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勞動爭議仲裁受理范圍是怎樣的
(一)因確認勞動關系發生的爭議;
(二)因訂立、履行、變更、解除和終止勞動合同發生的爭議;
(三)因除名、辭退和辭職、離職發生的爭議;
(四)因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福利、培訓以及勞動保護發生的爭議;
(五)因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等發生的爭議;
(六)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勞動爭議。
二、勞動爭議處理程序
(一)發生勞動爭議,當事人每以和企業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或高層人民調解組織或具有勞動爭議調解職能的組織申請調解,自勞動爭議調解組織發生調解申請之日起十五日內未達成調解協議的,當事人可以依法申請仲裁;
(二)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
(三)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受理仲裁申請后,應當在五日內將仲裁申請書副本送達被申請人,被申請人持到仲裁申請書副本后,應當在十日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交答辯書。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持到答辯書后,應當在五日內將答辯書副本送達申請人。被申請人未提交答辯書的,不影響仲裁程序的進行。
(四)仲裁庭應當在開庭五日前,將開庭日期、地點書面通知雙方當事人。當事人有正當理由的,可以在開庭三日前請求延期開庭。是否延期,由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決定;
(五)申請人收到書面通知,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經仲裁庭同意中途退庭的,可以視為撤回仲裁申請。被申請人收到書面通知,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或未經仲裁庭同意中途退庭的,可以缺席裁決;
(六)仲裁庭裁決勞動爭議案件,應當同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受理仲裁申請之日起四十五日內結案。管情復雜需要延期的,經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主任批準,可以延期并書面通知當事人,但是延長期限不得超過十五日。途期未作出仲裁決的,當事人可以就談勞動爭取事項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七)當事人對勞動爭議案件的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自行仲裁裁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的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期滿不起訴的,裁決書發生法律效力。
(八)當事人對發生法律效力的調解書、裁決書、應當依照規定的期限履行。一方當事人逾期不履行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訴訟法的有規定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受理申請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執行。
在上述六種情況下發生的爭議,一般就會認定為勞動爭議,此時就需要按照相關法律對勞動爭議的規定進行處理。如果你在這個過程中,不知道該如何維護自己的合法利益才好的話,建議你委托專業律師來幫助你。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現在離婚財產怎么分配
2021-01-10海事海商案件適用簡易程序嗎
2021-03-01留置權適用占有改定嗎
2021-01-26房產抵押法律風險分析
2020-12-28撫恤金遺囑怎樣寫才有效
2020-12-08單位過錯造成員工自殺如何賠償
2021-01-16店面押金不退,報警能立案嗎
2020-11-25老人超市摔倒應該誰負責
2021-03-24員工對集資房享有什么權利
2021-02-21用人單位在什么情況下可以單方面解除勞動合同?
2020-12-31實習期有沒有最低工資標準
2020-12-04車輛轉借他人 保險不牢靠
2020-11-12本案保險公司應承擔賠償責任
2021-03-06如何理解網絡保險
2020-11-28意外撞傷自家人,能要保險公司賠償嗎
2021-01-14交通事故保險公司理賠時間有限制嗎
2021-02-19年金
2021-02-06土地轉讓需要經過哪些步驟
2021-03-20政府不履行安置補償協議,怎么維權
2020-12-15舊房拆遷與危房拆遷有什么區別
2021-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