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制度一般適用于下列情形:
1.控股股東與公司財產相混淆,即:,控股股東的財產與公司財產的界限不明確
2.控股股東的人格與公司的人格混淆,即,不清楚是以控股股東的名義還是以公司的名義與他人進行交易
3.控股股東與公司管理層混淆,即控股股東與被控制公司的管理人員幾乎相同,主要適用于控股股東為母公司、被控股公司為子公司的情形,通俗地說,就是控股股東與被控股公司的財產、人員、管理人員沒有明顯分離,在上述情況下,如果公司控股股東想逃避公司債務,嚴重損害公司債權人的利益,然后債權人可以到法院請求法官要求躲在公司面紗后面的控股股東站出來承擔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屋贈與,后悔了還能要回來嗎
2021-01-24關于企業改制的司法解釋
2020-12-09如何區別走私普通貨物罪與逃稅罪
2020-12-25留置他人動產有效嗎
2020-11-18遭遇套路貸到哪里報警
2021-03-04監護人無法履行職責由誰來照顧
2020-12-01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案件如何確定管轄
2021-03-22房貸新政下毀約能否要回購房定金
2020-12-17簽了競業限制離職后會補償嗎
2020-11-26父親自己寫的子女分割財產有效嗎
2020-12-23交通事故一方賠償不了怎么辦
2021-03-18如何委托律師購房
2021-02-05勞動部門收到集體合同多久未提出異議會生效
2020-11-20競業限制不平等是否有效
2020-12-11雇傭關系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2020-12-25用人單位調動工作地點,勞動者有權拒絕嗎
2021-02-26公司處分不接受可以仲裁嗎
2020-11-11保險合同變更的內容
2021-01-16水路運輸貨物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0-11-20重復保險三大賠償計算方式
20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