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的規定,工傷的補償項目和金額只有在勞動能力鑒定水平后才能最終確定。參照以下流程:
1.向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申請工傷認定。公司需要在事故發生后一個月內報告。如果公司不申請,受傷員工或其近親屬應在一年內申請身份證明。提交材料:工傷認定申請表、與用人單位的勞動關系證明材料、醫療診斷證明等
2.如果治療后傷勢相對穩定,且存在影響勞動能力的殘疾,申請勞動能力鑒定,并向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提出申請
3。根據不同的殘疾等級獲得的補償不同。主要補償為:醫療費、一次性傷殘津貼、一次性就業津貼、一次性醫療津貼、停工期間工資和工資保留期、食品津貼、護理費、,etc
程序
1.因工傷致殘的員工,醫療后應攜帶材料到當地社會保障機構申請傷殘等級;
2.周一,考核人攜帶醫療機構出具的工傷、疾病、殘疾診斷證明,如病歷、出院證明、CT片、體檢單、心電圖等相關診斷資料,以及《員工工傷、疾病、殘疾勞動鑒定審批表》,周二、周三、周五
3.評估人員攜帶的資料經專家確認后,評估辦公室支付200元評估費。如果資料不全,我會按照委托的診斷來做,然后識別它
4.評估辦公室應每周四定期召開評估會議,做出評分或結論,并予以公布
5.自收到并登記評估材料之日起15天后,本單位的勞資人員應前來接受考核結果,收到的所有材料均應符合《標準》
的要求,各級勞動鑒定委員會應對因工負傷或殘疾后患職業病的員工的勞動能力喪失程度和護理依賴程度進行分級根據《工傷和職業病致殘鑒定國家標準》(國家標準GB/t16180-1996)(以下簡稱傷殘鑒定標準)。符合一級至四級傷殘評估標準的人士均喪失工作能力;他們大部分在五至六年級喪失工作能力;7至10年級部分喪失行為能力。傷殘津貼的確定和受傷工人的安置主要基于評估的傷殘水平
最新的勞動能力評估標準,即GB/T 16180-2006《勞動能力鑒定——工傷和職業病致殘分類》是根據《工傷保險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375號)制定的標準。本標準代替GB/T 160011080-1996《工傷和職業病致殘鑒定》。本標準引用和協調的國家文件、醫療技術標準和相關殘疾評估標準包括:殘疾人標準、革命殘疾士兵評估標準等
以上是相關答案。如果您在工傷鑒定中被確定為某些殘疾級別,您在康復后仍然可以獲得一些補償。如果您沒有遭受過嚴重傷害,且不構成等級標準,恢復后一般沒有賠償,如果您有其他法律問題,您可以咨詢luba.com的相關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涉嫌假冒注冊商標有什么后果
2021-02-11更換駕照去車管所還是交警支隊
2020-12-14空白背書匯票能出借嗎
2021-02-18自愿中止探望權可以嗎
2021-02-16房產抵押給我之后被別人起訴保全了如何處理
2021-01-26房屋合同簽好可以換嗎
2020-12-29沒鑒勞務合同什么時候可辭工
2020-12-12工會的性質是什么
2021-02-26勞務派遣協議范本
2021-01-16實習期未與公司簽訂勞動合同發生事故屬于工傷嗎
2020-12-10生產線外包
2020-11-11旅游意外險哪些情況不賠償
2020-12-05“大奔”嗆水受損是否屬于保險事故
2020-12-19企業投保企業財產綜合險的賠款計算方式
2021-01-13保險公司對第三者險應如何處理
2021-03-07什么是保險顧問和核心競爭力
2020-12-19保險受益權的產生
2020-12-01保險受益人 Beneficiary
2020-11-13拆遷時土地出讓與劃撥有區別嗎
2021-01-24怎么處理農村宅基地轉讓糾紛
2021-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