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產和解制度的基本功能是利用國家權力解決債權與不能清償?shù)膫鶆罩g的關系,使債權人在不能充分滿足其債權利益時得到公平分配,從而維護社會交易的正常秩序。破產和解是債務人與債權人在相互理解的基礎上,通過自愿協(xié)商解決債權債務的一種方式。這兩種程序都是由債務危機引發(fā)的,但解決債務危機的辦法卻明顯不同。破產強制清算是一種以完全犧牲債務人為代價的被動方式。從債權人權益分配的角度看似乎是公平的,但債務人卻遭受著財產分配的不公平。和解是償還債務的積極方式。它通過減少債務數(shù)額、延長債務履行時間,減輕債務積累的負擔和壓力,為債務人重建提供機會和條件。在這種狀態(tài)下,通過恢復債務人的生產經營能力,可以提高債權的效率。從根本上講,債權的實現(xiàn)取決于債務人的償債能力。追償債務人的目的仍然是為了償還債務,追償與償還的目標是一致的
在現(xiàn)代社會,企業(yè)作為社會經濟的基本單位,承擔著多重社會職能。財富的增長、利益的實現(xiàn)、資源的配置、交易的繁榮都與企業(yè)有關。在企業(yè)破產過程中,即使債務人被剝奪了全部財產,也不能滿足債權的利益。不完全的債務償還必然導致債權的停滯,使債權人陷入無望償還的財務困境,造成連鎖破產的后果。而且,企業(yè)之間的關系越密切,破產案件對社會的不利影響范圍就越廣。為了擺脫這一困境,有必要尋找一種調和矛盾、平衡債權人和債務人利益的方法來解決債務危機。和解制度作為一種適度的債務償還方式,通過債權的折衷提供了一種程序機制,為債務人的追償創(chuàng)造了機會和條件??梢宰畲笙薅鹊乩脗鶆杖擞邢薜呢敭a清償債務,減少社會資源的損失和浪費傳統(tǒng)的破產制度是以債權人為中心的強制償債制度,片面強調債權人的利益,排斥或忽視債務人的利益。把破產當事人置于沖突的前提下,強制解決債務危機,不僅加深了債權人與債務人之間的利益沖突,而且損害了債權人自身的利益,增加了強制還債對社會經濟生活的負面影響,在破產清算前,由于制度的制約,債務人不能控制其財產,債權人無權對破產財產進行操作。在長期的破產過程中,財產的停滯必然導致其價值的降低,企業(yè)聲譽、商標、技術等無形資產的損害,債權人也會因破產財產的貶值而蒙受利益的損失,在破產清算過程中,強制出售破產財產大大降低了其實際價值,加劇了社會資產的損失和浪費。第三,破產清算成本進一步增加了償債成本,使不足以清償債務的破產財產因預繳各項費用而減少,債權的實際收益減少。最后,強制還債制度客觀上把陷入困境的債務人推向了“死亡”的終點,滋生了債務人的負面不滿、商業(yè)秘密、有利可圖的社會網(wǎng)絡、潛在的交易回報等利益因素。由此可見,忽視債務人的資產利益并不能有效地保護債權利益。有必要從制度的角度引導債權人幫助債務人走出困境,為債務人以折衷的方式維持或提高資產價值提供新的機會和條件。和解制度作為破產清算的一種積極救濟手段,必然具有這種功能和作用。當然,能否達成和解協(xié)議,取決于債權人在還款期限、債務數(shù)額、還款方式等方面作出讓步的程度。我們不能要求債權人為了債務人的利益作出讓步。和解制度只能為破產當事人在強制清算與特許權清算的利益平衡中提供一個選擇的機會和條件。這種方式存在著程序成本高、時間和精力消耗大、破產財產貶值幅度大、失業(yè)救濟的社會負擔加重等缺陷。尤其是破產財產的低成本分配,降低了債權收益,不符合債權人的真實意愿。如何最大限度地維護債務人的財產價值,挖掘其償債能力,即最大限度地滿足債權利益,是和解制度的重要任務。如果和解制度不能給債權人帶來比破產清算更大的滿足,債權人更傾向于破產清算。應當指出,和解不是一種安全的解決辦法。債務的遲延、市場的變化、和解協(xié)議的生效、破產程序的終結以及債務人重新控制其財產后的經營狀況,都可能形成一種新的風險和損失從經濟學的角度看,財產的經營價值高于閑置價值,閑置價值高于清算價值。破產財產的清算必須有價值損失。這是因為:非流通財產的實現(xiàn)只能通過部分價值轉移(低于實際價值)來實現(xiàn);另外,清算費用(物業(yè)維修費、管理費、清算手續(xù)費)不能補償,只能從價格變動中扣除。閑置財產價值低于經營性財產價值的原因是:1、財產維護和啟動維護費用增加;3、有形磨損(機械設備腐蝕)和無形磨損(設備或產品陳舊)造成的折舊;4.因營業(yè)中斷而無法反映無形利益(如聲譽、商標、技術、貨源、客戶關系等)
可見債務人財產的閑置或清算必然導致價值的損失和資源的浪費,財產的繼續(xù)經營可以使債權的利益得到更大的滿足。這是債權人選擇和解的真正動機和依據(jù)。我們還應當看到,債務人不能清償?shù)狡趥鶆盏母驹?,不是資產價值的貶值,而是經營狀況的惡化,使其負債額超過資產額,無法清償。既有債務人的主觀因素,也有市場風險等債務人無法預見的原因。因此,我們不能將和解制度的功能理解為對債務人的寬容和理解。救助債務人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滿足債權,減少債務積累給社會帶來的不良后果。如果更多的債權人為債務人避免破產清算而陷入困境,和解制度將失去其存在價值以上是小編為您整理的相關知識。相信通過以上的知識你已經有了一個大致的了解。如果您仍然遇到任何更復雜的法律問題,歡迎您登錄律霸進行在線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一般房屋買賣糾紛法院怎么判
2020-12-12員工申請勞動仲裁技巧
2021-01-18口罩工廠需要什么條件
2021-03-19精神暴力犯罪嗎
2021-01-16以前的贍養(yǎng)費能主張嗎
2021-03-21法院可以調取微信聊天記錄嗎
2021-01-24公司法定代表人有哪些職務
2021-02-18勞動合同怎么變更
2021-01-04間隔多久才算勞動關系中斷
2020-11-14勞動仲裁需要什么材料
2021-03-02勞動爭議案件在什么情況下可以到法院起訴?需要準備什么材料?
2021-02-18被裁員公司不給經濟賠償怎么辦
2021-03-18保單受益人變更有講究
2021-03-17外資保險公司可以與關聯(lián)企業(yè)進行交易嗎
2021-03-17雇人干活受傷用理賠嗎
2020-11-08再保險公司可以經營的業(yè)務有哪些
2021-02-23意外險拒賠后如何申訴
2021-02-18環(huán)境責任保險制度研究
2020-12-02各受益人受益權的關聯(lián)性分析
2021-01-10林地的承包期是多長時間?
20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