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審理勞動人事爭議案件若干問題的處理意見(一)
黑人社發[2011]132號
各市、地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省農墾總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省森工總局人事局、勞動和社會保障局,綏芬河市人事局、勞動和社會保障局,撫遠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為及時公正處理勞動人事爭議案件,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以及《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等法律、法規之規定,結合我省勞動人事爭議實際辦案情況,現就各級勞動人事爭議仲裁機構審理勞動人事爭議案件若干問題提出如下處理意見:
第一條用人單位已辦理社會保險登記,勞動者就未為其本人辦理社會保險登記,要求用人單位補辦的,應予受理。
第二條因用人單位為勞動者辦理社會保險登記后未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勞動者代為繳納后要求用人單位賠償的,應予受理。
第三條因用人單位未為勞動者辦理社會保險登記且社會保險經辦機構不能補辦導致勞動者無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勞動者要求用人單位賠償損失的,應予受理。
第四條用人單位違反法律規定未向勞動者出具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書面證明、扣押檔案給勞動者造成損害,勞動者要求賠償的,應予受理。
第五條與已實行聘用制的事業單位(社團組織)建立聘用關系但未簽訂書面聘用合同的工作人員,主張比照本單位同崗位聘用制工作人員已簽訂的聘用合同相關內容履行并給付待遇的,應予受理。
第六條用人單位與其招用的已經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或依法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人員發生用工爭議的,不予受理。
第七條勞動者以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其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為由,要求用人單位支付二倍工資的,應當自發生下列情形之日起的一年內提出,逾期提出的,仲裁委員會不予受理:
(一)用人單位在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但未滿一年期間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
(二)用人單位與勞動者視為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
對于符合前款規定受理條件的,在案件審理過程中,對于勞動者二倍工資的主張,不再受仲裁時效的限制。
第八條勞動者主張加班費的,應當就加班事實的存在承擔舉證責任。勞動者有證據證明用人單位掌握管理加班事實存在的證據的,由用人單位參照《工資支付暫行規定》關于工資支付記錄保存期限的相關規定,自勞動者申請仲裁之日起向前推算兩年的期間承擔舉證責任,用人單位不提供相關證據的,由用人單位承擔不利后果。
第九條依據《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四十七條第(一)項的規定,因追索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金或賠償金發生爭議的,如仲裁裁決涉及數項,每項確定的數額均不超過當地月最低工資標準十二個月金額的,應當做終局裁決。
依據《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四十七條第(二)項的規定,因執行國家的勞動標準在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等方面發生爭議,且不涉及具體金額的,應當做終局裁決。
第十條勞動合同期滿,因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而續延,因此達到勞動者在同一用人單位連續工作滿10年,勞動者提出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應予支持:
(一)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作業的勞動者未進行離崗前職業健康檢查,或者疑似職業病病人在診斷或者醫學觀察期間的;
(二)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內的;
(三)女職工在孕期、產期、哺乳期的。
第十一條用人單位建立了工會,在單方解除勞動合同時,未按照《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三條規定征求工會意見,勞動者以用人單位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為由,請求用人單位支付賠償金的,應予支持。
