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處理勞動爭議
勞動爭議可以通過協商、申請調解、勞動爭議仲裁、訴訟等方式解決,也可以通過以下措施加強管理:
<1.加強宣傳教育,增強企業經營者和職工的守法意識
加強全社會的就業觀念教育,鼓勵職工摒棄只有正規就業或“鐵飯碗”才算就業的傳統觀念,樹立兼職、臨時、非全日制、非全日制、非全日制、非全日制、非全日制、非全日制、非全日制、非全日制、非全日制、非全日制、非全日制、非全日制、非全日制、非全日,季節性等靈活的勞動形式也都是就業,樹立職業平等和勞動光榮的觀念,使員工的個人觀念和意識與時代進步相適應。要充分利用各種輿論工具和宣傳載體,廣泛開展勞動法宣傳教育活動,促進用人單位和勞動者依法履行權利義務,促進用人單位自覺規范用人行為。通過法律意識的增強,雙方可以自覺地以工作時間簽訂勞動合同,約定雙方的權利和義務,明確工資的數額或計算方法,避免勞動爭議的發生。同時,通過正反兩方面的宣傳教育,使職工認識到堵路等極端手段的違法性和社會危害性,并消除一些工人的誤解,即“與其集體向法院上訴,讓車停在路上要錢,不如自己打官司,跑斷腿”。充分發揮新聞輿論、人大、政協的監督作用,對違反勞動法的典型案件進行曝光批評,嚴重不規范用工,侵害勞動者合法權益
<2.推進門戶建設,完善協調機制充分發揮人民調解的主渠道作用,方便快捷解決沖突和爭端。對符合條件但尚未成立調解委員會的非公有制企業,要采取有效措施,在各鎮有關部門的協助下,督促這些企業盡快成立調解委員會。對于沒有法人資格的小企業,可以成立調解小組和調解員。有條件的地方調解委員會也可以派出專業調解委員會干部到企業進行人民調解。要以協調鄉鎮企業勞動關系為支點,充分發揮“近”(貼近企業)、“清”(了解企業情況)、“快”(就地解決問題)的特點,針對部分中小企業拖欠職工工資的情況,建立欠薪制度,特別是在勞動密集型企業拖欠工資問題比較突出的地方,要建立拖欠職工工資保障制度。有關部門制定實施辦法,要求企業每月按職工工資總額的一定比例向當地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就業服務管理機構繳納拖欠工資保障基金,并將支付比例標準與企業支付職工工資的相關指標掛鉤。參保企業職工存在拖欠工資問題的,可以用企業繳納的拖欠工資保障基金向職工支付拖欠工資,不足部分可以通過變現企業資產籌集,要把非公有制企業作為加強勞動合同管理的重點,要求非公有制企業將合同文本送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核查,及時檢查和糾正勞動合同中存在的問題,指導企業按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簽訂勞動合同加強對企業的勞動保障監督對勞動爭議較多的非公有制企業,勞動和社會保障監督部門要建立檔案,重點監控,定期或不定期檢查本企業勞動法律、法規和政策的執行情況,特別是勞動合同的簽訂、工資標準和工資支付、參加社會保險、工時制度等情況,督促企業糾正違法行為,給予必要的處罰,加強民主協商,充分發揮三方機制的作用,加強民主協商,充分發揮三方機制在協調處理勞動關系中的作用。政府勞動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工會組織、用人單位就勞動關系的重大問題定期進行溝通協商,共同促進勞動關系的長期和諧穩定,這不僅有助于通過勞動關系雙方代表組織的積極介入,合理解決行業或社會區域的一些大型糾紛,也有助于用人單位在其代表組織的影響和制約下,行為自律,更加理性。當前,要加快三方機制建設,逐步向市縣延伸,完善制度,規范運作,形成多層次、多形式的組織體系和工作格局
在勞動爭議案件中,大多數勞動者處于弱勢地位。當一些糾紛發生時,勞動者的經濟非常困難,個人的溫飽甚至難以保障。如果處理不及時,矛盾可能激化,影響社會穩定。因此,法律援助中心應加強對弱勢群體的法律援助工作,法院應分層次開展司法援助活動。對無力繳納訴訟費并申請緩、免訴訟費的勞動者,經審查符合條件的,應當依法及時辦理緩、減、免訴訟費,以確保那些正當無錢的人能夠負擔得起訴訟。要堅持公正裁判,增強效率意識,充分運用訴前保全、訴訟保全、先予執行等法律手段,及時解決職工生活困難和后顧之憂,確保勞動爭議案件快速立案、審理和解決。對集體勞動爭議案件,法院應當事先參加有關部門組織的協調工作,受理后盡快作出判決,受理后及時移送執行,建立有效的勞動爭議處理機制,是我國勞動爭議仲裁制度的一項緊迫任務。(1)加強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的實體建設,提高勞動爭議仲裁的效率和質量(2)擴大勞動仲裁機構的受理范圍。將所有勞動爭議納入勞動爭議仲裁范圍,形成全面受理勞動爭議的格局(3)完善勞動仲裁監督程序。明確上級仲裁委員會有權監督下級仲裁委員會的工作,市級以上仲裁委員會行使仲裁監督職能時有權責令改正、直接處理和建議處理。充分發揮仲裁機構的監督作用,嚴格辦案,加大勞動爭議處理的法律宣傳力度,提高勞動爭議處理的透明度,拓寬仲裁監督渠道,勞動法的修改首先要與國際條約和慣例接軌,我國已經批準或者應當批準的國際公約的重要內容要體現在勞動法中,修改的核心內容是對勞動權利的保護,主要包括對不當解雇和就業歧視的司法救濟,以增強勞動法的強制性和適用性。同時,盡快形成勞動法律體系,從立法層面解決事實勞動關系、多重勞動關系等新問題,使勞動關系協調和勞動爭議能夠最大限度地依法處理,擔心自己的權益受到損害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非法行醫的處罰是怎樣的
2020-12-24首起重大醫療糾紛依“法”辦結
2021-03-19如何確定負有刑事賠償義務的機關
2021-01-18哺乳期員工不服從調崗可以開除嗎
2020-11-12訴訟時效過了就可以不還錢嗎
2021-02-15監護人有權查看被監護人隱私嗎
2020-12-02什么是婚姻自由權,哪些行為屬于破壞婚姻自由
2020-11-15主合同無效定金返還嗎
2021-02-02政府的集資房能否買賣呢
2020-12-13取得房產證后購房合同還有效力嗎
2020-12-09用人單位違法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應當怎么處理?
2021-02-12經營性停產勞動關系是否延續
2020-11-22經濟性裁員 如何才算合法
2021-03-21醫療意外保險具體是什么
2021-03-22老年人投保如何理賠,壽險公司拒賠的情形有幾種
2021-03-16一般附加險別包括的內容有哪些
2021-03-11保險合同到期按什么條款退款
2021-02-10法院受理人身保險糾紛的訴訟費由誰負擔
2021-01-05代簽名人身保險合同法律效力問題研究
2021-01-24報保險需要原件嗎
2021-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