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歷史遺留問題引起的勞動爭議案件。主要表現為因政治運動、計劃生育等被用人單位除名、終止勞動關系的。這類案件的歷史背景復雜,年代久遠,政策性強,證據收集困難,處理難度較大,當事人工作難做,上訪人員較多。
2、因社會轉型、企業改制等引起的用人單位開除、除名、辭退或勞動者辭職、自動離職而產生的勞動糾紛。90年代以來,我國逐步推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使我國計劃經濟條件下創建的一大批中小國有企業效益越來越差,并逐漸倒閉,期間企業不得不大量減員,將一批批職工予以辭退、開除,后企業在改制過程中這批職工為經濟利益從而引發勞動爭議。這類案件涉及面廣,人員多,容易引發集體上訪。
3、《勞動法》出臺后,勞動者對執行工資、保險、福利、培訓、勞動保護等規定而產生的勞動糾紛。隨著法制建設的日益健全和普法教育的廣泛開展,國家對勞動者權益保護力度的不斷加大,對《勞動法》的執行和監督的力度也隨之加大,勞動者對自身權益保護的意識也不斷增強,這類案件現在正在逐年增多,特別是經濟較發達地區,并逐步向經濟欠發達地區漫延。
4、《勞動合同法》出臺后因勞動合同的簽訂、履行、變更而產生的勞動糾紛。自《勞動合同法》實施以來,勞動者為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和自身的隨意性,不斷尋找福利待遇更好的用人單位;或在用人單位不順意就隨意更換用人單位,而不顧原勞動合同的權力義務的約束。另外勞動者為尋求自身勞務關系的穩定性,與用人單位在訂立勞動合同期限長短時發生爭議。這類案件涉及面廣,人員多,甚至影響到用人單位經濟利益、商業秘密等,社會影響較大。如前段時間發生的飛行員跳槽案。
5、因工傷引發的勞動爭議案。這類案件不是很多,主要是在適用法律上、實體處理上爭議較大,理解不一致。
6、其他勞動爭議案件,如用人單位對勞動者的身份區別對待,在人事、勞動部門登記時有的登記為公務員、事業編制人員、非事業編制人員、正式職工、臨時用工等,引發勞動者爭議;再如勞務派遣合同關系中引發的勞動爭議。這類案件社會關系較為復雜,在處理上難度大,處理不當難以讓當事人服判息訴。
二、近幾年人民法院審理勞動爭議案件的特點
從近三年我院所審結的各類勞動爭議案件來看,這類案件有以下特點:
1、案件數量逐年增多。從2006年的2件到2008年的20件,數量大幅度增加。隨著對《勞動法》、《勞動合同法》執法和監督管理力度的不斷加大,這類案件的數量還會不斷上升。
2、少數當事人難纏。勞動爭議案件大多數當事人在明法析理的基礎上都能服判息訴,但少數當事人固執已見,不到黃河心不死,一審、二審、再審,再不行就上訪,特別是因歷史原因引發的勞動爭議案件,當事人多是老上訪戶,不管法院如果公正處理,不達其目的,就是不服判。
3、判決的少,調解撤訴的案件多。多數案件當事人在明法析理基礎上都能息訴,雙方當事人能達成調解協議,最終調解撤訴。如今年我院受理的20件案件中,已調解撤訴的就有17件,判決結案僅1件。
4、所受理的案件類型較多。過去所受理的勞動爭議案件多是因用人單位除名、辭退而發生的案件。現在有《勞動合同法》實施后就勞動合同的發生的勞動爭議案件,有因執行工資、保險、福利、培訓、勞動保護、提前退休等規定發生的勞動爭議,有勞務派遣、競業禁止發生的勞動爭議。特別值得關注的是因政治運動、計劃生育等歷史原因引起的勞動爭議案件,這些勞動者現在正在大范圍串連,隨時上訪。
5、勞動爭議案件在處理時,社會關系復雜,行政干預較多,給人民法院公正司法帶來一定難度。
三、勞動爭議案件多的原因
1、勞動行政部門執法不嚴。由于執法不嚴,對于《勞動法》中的許多義務性規定因此形同虛設,義務得不到履行,自然使權利無法得到實現。有的案例中,一些規模大的企業,勞動者雖工作10年以上,可用人單位就是不與勞動者簽無固定期限合同,直接將勞動者辭退,這樣的情況在現實中還有很多。如電信、郵政部門沒有講清緣由將許多職工解除合同,移交勞務派遣單位。
2、用人單位缺乏監督。勞動行政部門對用人單位的監督管理不力,造成用人單位與勞動者間建立的勞動關系在現實中能夠完全依照勞動法規定的要求執行的還相當有限,只是當勞動者將用人單位告上法庭的才能夠主張并最終可能獲得應有勞動者權利,而絕大多數勞動者由于目前就業壓力巨大,只要能夠有工作,發工資養活自己便已心滿意足,那里敢主張“權利”,而用人單位也是基于絕大多數勞動者這種心理,而不斷壓低勞動者待遇,剝奪勞動者各項權利。
因此,勞動行政部門應加強對用人單位的監督工作,完善各項保護勞動者合法權利的制度措施和相應的懲戒辦法,使《勞動法》、《勞動合同法》中規定的各項勞動者權利能夠得以實現,才能有效減少勞動爭議糾紛。
3、信訪制度缺失。由于我國信訪制度缺失,對那些纏訪、濫訪人員無相關制度約束,以致出現上訪為大。導致部分勞動者無理取鬧,動不動就去省進京上訪,于是上級部門為息事寧人,要求基層起動司法救濟程序,以求穩住當事人不上訪,人為出現新的勞動爭議案件。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私營企業要求的最低人數是多少
2021-01-04不滿拆遷賠償戶主用燃燒瓶抵抗暴力拆遷
2021-03-24繼承開始前繼承人死亡怎么辦
2020-11-11建筑物區分所有權人的所有權是怎么樣的
2021-01-30在發展商處購房時要注意哪些事項
2021-02-12賣家是否要按約付中介費
2021-02-21中介有哪些價格欺詐的情形
2020-12-11如何認識口頭變更勞動合同的法律效力
2021-01-26臨時工簽勞動合同后違約該怎么處理
2021-03-10工資停發多久算是勞動關系終止
2020-12-27人壽保險理賠指南的各種規定
2020-12-01保險代理合同保存期限是多久
2021-02-16顯示公平的理賠協議應當撤銷
2020-12-08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
2021-01-27拆遷是否對動產進行賠償
2021-03-06城中村改造的拆遷補償標準是多少
2021-01-11二手房拆遷費怎么補
2020-11-28郫縣農村拆遷補償是怎樣的
2020-11-17征地青苗補償所需的材料有哪些
2021-02-02征地拆遷給的補償過低應該怎么辦,如何能夠獲得合理補償
2020-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