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法》第27條規定,用人單位在瀕臨破產進行法定整頓期間或者因生產經營狀況發生嚴重困難而裁減人員的,或者經雙方協商一致,由用人單位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為保障勞動者的合法權利,防止一些企業隨意裁減人員,國家公布了一系列勞動法規。
《勞動法》第27條規定,用人單位在瀕臨破產進行法定整頓期間或者因生產經營狀況發生嚴重困難而裁減人員的,或者經雙方協商一致,由用人單位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金,其標準為每工作一年支付一個月的標準工資。但是,如果是勞動者本人提出解除勞動合同,則用人單位可以不支付經濟補償金。一些企業為達到減少支付經濟補償金的目的,便采用了惡意的逼迫式辭職法,讓員工在忍無可忍下自動辭職。
某企業因效益下滑,決定裁減一部分員工,考慮到經濟補償金數額將非常巨大,該公司便動起了歪心思,將這些員工全部下放到外地市場,由于要自負盈虧,工作上又不加安排,加之工資待遇要低得多,一些員工考慮到如此下去,恐怕連坐火車的錢都賺不回來,只好申請辭職,企業自然高興不已,爽快答應并為其迅速辦理了離崗手續。
逼迫式辭職除使勞動者難以得到補償金外,還使勞動者無法申領失業救濟金。根據國務院第258《失業保險條例》第14條規定:具備下列條件的失業人員可以領取失業保險金,其中第二條即為“非因本人意愿中斷就業的”,由于是勞動者自己辭職,因此企業就會以此條款為由拒繳失業保險,導致勞動者無法獲得失業保險金。一些企業逼迫員工自動辭職的招數主要有“調離崗位法”、“下放基層法”、“降低待遇法”、“長期出差法”、“明升暗降法”……有道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一些勞動者明知企業想方設法逼迫自己就范,可由于處于受管轄地位,只有受人宰割的份,實在扛不下去了,只好辭職走人,眼睜睜看著自己的權益受損,卻無可奈何。對此,筆者認為,勞動者在自身權益受損時,應懂得搜集有利證據,揭穿企業真實目的,并及時向上級部門舉報,而勞動部門也應該切實注意到勞動者這個弱勢群體,對于企業玩弄的逼迫式辭職法應有個清醒的認識,主動出擊,堅決打擊,切實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發表權能單獨使用嗎
2021-01-06財務糾紛擔保連帶責任
2021-03-01被車撞如何索賠
2020-12-09別人盜取個人隱私可以報警嗎
2021-02-08事故認定書如何要求重新認定
2020-11-28勞動合同不變更要賠償嗎
2020-11-09如何去法院辦理提存
2020-11-23簽了不平等合同怎么辦
2021-01-24合同保全有哪些意義
2020-11-08發現對方未履行合同義務怎么辦
2020-12-26房產典當
2021-03-14勞動合同終止是否包括勞動合同解除
2020-11-19履行競業限制義務的人員有哪些
2021-01-31私人幼兒園疫情不上班有工資嗎
2020-12-144S店延遲交車怎么賠償
2020-12-30保險公司未盡告知義務難免責
2021-01-20保險一半責任怎么賠付
2020-12-29保險合同糾紛有哪些證據清單
2021-03-13買夠十五年的職工養老保險,年齡不夠,還要補交嗎
2021-01-28賠償案件審理需要注意哪些地方
2021-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