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缺勤和自動辭職有工資嗎?
根據《勞動合同法》的規定,任何單位不得以任何形式支付或少付勞動者的工資,并結算曠工、辭職前的工資。對于缺勤時間,公司可以扣除一定的工資,但不得超過法定限額。曠工幾天被視為自動辭職
勞動合同法中沒有自我離職的規定。《勞動法》第25條和《勞動合同法》第39條、第40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單方解除勞動合同:,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1)經證明在試用期內不符合錄用條件的
(2)嚴重違反用人單位規章制度的
(3)嚴重失職、徇私舞弊,對用人單位造成重大損害的;(四)勞動者同時與其他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嚴重影響本單位完成工作任務的,(五)有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情形,勞動合同無效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符合本條第二款規定的,嚴重違反本單位規章制度的,本單位可以單方解除勞動合同,并發出解除勞動合同通知。如果你只是口頭說出你所做的事情,即使你在沒有通知終止勞動合同的情況下離開,你之間的勞動合同仍然有效。《勞動合同法》對曠工數日沒有規定
因曠工被開除的法律依據是:根據《企業職工獎懲條例》(國發[1982]59號)的規定,雇主提出終止與無正當理由缺席的員工的勞動關系的方法。退市的條件是:(1)雇員經常無正當理由缺勤;(2) 批評后教育無效;(3) 達到規定的缺勤天數,即連續缺勤超過15天,或1年內累計缺勤超過30天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2008年1月15日國務院第516號令明確廢除了本條例。例如,企業現行規章制度仍有“退市”或“辭退”等相關規定,明顯缺乏法律依據
對于曠工幾天,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單位可以根據情況制定自己的內部管理制度
一般情況下,員工無論缺勤多少天都不能視為自動離職,但用人單位可以終止與缺勤員工的勞動關系。特定員工缺勤可終止勞動關系。每家公司的內部規定都不一樣,但一般來說是三天。同時,公司還可以在員工曠工期間扣除相應的工資
根據《勞動合同法》的規定,任何單位不得以任何形式支付或少付員工工資,并結算曠工和辭職前的工資。對于曠工時間,公司可以扣除一定的工資,但不得超過法定限額。如果您的情況更復雜,律師協會還提供在線律師咨詢服務。歡迎您參加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2020醫療糾紛官司怎么打,需要準備收集哪些證據
2021-03-15未依法提交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會受到什么處罰
2021-01-19企業員工受刑事處罰獎金如何發
2020-12-13稅收違法行為三種行政處罰
2020-12-03雇員在從事雇傭工作中與雇員之間存在合伙關系嗎
2021-01-24拆遷安置房繼承后如何過戶
2021-01-14宣告失蹤是否可以撤回
2021-03-22把銀行卡借給別人走賬犯法嗎
2020-12-07服刑期間民事賠償怎么辦
2020-12-26企業經營不善降薪是否違法
2020-11-30企業會遇到哪些常見的合同欺詐行為
2021-01-28被迫簽訂有欺詐性的合同是否有效
2020-12-11法院能否主動引用同時履行抗辯權
2021-01-07強制執行中止后時效
2021-03-02房產證沒過戶可以直接辦不動產嗎
2021-03-10勞動爭議管轄異議
2020-11-29保險公司有哪些重點問題
2020-12-08自然災害損失可獲得哪些保險賠償
2021-02-08交通意外險賠多少錢
2021-01-19附贈人身保險合同的法律分析
20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