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區分勞動合同與勞動合同
首先,勞動合同雙方可以是自然人或法人,而勞動合同一方只能是自然人,另一方是自然人以外的就業主體,主要是法人或非法人單位
其次,勞動合同受民法通則和合同法的規制,而勞動合同受勞動法和勞動合同法的規制
第三,勞動合同雙方是平等的民事主體,勞動合同簽訂后,勞動合同雙方具有從屬關系,勞動者需要服從單位的管理和支配。勞動合同的內容主要是雙方平等協商后的約定條款,而勞動合同的內容更多的是法定條款,雙方的選擇范圍遠遠小于勞動合同。具體來說,勞動合同的內容相對簡單,主要涉及約定的工作內容和勞動報酬,勞動合同還包括勞動者的保險、崗位等事項。第五,糾紛處理方式不同。勞動合同一般通過法院訴訟解決(如果商定了仲裁條款,也可以進行仲裁)。勞動合同必須首先由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進行仲裁。只有對裁決不滿意的人才可以向法院起訴。在某些情況下,裁決甚至可以是最終的
從上述差異可以看出,混淆兩個合同,甚至將勞動合同作為勞動合同簽訂,可能會使工人失去勞動法的保護,不利于工人維護其合法權益
,是否只要勞動合同寫在簽訂的合同中,結果一定是勞動關系而不是勞動關系?答案是否定的。在實踐中,以下兩種情況,雖然勞動者簽訂了勞動合同,但實際上構成了勞動關系:
一種是合同名稱是勞動合同,但內容與勞動合同相同,那么這種合同實際上屬于勞動合同,二是合同的名稱和內容明確屬于勞動合同,但在具體履行中,勞動者是用人單位的一員,受用人單位的管理和控制,按工具辦事,本單位提供的生產資料或辦公環境,按照本單位的規章制度,也構成事實上的勞動關系,就已簽訂的勞動合同本身而言,在上述兩種情況下,可視為以法律形式掩蓋非法目的,勞動者仍可以依照《勞動法》和《勞動合同法》的有關規定,要求用人單位履行義務。如有爭議,可提交當地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進行勞動仲裁
因此,對于勞動合同和勞動合同,勞動者不僅要認真區分,還要學會根據合同的具體履行情況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而不應該僅僅從合同的表面形式來判斷。以上是綠壩網小編對相關問題的回答。我希望這對你有幫助。如果您還有疑問,可以咨詢lvba.com在線專業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開庭前法院會通知交罰金嗎
2020-11-27域名是否需要著作權登記
2020-11-12未成年孩子名下的房產可以抵押貸款嗎
2021-02-10房屋贈與過戶費用包括哪些
2021-01-07交通事故致人死亡附帶民事訴訟
2020-11-30勞動關系轉移通知書
2020-11-09擔保合同的效力是什么
2021-03-17代理商合同特征有哪些
2021-03-06在發展商處購房時要注意哪些事項
2021-02-12公司調動職位要出具什么文件
2021-02-02勞務合同為什么不屬于勞動關系
2020-12-02疫情期間不上班工資如何支付
2020-12-29買境外旅游保險產品時該在哪里買呢
2020-11-17保險應當依法繳未簽合同應該怎么樣的
2020-12-20人身保險的受益人確定的方式是怎么樣的
2021-01-04保險公司墊付搶救費的情形有哪些
2021-01-192020棚改項目拆遷補償方案是如何規定的
2020-11-22拆遷補償標準低,被拆遷人該怎么辦
2021-02-15租房開店遇拆遷,可以向房東索要補償費嗎
2020-12-10拆遷安置后辦理房產證時可以改名嗎
2020-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