第十二條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應按照勞動者每月應得工資計算,包括計時工資或者計件工資以及獎金、津貼和補貼等貨幣性收入。
解除勞動合同前,勞動者工作超過一個月未滿十二個月的,按照實際工作的月數計算平均工資。勞動者工作未滿一個月的,按雙方約定的月工資數額作為經濟補償金的計算基數。無法確定的,比照本單位相同崗位工資水平,但不得低于用人單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資標準。
第十三條本意見自下發之日起執行。本意見執行后,法律法規、司法解釋、規章等有新規定的,按新規定執行。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十五日
關于審理勞動人事爭議案件若干問題的處理意見(二)
黑人社發[2012]65號
各市(地)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省農墾總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省森工總局人事局、勞動和社會保障局,綏芬河市、撫遠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為建立健全我省勞動人事爭議仲裁規則,切實提高勞動人事爭議處理質量效能,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等相關法律、法規規定,結合我省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實際辦案情況,制定本意見。
第一條除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的工作人員外,其他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工傷職工就工傷保險待遇與單位發生爭議的,按照處理勞動爭議的有關規定處理。
第二條勞動者要求對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予以糾正的,不予受理;勞動者以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并給其造成損害為由,要求用人單位承擔賠償責任的,應予受理。
第三條用人單位以勞動者違反勞動合同中約定的保密義務或者競業限制并給用人單位造成損失為由,要求勞動者承擔賠償責任的,應予受理。
第四條外國人、無國籍人或港澳臺地區居民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未依法辦理《外國人就業證》、《臺港澳人員就業證》等手續,與用人單位建立用工關系后發生爭議的,不予受理。
第五條勞動者以其應休而未休年休假,請求用人單位支付年休假工資報酬的,應予受理。
用人單位確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職工年休假或者跨1個年度安排年休假的,應征得職工本人同意。如果勞動者主張不同意次年補休且要求用人單位按日工資300%支付年休假工資的,應予支持。
第六條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在受理工亡待遇爭議時,工亡職工近親屬范圍應按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相關規定予以確定。
如工亡職工近親屬中有既不愿參加仲裁活動,又不表示放棄實體權利的,應追加其為第三人;已明確表示放棄權利的,不再列為當事人。
第七條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簽訂的簡易合同具備勞動合同基本事項并約定雙方當事人之間基本權利義務的,勞動者要求用人單位支付未訂立書面勞動合同期間二倍工資的,不予支持。但用人單位提供的勞動合同文本未載明勞動合同必備條款給勞動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第八條用人單位已與工會簽訂了集體合同,但未與勞動者本人訂立書面勞動合同,勞動者要求用人單位支付未訂立書面勞動合同期間二倍工資的,應予支持。
第九條勞動合同期滿后,用人單位未與勞動者續訂書面勞動合同且繼續用工的,勞動者要求用人單位支付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訂立書面勞動合同期間二倍工資的,應予支持。
勞動合同期滿后,按照《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二條規定勞動合同應當續延的,勞動者要求用人單位支付勞動合同續延期間未訂立書面勞動合同二倍工資的,不予支持。
第十條除《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一條規定的情形外,用人單位在勞動合同期內通過“末位淘汰”或者“競爭上崗”等形式單方解除勞動合同,勞動者以用人單位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為由,要求用人單位繼續履行勞動合同或者支付賠償金的,應予支持。
第十一條符合《勞動合同法》第十四條規定應當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由勞動者提出訂立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在履行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期間,勞動者要求將固定期限勞動合同變更為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不予支持。
