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保護工傷職工的權利首先要進行工傷認定和勞動能力認定。確定傷殘是否屬于工傷范圍:《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規定,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認定為工傷:
(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因工作事故受傷的工作場所(2)在工作時間前后在工作場所從事與工作有關的準備或收尾工作,并因事故受傷(3)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因履行工作職責而遭受暴力和其他事故傷害(4)職業病(5)因工負傷或者外出工作時因事故失蹤
(六)因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軌道交通事故負傷的,(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認定為工傷的其他情形,依照《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的規定認定為工傷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保障行政部門申請工傷認定。如果雇主在事故發生之日起30天內沒有提出申請,雇員可以提出申請。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供的申請材料經調查核實屬實的,應當在工傷認定后及時作出工傷認定決定,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二十一條規定,職工因工負傷,經治療致殘,傷勢相對穩定,影響勞動能力的,應當進行勞動能力鑒定。根據考核結論,為獲得醫療保險待遇,受勞動能力影響的員工應進行考核工傷認定和勞動能力認定后,員工可領取傷殘津貼、傷殘津貼、就業津貼,醫療補貼、一次性工亡補貼、喪葬補貼、贍養親屬撫恤金、伙食補貼、交通住宿費、工傷康復費、輔助設備費等支付停工期間及生活照料費用。費用由用人單位或者工傷保險基金支付
工傷認定辦法第七條規定:“申請人提供的工傷認定申請材料齊全的,屬于勞動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管轄,在驗收期限內的,勞動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應當予以受理。”雖然《工傷認定辦法》規定,申請人身工傷認定的期限為一年,沒有規定勞動保障部門一年后不予受理,至于一年的期限,應當理解,勞動保障部門一年以上不予受理的,不屬于行政不作為,但法律沒有規定一年以上不能接受。從保護勞動者合法權益的角度出發,用人單位和勞動保險部門都應當對超期申請予以受理和認定。還有一些人主張用人單位應當承擔賠償責任,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人身損害賠償訴訟。但《人身損害賠償解釋》第十一條明確規定,屬于《工傷保險條例》規定的勞動關系和工傷保險范圍的,不適用本條規定。該法第十二條:“用人單位依法應當參加工傷保險統籌的勞動者因工傷事故遭受人身傷害的,勞動者或者其近親屬向人民法院起訴,要求用人單位承擔民事責任,通知其按照工傷保險規定辦理。用人單位以外的第三人侵害勞動者權利,造成勞動者人身傷害的,人民法院應當支持第三人承擔民事責任的主張。”p>是否可以從《工傷保險條例》第十二條中理解,如果員工因第三方侵權造成的工傷超過一年,勞動保障部門將不在“應受理”范圍內,如果員工因第三方侵權造成的工傷超過一年,勞動保障部門將不在“應受理”的范圍內,那么受傷的勞動者仍然可以通過對人身損害賠償的解釋,追究侵權第三人和用人單位的過錯,如何保障勞動者在工作中受到傷害時的權利,以及在超過期限后如何申請工傷認定? 職工在工作中受傷,單位沒有及時幫助自己查明工傷情況,損失可以找單位全部賠償。工傷認定申請已過期限。面對這種情況,工人們該怎么辦?建議您直接咨詢律霸在線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出租車乘客受傷由誰賠
2020-11-26福州律師收費標準
2021-02-19尋釁滋事罪行政處罰會拘留多長時間
2021-02-28公共交通意外傷害保險
2021-02-02單位公款可以打到個人賬戶嗎
2021-02-13轉載侵權責任是什么
2021-02-04自己手寫的合同簽字了有法律效力嗎
2020-12-16微信聊天記錄能否作為證據
2021-02-28勞動監察部門能否確立勞動關系
2021-02-10上海主動離職補償金標準
2021-01-27買兩份意外險,賠付是不是兩份都分別賠付
2021-01-15被保險人交通肇事逃逸保險公司是否需要賠償
2020-12-25保險合同必須要有保險經紀嗎
2021-03-06投保人購買人身保險需要具備一定的條件嗎
2021-02-10購買保險后進行理賠需要準備哪些
2021-02-10家中失火保險可以賠嗎
2021-01-24主合同、保證合同與保證保險合同能否合并審理
2021-02-21理賠中被保險人都有哪些義務
2020-11-25保險代理合同(四)
2021-02-22理財專家支招"低息時代" 五種渠道"規避"利息稅
20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