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者在表演活動中,依法享有收受權。接受權與著作權屬于知識產權保護的范疇,二者密切相關。那么相鄰權受著作權保護嗎?這兩者有什么區別?根據相關資料,《法學學士》編輯整理出以下文字。我們一起來看看
什么是鄰接權術語“鄰接權”是從英文版的“鄰接權”翻譯過來的,也叫作品傳播者的權利,是指與著作權相鄰的權利,指作品的傳播者在傳播作品的過程中,因其創造性勞動和投入而享有的權利。相鄰權是作品傳播中產生的權利。作品創作出來后,需要在公眾中傳播。傳播者在傳播作品時具有創造性,這類作品也應受到法律的保護。傳播者傳播作品的權利稱為著作權相鄰權。鄰接權與著作權密切相關,獨立于著作權在我國,鄰接權主要是指出版者、表演者、音像制品制作者、錄音制品制作者等的權利,電視臺、廣播電臺是受著作權保護的相鄰權,著作權保護的主體是智力作品的創作者,相鄰權保護的主體是幫助作者通過表演、錄音、廣播等方式傳播作品的輔助人員。后者在向公眾傳播創作者的作品時,會增加自己的創作勞動或付出大量的投入,使原創作品以新的方式展現出來,具有新的創造性,因此得到法律保護是合理的。19世紀末20世紀初,隨著音視頻記錄和無線電通信技術的發展,相鄰權應運而生。由于唱片和電影的大量復制和廣泛發行,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演員的現場表演,嚴重損害了藝術表演者的利益,從而產生了維權的法律要求第三,著作權主體是智力作品的創造者,包括自然人和法人;相鄰權的主體是出版者、表演者、音像制作者、廣播電視組織,除表演者外幾乎都是法人保護對象不同。對象是文學、藝術和科學作品;相鄰權保護的對象是傳播者加工的作品。前者體現了作者的創作,后者主要體現了傳播者的創作內容不同。著作權主要是指作者發表、署名、復制和發行作品的權利;相鄰權的內容主要包括出版者對其出版的書刊的權利、表演者對其演出的權利、音像制作者對其音像制品的權利、廣播電視機構對其廣播電視節目的權利等,保護的前提是不同的。只要符合法定條件,作品一經制作就可以受到著作權的保護;相鄰權的取得必須以著作權人的授權和作品的再利用為基礎,綜上所述,雖然受著作權和著作權的概念相近,但說相鄰權受著作權保護是錯誤的,因為它們是兩種類型的知識產權保護。二者在主體、內容、保護對象等方面存在諸多差異。欲了解更多信息,請咨詢邵陽律師著作權與著作權相鄰權有何區別
網絡相鄰權侵權的相關內容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法律援助案件范圍都是包括哪些
2021-01-08有限公司章程范本(二)
2020-11-24取得實施強制許可單位可以允許他人實施嗎
2020-12-21再婚老人遺產糾紛相關內容
2020-11-20上市銀行呆賬準備金計提方法差異原因有哪些
2021-01-01公司不按制度處罰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0-11-26勞務派遣合同終止情形
2020-12-07辭退職工的要求是什么
2021-01-24被判刑軍人的工齡如何計算
2020-12-26現金價值的計算的問題有哪些
2020-12-17定期壽險與終身壽險有哪些區別
2021-01-29什么是產品責任險
2021-01-03影響出口產品責任險費率的因素有哪些
2020-11-26倉儲物保險的代位求償權
2021-02-12我國保險市場上的經營主體有哪些?
2020-12-19汽車自燃房子火災怎么賠償
2021-01-23交通理賠律師要多少錢
2021-03-07單位沒按勞動法買保險如何維權
2020-11-08土地出讓金是收益金嗎
2021-02-13土地轉包合同協議
202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