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經濟性裁員
經濟性裁員是指雇主為了改善生產經營條件而一次性解雇部分工人。其目的是保護其在市場經濟中的競爭力和生存能力,度過暫時的困難
(1)根據《勞動法》第27條和蘇政發[2001]157號文件的規定,提前解除10%以上或30人以上的勞動合同,在30日內,經職工代表大會討論通過,報勞動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登記備案后,由企業組織實施,嚴格按照規定的程序和方法辦理相關裁員手續。(2)企業裁員按以下程序進行:
① 提前30天向工會或全體員工說明實施裁員計劃的原因,并提供生產經營狀況信息
② 制定下崗實施計劃,提出下崗人員名單,確定下崗時間和實施步驟,明確下崗人員經濟補償辦法
③ 提前30天征求工會或全體員工的意見,并根據其合理意見修改和完善裁員計劃
④ 向勞動行政部門提交《企業經濟性裁員報告表》,報告裁員計劃,并提供企業財務審計表、勞動工資表、法院判決書或企業主管部門的確認意見。企業在聽取勞動行政部門意見后,應當向全體職工正式公布裁員計劃,并與下崗人員辦理解除勞動合同手續,支付經濟補償金并出具下崗證明
(3)企業對下崗人員給予一次性經濟補償
標準為在本單位工作滿一年支付相當于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不足一年的,按一年計算)。經濟補償的工資計算標準是指在企業正常生產經營條件下,勞動者在前12個月的月平均工資。如果工人的月平均工資低于企業的月平均工資,則應按照企業的月平均工資支付。(4)裁員順序如下:
① 農民工② 農民合同工③ 實行勞動合同制的城鎮職工,其勞動合同即將到期
按上述順序裁員時,本單位工作年限較短的職工應先裁減,然后在同等條件下減少本單位工作年限較長的員工
(5)企業不得減少以下人員:
① 患有職業病或工傷并被確認喪失或部分喪失工作能力的人員
② 在規定的醫療期內生病或受傷③ 懷孕、分娩和哺乳期的女工
④ < 集體合同和勞動合同規定不允許減薪
⑤ 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6)下列人員不是自愿的,企業不得解雇:
① 在本單位連續工作10年以上,離退休年齡不足5年的
② 在該單位連續工作20年以上,男性年滿50歲,女性年滿40歲的人員
③ 丈夫和妻子中有一人下崗或失業④ 現役軍人配偶、烈士遺屬(配偶)、市級以上勞動模范、殘疾人配偶、僑眷
⑤ 參與集體合同談判的員工代表以上是編輯對文章標題的回答。我希望你在閱讀了以上由編輯整理的材料后能夠理解這一點。如果您在這方面需要其他法律問題的幫助,歡迎您在互聯網上找到律師或法律建議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退還報銷款屬于勞動爭議嗎
2020-11-26公司減資后股東可以收回出資嗎
2021-02-16二維碼有專利嗎
2020-12-14擔保人有擔保期限嗎
2020-12-14交通事故中車主與駕駛員如何承擔賠償責任
2021-02-02交通調解協議書能否反悔
2020-12-22訴訟中保全需要擔保嗎
2020-11-11醫療糾紛的防范措施有哪些
2021-02-06故意毀財不立案會怎么處理
2021-03-25侵害專有出版權能否起訴作者
2021-02-16足療店員工賣淫老板不知情有責任嗎
2020-11-20跟房屋中介機構訂立合同要知道什么
2021-02-07續簽集體勞動合同期限能簽半年嗎
2020-12-14公司搬遷可以和孕婦解除合同嗎
2021-03-14女職工權益保護專項集體合同(二)
2021-01-15離職后經濟補償金需納稅嗎
2021-01-01實習期企業解聘員工怎么補償
2020-12-24指定人壽保險受益人需要注意哪幾點
2021-01-15被保險人家屬在不在保險所指“第三者”范疇內呢
2020-11-20保險公司對被保險人及承運人的權利義務有哪些
20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