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合理稅收籌劃的前提是了解相關稅收政策。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85號)和《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的決定》(國務院令第519號),個人轉讓股權所得屬于財產轉讓所得,應納稅所得額為財產轉讓所得扣除財產原值和合理費用后的余額,個人所得稅按20%的稅率繳納,分次征收。股權轉讓所得應繳納的個人所得稅=(股權轉讓所得-取得股權支付的金額-轉讓過程中支付的相關合理費用)× 自然人轉讓被投資企業股份(股)取得的所得,按照公允交易價格計算,并確定計稅依據。但在實踐中,由于自然人轉讓股權屬于私人交易,交易雙方往往簽訂虛假的轉讓合同,以逃避個人所得稅。在這方面,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加強股權轉讓所得個人所得稅征收管理的通知》(國稅函[2009]285號)和《國家稅務總局關于股權轉讓所得個人所得稅計稅基礎核定的通知》轉讓(國稅發[2010]27號),納稅人申報股權轉讓的計稅基礎明顯偏低(如平價、低價轉讓),且無正當理由的,主管稅務機關可以根據個人股東享有的每股凈資產或者與股權比例相對應的凈資產份額核定征收個人所得稅。股權轉讓計稅基礎明顯偏低的判斷方法如下:申報的股權轉讓價格低于相應的凈資產份額
3.申報的股權轉讓價格低于同一股東或同一企業其他股東在相同或類似條件下的股權轉讓價格
4.申報的股權轉讓價格低于同行業企業在相同或者類似條件下的股權轉讓價格
主管稅務機關認定的其他情形有正當理由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股權轉讓價格偏低,按股權交割價格確認:1.被投資企業連續三年(含三年)以上虧損;(二)因國家政策調整,低價轉讓股權;(三)將股權轉讓給配偶、父母、子女、祖父母、祖父母、孫子女、孫子女、兄弟姐妹以及對轉讓人負有直接扶養義務的扶養人、扶養人;主管稅務機關認定的其他合理情形。如果自然人轉讓的股權價格明顯偏低,且無正當理由核定個人所得稅,可以比較上述情況,確定以公允價格轉讓股權是否合理。股權轉讓價格明顯偏低,無正當理由的,可以采用下列核定方法:1.股權轉讓收入按照每股凈資產或者納稅人享有的股權比例所對應的凈資產份額核定。對知識產權、土地使用權、房屋、探礦權、采礦權、股權占總資產50%以上的企業,由中介機構對凈資產進行評估核實。2.股權轉讓收益參照同一股東或同一企業其他股東在相同或類似條件下的股權轉讓價格確定。3、股權轉讓收益參照相同或類似條件下同行業或類似行業企業的股權轉讓價格確定。(四)納稅人對主管稅務機關采取的上述核定方法有異議的,應當提供有關證據。主管稅務機關認定屬實后,可以采用其他合理的核定方式,《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對個人股權轉讓過程中取得的違約金所得征收個人所得稅問題的批復》(國稅函[2006]866號)規定,股權轉讓成功后,轉讓人因受讓人未在規定期限內支付價款而取得的違約金所得,應當按照“財產轉讓所得”項目計算繳納。
可見,個人所得稅也應當按照上述規定計算繳納自然人股東與股東之間的股權轉讓。例如:2010年,張某投資600萬元,王某投資400萬元成立房地產開發公司。2012年,經雙方協商,各自比例調整為50%。按照公平交易價格,張某轉讓10%股權的交易價格為300萬元。忽略股權轉讓過程中繳納的印花稅及其他稅費,計算張某股權轉讓收入應繳納的個人所得稅=(股權轉讓收入-取得股權支付的金額-轉讓過程中支付的相關合理費用)× 20%=(300-1000 × 10%) × 20%=40萬元。但是,如果采取增資的方式,也可以達到調整股權結構、合理避稅的目的首先,股權轉讓不同于增資擴股:,雖然《股權轉讓協議》和《增資協議》的當事人均為公司的原股東和投資人,但《股權轉讓協議》和《增資協議》的當事人在接受協議價款方面存在較大差異。股權轉讓協議中的資金由被轉讓股權的公司股東取得,資金性質屬于股權轉讓對價;增資協議中的資本受讓方是目標公司,而非公司股東,資本性質屬于目標公司資本。二是股權轉讓協議與增資協議當事人的權利義務不同。在股權轉讓協議中,支付溢價的一方不僅繼承原股東在公司的權利,而且承擔原股東自成立之日起至終止之日的全部義務;在增資協議中,支付價款的投資者是否與標的公司原股東相同,其出資前是否承擔標的公司的義務,可以由協議各方約定。支付價款的一方可以選擇在加入目標公司之前承擔目標公司的義務。三是從股權轉讓協議簽訂前后公司注冊資本的變化來看,股權轉讓前后公司注冊資本總額保持不變,仍為原金額。增資協議簽訂后,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加強股權轉讓所得個人所得稅征收管理的通知》(國稅函[2009]285號),目標公司注冊資本總額發生變化,股權轉讓協議簽訂、股權轉讓交易完成后,在企業變更股權登記前,有納稅義務或者代扣代繳義務的轉讓人或者受讓人,應持稅務機關出具的完稅證明、免稅證明或非稅證明,到主管稅務機關辦理納稅(扣)申報,到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辦理股權變更登記。股權交易各方已簽訂股權轉讓協議,但尚未完成股權轉讓交易的,企業向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申請股權變更登記時,應當填寫《個人股東變更報告書》,并向主管稅務機關報告。申報的計稅基礎明顯偏低(如平價、低價轉讓等),且無正當理由的,主管稅務機關可以參照每股凈資產或者個人股東享有的股權比例所對應的凈資產份額核定。上述政策是針對股權轉讓相關個人所得稅的規定。因增資引起的股權結構變化,原自然人股東持股比例下降,但出資比例下降并非因轉增股本所致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產有抵押如何確權
2020-11-25發生勞動糾紛怎么辦
2021-02-10現役軍人離婚可以不用部隊開證明嗎
2021-02-11增資后注冊資本怎么算
2021-03-02個人著作權中的財產權利保護期限
2021-03-21保證人死亡后保證合同的效力是否終止
2021-01-14違約方以公文形式解除合同有效嗎
2020-12-07法律規定擔保合同簽訂流程是什么樣的
2020-12-17沒有要約的合同是否要執行
2021-01-19重大誤解訂立的保險合同是否能變更
2021-02-26保險拒賠引真空地帶爭議
2020-11-20朋友借車惹糾紛保險費、修車費誰來負擔
2021-03-03車禍后保險公司拒賠的原因是什么
2021-01-02保險法律關系的客體包括哪幾類
2020-11-23財產保險合同中的第一受益人寫誰更好
2021-01-07沒有上崗證保險公司理賠嗎
2021-02-02誠信原則的運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2021-02-21保險公司不按時理賠怎么投訴
2020-12-10保險理賠有時間限制嗎
2020-11-23土地承包的經營權轉包協議條款不合法影響轉包效力嗎
20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