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泰興**公司。被告:中國**外資保險公司上海分公司。1995年9月19日,原告泰興**公司(以下簡稱船務公司)以153萬元的價格購買了一艘退役的“33型”潛艇進行拆解。同月29日,該船公司與交通部溫州救助站上海海上救助打撈局簽訂了拖航合同,同意后者將潛艇從松木島拖航,大連至鎮江港新西圍錨地。同年10月5日,該船公司的代理人與被告中國**海洋保險公司上海分公司(以下簡稱**公司)就被拖潛艇辦理了國內船舶保險合同,書面介紹被保險潛艇并填寫國內船舶保險單。10月9日,代理人向**公司出示了中國**人民解放軍4821工廠出具的退役潛艇滿足海上航行要求的證明,**公司立即簽發了國內船舶保險單。保險單規定:保險金額153萬元,費率為7‰,保險期限自拖航開始至到達港錨地。背面條款規定,保險人應對被保險船舶碰撞、擱淺、觸礁、傾覆和沉沒造成的全部或部分損失負責;因被保險船舶不適航而造成的經濟損失,保險人不負賠償責任。1995年10月13日下午1時,“滬久25”號拖拽“33”號潛艇起航。同年10月15日上午5時,被拖曳的“33”號潛艇在北緯37°27′85〃和東經122°50′93〃處被拖曳沉沒。同年10月20日,船運公司立即向**公司提出索賠,被駁回。后來,船運公司向上海海事法院提起訴訟,稱我們所有的“33型”退役潛艇作為被拖物,符合海上拖航要求,適于航行和拖航。根據國內船舶保險條款第4條第3款的規定,沉沒屬于保險索賠的范圍。請求責令被告**公司立即支付保險金額153萬元及因遲延支付造成的利息損失。被告**公司答復,原告船務公司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海上交通安全法》規定,未使被保險船舶適航、可拖曳,未申請船舶登記,未取得船舶登記證或廢棄船舶登記證,也沒有申請船舶檢驗和辦理離境簽證。因此,這艘沉船的原因是它適合航海和可拖曳。駁回原告索賠的請求。經審理,上海海事法院認定,被拖船舶的"33"退役潛艇未申請船舶登記證或報廢船舶登記證,拖航前未經國家船舶檢驗機構檢驗合格,離港前未申請船舶離港簽證。上海海事法院認為,在保險承保過程中,原告船公司以書面形式介紹了被保險船舶的情況,并出具了被保險船舶符合海上航行要求的證明。在此基礎上,被告**公司出具了國內船舶保險單,表明原告已履行通知義務,雙方之間的海上船舶保險合同已依法成立。在法庭審理期間,**公司出示了其工作人員張*楊的證詞,要求航運公司在簽發保險單時完成所有適航程序。由于缺乏旁證支持,而且他沒有出庭接受法庭調查和盤問,因此沒有得到承認。即使證人的證詞真實可靠,也不能影響原告和被告之間法律關系的建立,也不能證明原告沒有履行披露義務。雖然原告確實沒有對該船進行登記、檢查和簽證,但被告沒有提供證據證明該船沉沒。被告還提供了海軍部一名官員的證詞,試圖證明該船沉沒的原因,但證詞僅指出,報廢的潛艇可能是由于外板強度不足、漏氣和進水而沉沒的,這不是必然的結論;而該官員本人也沒有出庭接受法庭的詢問和盤問,因此他沒有被依法接受。保險合同規定,被保險船舶因碰撞、沉沒等原因造成的全部或部分損失,由保險人承擔責任。如果保險人不想對被保險船舶的損失承擔責任,則必須證明被保險船舶的損失是由于缺乏適航條件造成的。被告無法證明,應當按照合同約定的保險責任履行保險賠償義務。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商法》第二百二十一條、第二百四十四條、第二百一十九條第一款、第二百二十條、第二百三十七條、第二百三十八條的規定,本院于七月三十一日作出如下判決:,1996年:被告**公司向原告船務公司支付保險賠償金人民幣153萬元及利息。利息自1995年10月20日起至判決生效日止計算,利率按中國人民銀行同期企業貸款利率計算。被告應在判決生效后十天內一次性支付,并在延遲履行期間加倍支付利息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當場作出治安管理處罰決定的,人民警察應當遵守哪些程序規定是什么
2021-02-12一個律師可以為兩個人取保候審嗎?
2021-01-20工作期間腦出血如何賠償
2021-01-12效力待定合同是否履行
2020-12-212020輕微傷有等級嗎
2021-01-20可變更勞動合同的情況有哪些
2020-11-23社保繳費基數低勞動仲裁補幾年
2020-12-17保險合同到期按什么條款退款
2021-02-10人身保險合同主要采取的限制是怎么樣的
2020-11-08小額人身保險的金額是多少
2021-01-31人身保險合同可以雙賠嗎
2021-01-19如何防備人壽保險合同中的“陷阱”?
2020-11-22保險事故發生后轉讓保險利益有效嗎
2020-12-12道路交通事故受害人可直接向保險公司求償
2020-12-05小學生被踢后身亡保險是否賠付
2020-11-13財產保險公司允許解散嗎
2021-01-14保險法釋義第一百七十六條
2020-11-29違反保險法的行為
2021-02-11高速拆遷補償就比較低嗎
2020-11-18城中村拆遷,對于超出安置標準的部分面積補償幾百元一平,合理嗎
202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