第十二條用人單位違法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應依照《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七條及《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五條的規定支付賠償金。勞動者同時以用人單位未提前三十日通知解除勞動合同為由要求額外支付一個月工資的,不予支持。
第十三條凡符合《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四十七條規定和《關于審理勞動人事爭議案件若干問題的處理意見(一)》(黑人社發[2011]132號)第九條規定應當作出終局裁決的勞動人事爭議案件,無論申請人是否提出終局裁決申請,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應當依法作出終局裁決。
第十四條本意見自下發之日起執行。本意見執行后,法律法規、司法解釋、規章等有新規定的,按新規定執行。
二○一二年九月十日
關于審理勞動人事爭議案件若干問題的處理意見(三)
為建立健全我省勞動人事爭議仲裁規則,切實提高勞動人事爭議處理質量效能,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等相關法律、法規規定,結合我省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實際辦案情況,制定本意見。
第一條勞動者依照《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五條規定要求用人單位支付賠償金的,應提供勞動行政部門責令用人單位限期支付勞動報酬、加班費、經濟補償或低于最低工資標準的差額部分的文書及用人單位逾期不支付的證據。
第二條勞動者以用人單位未為其辦理失業保險登記,且社會保險經辦機構不能補辦導致其無法享受失業保險待遇為由,要求用人單位依照《社會保險法》第四十六條和《黑龍江省失業保險條例》規定賠償損失的,應區分下列情況予以處理:
(一)勞動者要求用人單位以其應當享受的失業保險金為標準給予一次性賠償的,應予支持。
(二)勞動者要求用人單位賠償其應當享受的除失業保險金外的其他失業保險待遇的,應以其實際遭受的損失為依據確定賠償數額。
第三條用人單位以工傷職工存在《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九條規定情形為由解除勞動合同,工傷職工要求用人單位依照《社會保險法》第三十九條第三項和《工傷保險條例》及《黑龍江省貫徹<工傷保險條例>若干規定》給付應由用人單位支付的工傷保險待遇的,應予支持。
第四條仲裁委員會受理仲裁申請時,對申請人提交的書面仲裁申請和其他相關材料應圍繞《勞動人事爭議仲裁辦案規則》第三十條規定的爭議范圍、仲裁請求和事實理由、時效及管轄四項內容進行審查。
仲裁申請書載明的事項應符合《勞動人事爭議仲裁辦案規則》第二十九條第二款的規定。其中仲裁請求應當明確,涉及給付標的的,應當注明金額,并在事實和理由部分列明計算方法。
第五條下列人員可以被委托為仲裁代理人:
(一)律師、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
(二)當事人的近親屬或者工作人員;
(三)當事人所在社區、單位以及有關社會團體推薦的公民。
上述人員參加仲裁活動時,除必須提交由委托人簽名或者蓋章的授權委托書外,還應提交下列證明材料:
(一)律師或者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為代理人的,應提交律師事務所(公)函或者基層法律服務所(公)函,同時出示有效的律師執業證書或法律服務工作者執業證,并提交復印件;
(二)當事人的近親屬或者工作人員為代理人的,應提交有關單位出具的身份證明;
(三)當事人所在社區、單位以及有關社會團體推薦的公民為代理人的,應提交所在社區、單位以及有關社會團體出具的證明。
第六條仲裁委員會受理案件后,發現仲裁請求已經超過申請仲裁的法定時效期間的,應當按照下列情形予以處理:
(一)全部仲裁請求均超過仲裁時效的,仲裁委員會應當撤銷案件,并自決定撤銷案件后五日內,向申請人出具不予受理通知書。
(二)部分請求超過仲裁時效的,仲裁委員會應當裁決駁回該部分仲裁請求。
第七條對于采取其他送達方式無法向受送達人送達仲裁文書的,適用公告送達。
仲裁委員會采取公告送達,應當在當地報紙上刊登公告。同時,還可以在仲裁委員會公告欄、受送達人原住所地張貼公告,或者通過其他新聞媒介進行公告。
自發出公告之日起,經過六十日,即視為送達。
公告送達,應當在仲裁案卷中記明原因和經過。
第八條關于《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四十七條第(一)項涉及的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和賠償金的具體內容明確如下:
(一)“勞動報酬”,包括計時工資、計件工資、獎金、津貼、補貼、加班費、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和以其他形式支付的勞動報酬。
(二)“工傷醫療費”,包括掛號費、檢查費、治療費、藥費、住院費、職工住院治療工傷的伙食補助費以及工傷職工到統籌地區以外就醫所需的交通和食宿費用。
