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所有制事業單位是可以自動離職的,但是自動離職可能會給單位造成損失,如果要離職的,還是按照正規的辭職手續進行。
目前,事業單位人員辭職爭議很多,一般是事業單位員工提出辭職而單位不同意,員工單方離職,單位留置人事檔案。
我國現實條件下員工沒有人事檔案,其可選擇的工作范圍受到很大限制,無法進入國際大企業工作,找不到理想的工作,無法辦理社會保險事宜,也無法辦理出國的相關手續,員工非常苦惱。此類人事檔案與員工分離的現象非常之多以致也成為社會問題。
我國事業單位人員分為與單位簽訂勞動合同員工和未與單位簽訂勞動合同員工兩部分,其中與單位簽訂勞動合同的員工與單位的勞動關系適用《勞動法》,其辭職條件、辭職程序和辭職糾紛的解決均適用《勞動法》及調整勞動關系的行政法規。目前,大部分事業單位人員,比如學校的教師、科研院所的研究人員不與單位簽訂勞動合同,這部分人員與單位的關系就不適用《勞動法》,其辭職適用國家相關人事管理法規。
依據《全民所有制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辭職暫行規定》,全民所有制事業單位的專業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可以提出辭職,并按人事管理權限,向所在單位或主管部門提出書面申請,所在單位或主管部門應從收到辭職申請起三個月內,予以辦理辭職手續,發給辭職證明書,并且按國家關于流動人員人事檔案的規定,進行人事檔案移交、接轉手續,一般事業單位人員的辭職是沒有實質性的要件的,只需要履行提前通知的義務即可。
但是以下四類人員辭職必須經過所在單位或主管部門批準,否則是不能辭職的:(一)國家和省、市(地區)重點科研項目的主要負責人和業務骨干,辭職后對工作可能造成損失的;(二)在邊遠地區、少數民族地區工作的;(三)從事特殊行業、特殊工種的;(四)從事國家機密工作,或曾從事國家機密工作,且在規定的保密期內的。
未與單位簽訂勞動合同的事業單位人員辭職爭議適用《人事爭議處理暫行規定》,爭議雙方應當在爭議發生之日起60日內,以書面形式向單位所在地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
全民所有制事業單位是可以自動離職的,但是自動離職可能會給單位造成損失,如果要離職的,還是按照正規的辭職手續進行。如果雙方發生爭議的,可以申請仲裁。如果你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三維標志商標什么意思
2021-01-20贍養費糾紛立案材料要哪些
2020-12-12危險駕駛罪怎么判刑
2021-03-06發現對方可能拖欠貨款怎么辦
2021-03-11農村老人去世后,其拆遷安置房子女該如何分配
2021-01-24把房產贈與給孩子算財產轉移嗎
2021-01-01企業一定要成立工會嗎
2021-01-19用工備案的用工形式是什么意思
2021-02-13意外保險車禍能賠多少錢
2020-12-17產品責任險的由來和發展
2020-11-18購房應該怎樣投保
2020-11-27意外傷殘理賠手續是什么
2021-02-11保險理賠員駕車撞事主 車主趴車頭被甩開
2020-12-12二手車車險不予理賠的情況有哪些
2021-03-18保險合同盡到說明義務是否就可以免責
2021-01-26承攬合同與承包合同的區別是什么
2021-02-21出讓土地土地使用稅怎么繳納
2021-01-24出讓地要交土地出讓金嗎
2020-12-10土地出讓金和出讓地價的區別是什么
2021-01-25土地私有化的利與弊是什么
2021-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