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新《公司法》第七十二條、第七十三條、第七十五條、第七十六條的精神,造成股權轉讓變更的情形有:(1)股東之間主動轉讓股權;(2)股東將股權轉讓給股東以外的第三人;(3)因執行股權而導致的股權轉讓;(4)因持異議而導致的股權轉讓股東行使回購請求權(五)因股東資格繼承引起的股權變動新《公司法》規定了上述情形下股權轉讓的適用條件和限制條件新《公司法》第七十二條第一款規定:“有限責任公司股東之間可以相互轉讓全部或者部分股權”,即股東之間可以自由轉讓全部或者部分出資,無需股東大會表決。雖然我國法律沒有禁止股東之間的股權轉讓,但國家相關政策從其他方面對股東之間的股權轉讓進行了限制:根據我國的產業政策,如交通運輸、通信、大中型航運、能源工業等,重要原材料、城市公用事業、對外貿易等必須由國有股控制或關聯的有限責任公司,股東之間的出資轉讓不能使國有股喪失必要的或相關的控制地位。根據公司情況需要控制非國有股的,必須報國家有關部門批準,以維護公司股東的穩定,盡可能保證公司經營的連續性,對于公司股東向股東以外的人轉讓資本,在保證股權自由轉讓的基礎上,新《公司法》第七十二條第二款規定:“股東向股東以外的人轉讓股權的,股權轉讓應當經其他股東過半數同意,并書面通知其他股東批準。其他股東自收到書面通知之日起30日內未答復的,視為同意轉讓,其他股東半數以上不同意轉讓的,不同意的股東應當購買轉讓的股權;不購買的,視為同意轉讓。”本文賦予其他股東同意權,涉及以下三個方面:(1)如何理解“經其他股東過半數同意”,即表決方式。股東大會的表決方式一般有兩種。第一種方式是按股東人數,即一個股東有一票表決權。第二種方式是股份制,即一股一票。新《公司法》對此僅作了原則性規定,因此在理論上存在爭議。筆者認為,這里的“其他股東過半數”是指股東人數過半,即一人一票決定,而不是股份決定P>
(2)從本條精神可以看出,股東在履行一定的通知義務后可以轉讓其股權,因為其他股東或者同意將股權轉讓給其他股東,或者購買自己轉讓的股權,不同意轉讓、不購買股權的,視為同意轉讓,但不能絕對駁回股東的股權轉讓申請,新《公司法》第72條不僅賦予了其他股東同意權,而且賦予了其他股東優先購買權,體現了有限責任公司的人性化合作特征。為了保護其他股東的優先購買權,我們應該注意以下幾個問題:首先,只有當一個股東想將其股權轉讓給股東以外的人時,只有其他股東才有這種優先權,如果股東之間發生轉讓,不存在優先權問題
其次,所謂“同等條件下”,是指股東相對于同等條件下股東以外的其他股東,對經股東同意轉讓的股份享有優先購買權。法律之所以規定這一點,主要是為了防止股東將其持有的股份低價轉讓給第三人,損害公司和其他股東的權益,一般不包括部分行使優先購買權,但轉讓股權的股東同意部分優先轉讓的除外
強制執行股權是股權轉讓的一種形式,是指人民法院依照民事訴訟法等法律程序,根據債權人的申請,在強制執行生效法律文書的過程中,通過拍賣、變賣或者其他方式轉讓有限責任公司股東的股權,是除股權轉讓的一般條件外的一種強制轉讓措施,強制執行引起的股權轉讓還應當符合下列條件或者受下列因素限制:(1)強制執行應當有依據。我國民事訴訟法規定,執行的依據是已經生效的判決、裁定、調解、支付令、仲裁裁決和經公證的債權文書。上述執行依據應當具有支付內容,否則不應作為強制執行股權的依據,不能擴大執行期間履行通知義務的范圍。在同等條件下,為保護其他股東的優先購買權,只有其他股東依法放棄優先購買權,轉讓方可強制執行。(3)強制執行股權的范圍以執行依據和執行成本確定的數額為限。當股權價值大于執行金額時,只能執行相應股權的一部分,不能強制轉讓全部股權。原股東對剩余股權仍享有股東的權利
所謂異議股東行使回購請求權,是指當股東大會決議與股東有重大利害關系時,對股東大會決議投反對票的股東有權要求購買其股份,即撤回其股份,這是股份轉讓的一種特殊救濟方式。根據傳統的有限責任公司法,投資者一旦出資并登記為股東,除非通過股權轉讓或者公司解散的方式,否則不得抽回出資。但近年來,由于股東壓制、公司僵局以及股東個人情況的變化,以退股為目的的訴訟逐漸增多,鑒于上述情況,新《公司法》突破了傳統資本制度的概念,引入了退市制度,即,根據我國新《公司法》第七十五條的精神,通過對國外公司法立法的比較研究,提出異議股東的股份回購請求權,異議股東行使回購請求權的條件,實質上應當符合下列情形之一:(一)公司連續五年不向股東分配利潤,公司連續五年盈利,符合《公司法》規定的利潤分配條件,即每五年盈利一次,每年依法彌補虧損和提取公積金后,仍有利潤可以分配給股東,但公司一年內未向股東分配利潤(2)合并,(三)公司章程規定的營業期限屆滿或者公司章程規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現的,股東大會通過決議修改公司章程,使公司存續在程序上,對回購請求權提出異議的股東必須是在股東大會上對上述事項的決議投反對票的股東,其他股東無權行使這項權利,包括不出席股東大會但后來又主張對股東大會投反對票的股東。公民死亡后,其繼承權依法由繼承人繼承,股東的出資為其個人的合法財產。自然人股東死亡后,其繼承人應當: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報銷款是否屬于勞動糾紛
2021-02-21涉外結婚的地方在哪里
2021-02-24交通事故傷殘鑒定委托書由哪一方開
2021-02-17個人債務能要回一半車款嗎
2021-03-18合伙企業可以適用破產法嗎
2020-12-17什么是同居協議,同居協議有效嗎
2020-12-14肇事逃逸最多判幾年
2021-03-11影響債券投資收益率的因素
2021-03-19網絡商標糾紛可以起訴嗎
2021-03-16雇傭關系需要辭職嗎
2020-12-09工傷期能辭退嗎
2021-01-03校園霸凌到底該如何預防
2021-01-16如何變更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2020-12-26寒暑假勞動關系如何認定
2020-12-09勞務外包營改增如何繳納
2020-11-20使用重大疾病險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2-01哪些原則適用于人身保險合同
2020-11-11車撞犬引發的保險理賠問題
2021-01-05保險人傷事故處理流程
2020-11-18保險單何時開始生效
2021-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