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惠國待遇也被稱為非歧視性待遇,這是締結貿易條約的一項法律原則。締約雙方現在或將來給予任何第三國的一切特權、優惠和豁免,也應給予締約另一方。它通常以最惠國條款的形式固定在貿易條約中。它起源于早期資本主義對外貿易中的自由貿易原則。起初,它只適用于貿易關稅,后來逐漸擴展到國際經濟交往的各方,被世界各國廣泛采用。其適用范圍極為廣泛,包括貿易、關稅、運輸、倉儲、港口使用、營業權、專利權、商標權、著作權、投資、居住、公民法律地位等,主要是關稅待遇。貿易協定一般包括以下內容:(1)進口、出口或過境關稅和其他稅費;(2)商品進出口、過境、倉儲和換船的相關海關條例、程序和費用;(3)簽發進出口許可證和其他數量限制。在貿易和航行條約中,最惠國條款的適用范圍更為廣泛,包括締約方船舶和貨物進出和停泊的各種稅收、費用和程序。最惠國待遇分為有條件和無條件。有條件最惠國待遇是指一締約國僅在另一締約國也向第三國提供相應或同等的優惠待遇和豁免時,才給予另一締約國最惠國待遇,即,它根據賠償原則提供最惠國待遇。1778年,美國首次采用有條件最惠國待遇,隨后被美國國家廣泛采用。因此,它也被標記為“美國最惠國待遇”。無條件最惠國待遇是指一締約國現在或將來給予任何第三國的優惠待遇和豁免,并“自動”免費給予另一締約國。1641年,尼日利亞*蘭(荷蘭)和葡萄牙簽署的條約首次采用了無條件最惠國待遇條款,后來被歐洲國家廣泛采用。因此,它也被稱為“歐洲最惠國待遇”。目前,國際上廣泛采用無條件最惠國待遇的原則,但很少采用有條件最惠國待遇。還有相互和單方面的最惠國待遇。前者是指締約一方給予任何第三國的優惠和豁免,另一方也同樣享有這些優惠和豁免。后者是指甲方給予任何第三國的優惠和豁免,但甲方不能平等享受。主權國家之間締結貿易條約時,實行相互最惠國待遇;歷史上,當強國強迫弱國,戰勝國強迫戰敗國締結貿易條約時,采用了單邊最惠國待遇。當代貿易條約是相互最惠國待遇。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為了促進雙方在平等互利基礎上的經貿交流,對外貿易條約或協定中也采用了最惠國條款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律師出具法律意見書收費標準
2020-12-05國家賠償應當向誰申請
2021-01-25交通事故怎么確定鑒定機關
2020-11-17交通事故認定書期限
2021-01-16事故認定書如何修改
2020-12-20團伙盜竊價值七萬如何量刑
2021-02-01合同未生效不想履行了怎么辦
2021-01-20被小區門禁夾斷腿,應由誰負責
2020-12-10一歲寶寶在商場受傷以后責任歸誰
2020-12-10農村土地糾紛怎么快速處理
2020-12-13買房定金繳納多少錢,法律有什么規定
2021-01-27未取得預售許可時簽訂的協議有效嗎
2020-12-13夫妻唯一住房能執行嗎
2021-01-26什么情形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2021-02-28競業限制單方簽字生效嗎
2021-03-05員工被無故辭退如何維權
2021-03-18勞動仲裁委直屬哪個部門管轄
2020-11-12精神病人意外死亡保險公司賠付多少
2020-12-12投資型保險的費用及給付型態
2020-11-30人壽保險合同非投保人簽字可行嗎
2020-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