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主體之間的不平等:企業、單位和工人之間存在不同的程序性權利不平等因素
2.建立關系的合同形式不同:人事糾紛和員工是雇傭合同關系,解決“事業單位及其工作人員因辭職、辭退和履行勞動合同而發生的糾紛”;勞動爭議是解決“因企業原因解雇、退市、辭退員工、員工辭職、自動辭職”的勞動合同關系;由于執行國家有關工資、保險、福利、培訓和勞動保護的規定;因履行勞動合同發生的爭議以及法律、法規規定應當依照本條例處理的其他勞動爭議。”
值得注意的是,無論是何種合同,合同履行引起的爭議范圍所包含的爭議范圍都非常廣泛。所以,,一些法官認為,“人事糾紛的范圍太大,無法用履行勞動合同引起的糾紛來界定”
3.國家實現管理職能的主體和管理關系是不同的:人事關系是一種行政法律關系國家人事行政機關與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和工作人員有直接利益關系。勞動關系是國家勞動行政機關監督各類企業執行國家勞動法律法規,保護勞動者合法權益的一種非直接利益監督關系。國家勞動行政機關與各類企業和工人之間沒有直接的行政和法律關系
4.由于中國多年的體制,干部是人事部門指派和管理的人員;勞動部職能范圍內單位的所有員工都是工人
5.在中國實行勞動制度改革并逐步過渡到全員勞動合同制近20年的現代企業組織中,沒有具有干部身份的人員,企業與員工之間存在完整的勞動合同關系,即勞動用工關系
勞動爭議只能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起上訴。事業單位的人事情況比企業復雜得多,包括國家機關干部(有人員配備的人員)和用工系統干部(有些稱為合同制干部)。社會保障機構認為,這些干部應該像工人一樣參加養老保險。從本質上講,他們是工人,類似于國企改革前以工代賑的情況。但是,用工制干部仍然是(人事部)指定的人員,有事業單位職工,社會職工,固定職工,臨時工等類別。這些人員與公共機構之間的關系是通過不同的合同關系聯系在一起的,他們的工資和分配制度也不同,這也產生了不同的雇傭法律關系,配備人員的人員可以向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上訴(但這不是目前唯一的情況)。其他人員應以勞動合同關系或勞動合同關系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訴
6.勞動爭議的解決是勞動法調整的社會勞動關系。人事爭議解決是人事政策文件調整的社會關系中的人事用工等關系的一部分。事業單位內部行政處罰存在爭議,一般表現為勞動關系,而非企業內部行政關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海事案件的申請費標準
2020-12-04質押登記是否可以過后補充登記
2021-03-10訂金與定金的區別有哪些
2021-02-01非法封路怎么處理
2021-03-23尋釁滋事罪行政處罰會拘留多長時間
2021-02-28買房征信報告有效期多久
2021-01-01小孩商場電梯受傷賠償應該找誰
2021-03-07商場受傷有賠償嗎,商場受傷賠償金額怎樣來定
2021-01-09安置房還沒辦房產可以贈與嗎
2021-02-23婚前房產已贈與并過戶還能反悔嗎
2020-12-26中層管理人員簽訂競業限制有效嗎
2021-02-25兼職是否可以簽訂競業限制協議書
2020-11-15員工受傷申請調崗可以嗎
2020-12-01對保險合同條款有爭議要如何處理
2021-02-28人身保險理賠流程是怎樣的
2021-03-17為什么會出現保險公司的賠款少于車禍事故實
2020-12-17保險公司給予全額賠償后車主還能轉讓殘車嗎
2021-02-09肇事車駕駛員受傷保險理賠嗎
2021-03-25如何購買車險才劃算
2021-03-24保險法釋義 第一百七十四條
2021-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