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社會,訂立合同是一種普遍現象。只有訂立合同才能更好地確定雙方的權利義務,更好地促進雙方更好地履行各自相應的權利義務。什么是無效合同,什么時候是欺詐合同?無效合同和欺詐合同的區別是什么首先,讓我們看看無效合同和欺詐合同的定義:
首先,無效合同是指雖然合同已經成立,由于其嚴重缺乏有效要件,根據當事人之間的協議,該行為不具有法律效力。根據《合同法》第52條的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本合同無效:
(1)一方以欺詐或脅迫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的
(2)惡意串通損害國家利益的,集體或第三方
(3)以法律形式掩蓋非法目的
(4)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5)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
合同一經確認無效,具有追溯效力,即:,自合同成立之日起不具有法律約束力,將來也不會轉化為有效合同。無效合同當然無效
欺詐性合同是以訂立合同為手段,以非法占有為目的,詐騙公私財產的行為。合同欺詐行為表現為合同一方故意編造虛假信息,或歪曲、掩蓋真實情況,以獲取非法利益,使對方陷入錯誤認識,作出不真實的意思表示,簽訂并履行合同。司法解釋是“一方故意告知另一方虛假信息,或故意隱瞞真實信息以誘使另一方虛假表達意圖”
根據《合同法》第54條,一方有權要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機構變更或撤銷下列合同:
(1)因重大誤解而訂立的合同(2)如果一方以欺詐手段,脅迫或者乘人之危,致使對方當事人違背真實意思訂立合同的,受害人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變更或者撤銷。如果一方當事人要求變更,人民法院或仲裁機構不得撤銷該合同
因此,從上述兩個定義中,我們可以看出,無效合同雖然存在,但從始到終都是無效的。損害國家和人民利益、公共利益和第三人利益,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以欺詐、脅迫、惡意串通等形式掩蓋違法目的。因此,它永遠不可能變成一個有效的合同,這是一個絕對無效的合同
然而,欺詐性合同是一個可撤銷的合同。可撤銷合同在合同被撤銷前保持法律效力,但法律賦予當事人撤銷合同的權利。因一方欺詐、脅迫訂立合同造成的;利用他人的危險訂立合同;因重大誤解而簽訂的合同;因為明顯不公平而簽訂的聯合協議。“在可撤銷合同中,有權撤銷合同的一方有權撤銷合同。
上述知識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的回答。根據中國合同法的相關規定,無效合同從一開始就是無效的,欺詐性合同是一種欺詐性合同可撤銷合同,在合同被撤銷前保持法律效力。如果讀者需要法律幫助,歡迎訪問法律咨詢網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婚后買房屬于夫妻共同財產嗎
2021-01-31嚴重交通事故處理步驟有哪些
2021-02-04婚前債務協議怎么寫
2021-02-05治安拘留需要滿足哪些條件
2020-12-22車禍不夠傷殘如何賠償
2020-11-18家暴打青紫是輕傷嗎
2021-02-20房產解押需要什么材料
2020-11-10如何區分挪用公款與借貸公款
2021-03-02單方解除合同的法律后果
2021-03-24休病假多久就解除勞動合同
2020-11-20勞務方簽勞動合同要注意什么
2021-02-04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的數額是多少
2021-02-11《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六大亮點
2020-11-14交保險沒簽合同被辭退或調崗怎么辦
2020-12-21人身保險的被保險人需要滿足什么條件
2021-01-06人身保險合同的糾紛處理注意事項
2021-03-14重復保險如何賠付
2021-02-08涉嫌危險駕駛保險會賠償嗎
2021-03-12法律對交強險是如何規定的
2021-01-16買二手車保險沒轉怎么辦
2021-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