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實際投資者因代表股東持股而面臨的風險是實際投資者與名義股東之間合同的效力。一般而言,如果實際投資者與名義股東之間就所有權和收益存在爭議,那么他們之間的持股協議的有效性就受到關注。對此,我國《公司法》沒有明確規定“持有股權”,導致對協議效力的認定缺乏統一的司法標準。為此,最高人民法院對《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若干問題的規定(三)》中代理所有權問題的處理作出了司法解釋,首次明確表明了我國法律對有限責任公司實際出資人股東資格的確認,以及實際出資人與名義股東之間委托代理協議的有效性,司法解釋三規定,只要相關協議不存在合同法第五十二條規定的情形,就視為持有協議合法有效。《合同法》第五十二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無效;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的;惡意串通或者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的;以合法的形式掩蓋非法目的;損害公共利益;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強制性規定的。在實踐中,如果代持股權的目的是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或者規避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如代持股權以規避市場準入、以代持股權形式變相行賄等,第二,名義股東被要求履行公司出資義務的風險。由于控股協議的效力不能對抗善意第三人,名義股東應當承擔公司的出資義務。如果實際投資者違約而不出資,那么名義股東就面臨不得不出資的風險。實踐中,也存在公司或者善意第三人要求補足虛假出資的情形。在這種情況下,名義股東不得善意地對公司或第三方使用控股協議。名義出資雖然可以在出資后向隱名股東追償,但也面臨訴訟風險第三,存在代持股份關系的公司所面臨的風險。在我國證券資本市場上,代理持股是企業的絕對紅線。在上市審計實踐中,中國證監會嚴格禁止代持股權,這幾乎成為監管機構、中介機構和上市公司的雷區,控股股東與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控制的股東之間不存在重大的股權糾紛。股權明晰已成為中國證監會禁止上市公司代持股份的理論依據。目前,上市公司的控股股東需要向自然人披露信息,不允許代為持有
其次,面臨注銷風險。這種風險主要存在于外國投資者是實際投資者的情況下。根據我國有關法律法規,設立外商投資企業必須經有關部門批準。為了規避這種行政審批,一些外國投資者委托中國境內的自然人或法人代為持股。在這種情況下,如果發生糾紛,根據相關司法實踐,相關控股協議的有效性可以得到承認,但實際投資者不能直接恢復股東身份,因此有必要先對公司進行清算和注銷,再經有關部門批準設立外商投資企業綜上所述,在公司設立和經營過程中,應盡量保持公司股權清晰,解決和防止代持他人股份的情況。公司、實際投資者和名義股東必須通過相應的協議或其他協議,避免不可避免的代持情形。如果您的情況比較復雜,我們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分割夫妻共同財產一般采取哪些方法
2020-12-12回收廢機動車拆解造成環境污染怎么辦
2021-02-24近親屬是否可以申請工傷認定
2021-03-14開支票日期怎么寫
2020-12-05新三板掛牌所需主要文件
2021-03-06什么情況下必須給付老人贍養費
2021-03-18人身損害賠償糾紛在法院判決后如何申請強制執行
2020-11-26訴訟保全可以查封到期債權嗎
2020-12-17廣告中說明賠償屬于要約邀請嗎
2021-03-11申請強制執行如何銷案
2021-01-16哪些交通事故將不予理賠
2020-12-23集資房上市需要交納什么費用
2021-03-25勞動糾紛官司期間可以計算利息嗎
2020-11-26人壽保險拒賠原因都有什么
2020-11-26交通意外險理賠會賠多少
2020-11-16出口產品責任險的保險費是如何計算的
2021-02-13某家具廠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1-02-06保險保全業務流程是什么
2021-03-01車讓人放火了保險賠嗎
2021-01-11交通事故中對方摩托車沒有手續保險公司會賠對方車輛損失嗎
2021-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