是合伙人”。我國《合伙法》第五十八條規定:“合伙人因在經營活動中的故意或者重大過失,對合伙企業的責任,以合伙企業的財產承擔外部責任后,合伙人應當按照合伙協議的約定對合伙企業造成的損失承擔賠償責任”,即特殊普通合伙企業以合伙企業財產承擔賠償責任,致使合伙企業財產減少的,可以向有故意或者重大過失的合伙人追償減少的財產。原則上,它免除了其他無過錯合伙人分享合伙財產的義務。但是,特殊普通合伙企業向合伙人追償需要以合伙協議為基礎,因此,無過錯合伙人能否完全免除分擔義務取決于合伙協議的約定,有限責任合伙的合伙人仍需對其自身行為造成的合伙債務承擔責任,對此,不同國家和地區有不同的規定。合伙人個人責任的性質。《紐約州合伙法》第26(c)條規定,合伙人應對任何疏忽、錯誤或不當行為承擔個人責任;根據《有限合伙法》第六條第四款的規定,合伙人應當對自己的過錯或者不作為所造成的責任承擔責任。我國《合伙法》第五十七條規定,特殊普通合伙的合伙人僅對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的合伙債務承擔個人責任,對非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的合伙債務承擔個人責任,其他合伙人仍可以被要求與其承擔無限連帶責任。與英美國家相比,我國合伙人個人責任的性質僅限于故意或重大過失,對其他合伙人的保護也弱于英美國家。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我國引入特殊普通合伙的謹慎態度,不僅允許專業服務機構采用特殊普通合伙,而且在限制合伙人責任方面采用了部分限制原則。合伙人是否應當對其監督職責承擔個人責任。根據《紐約州合伙法》第26(c)條,有限責任合伙企業的每一位合伙人、雇員或代理人應對其直接監督或控制的任何人的疏忽、錯誤行為或不當行為負責。英國《有限合伙法》對此問題并未作出明確規定,但英格蘭和威爾士律師協會表示,合伙人是否應承擔監管責任,取決于相關情況以及能否證明涉及注意義務和實際過失。我國《合伙法》對此問題并未作出明確規定,但事實上,這一問題對特殊普通合伙律師事務所合伙人責任的影響不容忽視。在律師事務所中,一些作為合伙人的律師往往承擔著對其他合伙人、非合伙人律師、律師助理或實習律師的監督管理責任。此外,一些大型律師事務所往往設有專業指導和監督管理機構,對一些重大疑難案件進行監督指導。從律師事務所內部管理和辦案的實際情況來看,合理要求合伙人對其直接監督的其他合伙人、非合伙人律師、律師助理、見習律師的故意或者重大過失負責,因為這些合伙人負責具體案件的監督,而且提供給客戶的法律意見書和其他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往往都是由這些合伙人簽署的,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說,這些合伙人才是真正的責任人。但對于業務指導監督機構等內部機構,只具有一般性的指導監督職能,特別是當這些機構沒有實際參與具體案件的監督時,要求這些機構的人員承擔責任就太苛刻了,甚至導致律師事務所為了規避和降低風險而不設立此類機構,這不符合修訂后的《律師法》要求律師事務所加強自律管理的精神。律師管理部門可以通過法律法規的形式來規范和解決這一問題。第三,合伙人個人責任的方式,當合伙人因自己的行為導致合伙債務時,合伙人和有限責任合伙企業應如何承擔責任也是一個需要研究的問題。1997年《聯合合伙法》采納了合伙財產用盡原則。根據該法第307條的規定,有限合伙企業的債權人應當首先利用有限合伙企業的財產實現其債權。只有在特殊情況下,債權人才能要求合伙人以其個人財產實現債權,有限合伙企業承擔責任后能否向合伙人要求賠償,取決于合伙協議。然而,有限合伙法允許成員通過簽署協議來確定他們之間以及他們與有限合伙企業之間的權利和義務。因此,負有個人責任的合伙人如何承擔其與有限合伙企業之間的責任,更可能取決于成員之間的約定。在我國,根據《合伙法》第五十八條的規定,在這一問題上確立了兩個原則:一是合伙財產窮竭原則,即有限責任合伙中合伙人的行為所引起的責任,第二是追償原則,即有限責任合伙企業在承擔賠償責任后,可以向有故意或者重大過失的合伙人追償。至于w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域名搶注一審哪個法院管轄
2021-01-14投資人與合伙人的區別
2021-01-18醉酒駕車怎么判斷
2020-12-10取保候審期間是否停職
2021-01-27遺產繼承辦理程序是怎樣的
2020-12-24雇傭關系無底薪可以嗎
2021-02-21公司非破產清算有哪些操作流程及要點
2020-11-18勞動者不承認勞動關系怎么辦
2020-11-10競業限制的期限最長是多少?
2021-01-07跟什么樣的人可以簽勞務合同
2021-03-20確認勞動關系能否中斷索要工資的時效
2021-01-21什么情況下勞務派遣單位不能與被派遣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
2021-03-04酒店試用期工資標準
2020-12-16實習期間受傷是否屬于工傷
2020-11-10旅游意外險怎么賠付
2021-02-18保險經紀人辦理保險經紀業務產生的法律責任該由誰承擔
2021-02-02親筆抄錄風險提示 確定利益不受損
2021-01-07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名單的主體可以有哪些
2020-11-27失業保險基金的構成
2021-02-02對保險經紀人的禁止行為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