(三)“經濟補償”,包括競業限制經濟補償、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補償、終止勞動合同經濟補償、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勞動報酬的額外經濟補償、拒不支付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加班費的額外經濟補償、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支付勞動報酬的額外經濟補償和解除勞動合同未依法支付勞動者經濟補償的額外經濟補償。
(四)“賠償金”包括以下情形:
1、符合《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三條規定,用人單位以勞動者試用期滿月工資為標準,按已經履行的超過法定試用期的期間向勞動者支付的賠償金。
2、符合《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五條規定,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加付的賠償金。
3、符合《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七條規定,用人單位應當依照《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的賠償金。
4、符合相關法律、法規規定,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的其他賠償金。
第九條關于《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四十七條第(二)項涉及的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爭議明確如下:
(一)工作時間爭議,指因執行國家的勞動標準在標準工時制、不定時工作制和綜合計算工時工作制以及非全日制用工工時制標準等工作時間方面發生的爭議。
(二)休息休假爭議,指因執行國家的勞動標準在工作間隙休息、日休息、公休日休息、節日休息,以及病假、產假、哺乳假、計劃生育假、帶薪年休假、探親假、婚喪假及實行綜合計算工時工作制的集中休息時間等休息休假方面發生的爭議。
(三)社會保險爭議,指因執行國家的勞動標準在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工傷醫療費以外的工傷保險待遇)、失業保險和生育保險等社會保險方面發生的爭議。
勞動者因要求按國家的勞動標準執行工作時間、休息休假和社會保險而引發的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賠償金爭議,按照《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四十七條第(一)項及本意見第八條規定執行。
第十條仲裁庭裁決案件時,裁決內容同時涉及終局裁決和非終局裁決的,應分別作出裁決并告知當事人相應的救濟權利。
終局裁決,在仲裁裁決書首部文書標題下標明“終局裁決”字樣,在訴權告知部分中告知勞動者和用人單位按照《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四十八條、四十九條規定分別享有起訴權和撤銷權。
非終局裁決,在仲裁裁決書首部文書標題下標明“非終局裁決”字樣,在訴權告知部分中告知雙方當事人起訴權及起訴期限。
第十一條本意見自下發之日起執行。本意見執行后,法律法規、司法解釋、規章等有新規定的,按新規定執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覃濤律師,寧波高勝訴率、暢銷律師。浙江大學民商法學碩士研究生,全國律協會員,曾經任職法院,浙江中遠空運法律顧問。多年法律工作經驗,處理過眾多法律糾紛,為當事人挽回大量利益.覃律師法學素養深厚,精涉于負擔行為與處分行為,有著豐富的司法實踐經驗,在刑事辯護、民間借貸、經濟糾紛、婚姻繼承糾紛等方面尤其擅長,深得當事人好評。辦案過程中,覃律師堅持受人之托,忠人之事的執業原則,堅持依法辦事,公正維權的執業理念,不放過任何一個案件細節.不遺漏任何一條法律規定.不放棄任何一項當事人的合法利益.深得當事人的認可和支持。覃律師提供各類法律咨詢,法律顧問服務。
事故認定下來如何報銷
2021-02-24遇到商標、專利侵權如何取證
2020-12-14股票質押就是股權質押嗎
2021-02-23婚姻法解釋三
2021-01-09尋釁滋事被行政拘留后還能再追訴嗎
2020-12-11買的新車卻辦過保險,4s店是否構成欺詐
2020-12-02顧客在商場受傷,該怎樣處理
2021-02-15偽造房產證作抵押犯什么罪
2021-03-08公司未與死亡員工簽訂勞動合同需要承擔賠償責任嗎
2021-03-04口頭變更勞動合同未達成一致怎么辦
2021-01-17如何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
2020-12-24勞動者不服企業作出的調崗決定該如何操作
2021-02-15私人企業疫情期間要發工資嗎
2021-01-03勞動糾紛如何處理
2020-12-30人身保險合同和財產保險合同的區別是什么
2020-11-12保險合同要怎么簽訂
2021-03-01什么樣的人身保險合同無效
2020-12-23人身保險合同理賠起訴狀怎么寫
2021-03-11為父投保瞞病史 保險公司拒絕理賠獲法院支持
2020-11-30沒有責任認定書的追尾事故保險理賠嗎
2021-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