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勞動合同社會化的產物,勞動合同固有的私法性決定了合同義務存在的必然性和必要性。因此,從勞動立法的角度審視和探討勞動合同前義務的存在和適用,是促進勞動合同雙方締約行為規范化、實現勞動合同前義務規則的必然舉措。《勞動合同法》中的合同前義務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勞動合同雙方在簽訂合同過程中,通常會提出與對方工作有關的問題,當事人有如實回答的義務,這是誠實信用原則的基本要求。但是,對于雙方的身份,解釋的義務應該不同,對于工人,首先,雇主有權了解他們的基本工作技能、經驗、經驗、教育背景、健康狀況和其他與招聘職位直接相關的信息,但這是雇主的謹慎義務,雇主應主動理解,除非工人不適合該工作,否則,工人沒有義務主動解釋;其次,雇主了解的信息應限于與工作直接相關的信息。為了保護隱私,雇傭工人有權拒絕提供家庭狀況,如已婚、未婚、分居、離婚、同居或是否懷孕或即將懷孕。對于雇主來說,他們在簽約過程中的解釋義務要嚴格得多。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之間的信息占有極為不對稱,決定了作為普通勞動者,很難調查了解與勞動者切身利益關系最為密切的單位的相關情況,因此單位有義務主動解釋。此外,從司法實踐的角度來看,這一披露義務應以書面形式履行,否則當發生爭議時,單位無法證明其履行了義務,因此書面通知不僅是對工人利益的保護,也是對雇主利益的保護。保密義務
保密義務適用于雙方。勞動者也可以在合同談判階段獲取本單位的商業秘密。如果勞動合同最終不能簽訂,勞動者泄露商業秘密的可能性將大大增加。因此,在合同訂立過程中知悉的商業秘密應當成為合同前義務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樣,對于招聘需求,該單位可以要求了解員工與履行合同有關的私人信息,但這只意味著該單位擁有有限的知情權,而沒有披露權。而且,這種保密不僅允許向其他單位和個人披露員工的信息,也允許向本單位人力資源管理部門和具體用人部門以外的其他人披露員工的信息,否則將構成對員工隱私的侵犯
III.協助義務
員工應在合同簽訂階段真誠地提供必要的協助,如提供相關學術或工作證書、體檢等。,為合同的順利簽訂創造條件。用人單位應當提供錄用通知書、單位證明等,協助勞動者辦理辭職、入職手續,并辦理相關社會保險事宜。
勞動合同雙方在簽訂過程中通常會提出與對方工作有關的問題,被詢問方有義務如實回答,這是誠實信用原則的基本要求。但是,對于雙方當事人的地位,解釋義務應當有所不同。還有其他相關問題。如果您想知道,歡迎您咨詢律霸的免費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就業協議簽了能辭職嗎
2021-01-12出租車司機違章行為如何處罰
2021-01-14本案人身損害賠償協議是有效的嗎
2021-03-17行政機關執法打人以執行公務為由否認違法該怎么辦
2020-11-27工傷賠償申請表
2021-01-07夫妻多久不同房算無效婚姻
2020-12-27侵犯商業秘密罪處罰是怎么樣的
2020-12-13在公共場合做愛構成犯罪嗎
2021-02-09離婚小孩多大有選擇跟誰的權利
2021-01-26交通事故怎么訴訟賠償
2021-03-01配偶是否承擔另一方的擔保債務
2021-03-21高校畢業生簽的三方協議有法律效力嗎
2021-01-01申請強制執行費用多少
2021-03-25房產贈與給侄兒要被上稅嗎
2021-02-15競業限制名字簽錯有效力嗎
2020-12-20工傷解除勞動合同有哪些賠償
2021-01-28哪些情況可向勞動機構投訴
2020-12-25試用期15天沒工資合法嗎
2021-03-10員工不同意調崗怎么辦
2020-12-04拖欠農民工工資之后的經濟怎么補償
2020-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