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指合同雙方口頭約定的合同內容,無任何書面記錄。口頭形式主要適用于即時結算的交易一般來說,這種交易具有債權債務關系簡單、交易標的物金額小、交易速度快等特點。其中大部分屬于現貨交易??陬^合同訂立的最大優(yōu)點是方便、快捷、簡單。因此,現實生活中大量即時結算交易的存在,決定了合同的形式是口頭合同不可或缺的。如果合同是以口頭形式訂立的,金額很大,通常是基于合同雙方之間的相互信任。口頭合同雖然有其優(yōu)點,但也有一些缺點,即當事人選擇口頭形式訂立合同,必須承擔一定的風險,如在履行過程中難以約束對方,在發(fā)生爭議后,很難甚至不可能證明合同關系的存在,等等。書面形式
合同法第11條規(guī)定了書面形式的定義,即書面形式是指能夠有形地表達合同內容、信函和數據電文(包括電報、電傳、傳真、電子數據交換和電子郵件)的形式。書面形式是合同法頒布前倡導的一種合同形式。與口頭合同相比,書面合同多為履行期長、標的物量大、內容復雜的合同。其最大的特點是,在因合同發(fā)生爭議的情況下,當事人很容易提供證據和區(qū)分責任。它的優(yōu)點和缺點與口頭合同正好相反。其他形式這是合同法的一項新規(guī)定。鑒于社會生活中各種契約的極端復雜性,只有書面形式和口頭形式不能窮盡所有契約形式。我國現行法律規(guī)定了合同形式的法律效力。法律規(guī)定或者當事人約定合同應當采用書面形式,不得采用書面形式?!逗贤ā返谑畻l第二款規(guī)定,法律、行政法規(guī)或者當事人約定采用書面形式的,應當采用書面形式。第三十六條對此作了補充規(guī)定,并規(guī)定了補救辦法:當事人應當以書面形式訂立合同,但不以書面形式訂立,一方履行了合同的主要義務,另一方接受的,合同成立。這主要是針對已履行的合同。第36條的規(guī)定排除了合同應以書面形式而非書面形式訂立的情況,當事人可以使用證據證明他們已達成協(xié)議,并確定合同的成立??陬^合同成立,只要事后能證明達成了協(xié)議。本合同應采用書面形式,但不得采用書面形式。除非合同已被另一方履行并接受,合同才能成立。如果沒有履行或對方不接受主要義務的履行,合同只能被視為不成立。即使有證據表明雙方已達成口頭協(xié)議,合同也不能被視為成立。法律、行政法規(guī)和當事人約定合同應當以書面形式訂立,但不以書面形式訂立的,只要一方履行了合同的主要義務,另一方接受,合同即成立。當事人不得認為合同不是因缺乏合同形式而成立的。因為沒有任何形式的合同可以與實際履行相比較,因為履行已經被接受,這意味著合同形式不再重要。本合同約定雙方簽字蓋章后方可成立,但未按合同法第37條規(guī)定簽字蓋章的
,應區(qū)分以下幾種情況:
(1)如果一方履行了合同的主要義務,另一方接受了,則合同應視為成立。這表明法律承認先履行合同,然后簽訂補充合同的情況。當然,此時,在書面合同簽署并蓋章時,合同不能成立,但從另一方接受的實際履行開始(2)如果一方不履行其主要義務或另一方拒絕接受該履行,(3)合同規(guī)定,本合同在簽字蓋章后成立。如果只是簽字或蓋章,合同是否成立?還應考慮實際表現,不應與形式問題糾纏在一起。雙方不應使用“和”或“狡辯、鉆空子,鼓吹不成立合同,逃避責任。根據《合同法》第32條的精神,只有代理人或者法定代表人簽字蓋章,沒有蓋章的,合同視為成立合同只能在公證后成立,而不能在公證前成立。
參照問題(1)和(2)的處理原則,應根據合同的實際履行情況來判斷,而不是停留在形式問題上。如果一方履行了合同中的主要義務,另一方接受了,則表明雙方已經改變了協(xié)議,即只有經過公證,合同才能成立。此時,合同不需要公證。同樣,這可以有效防止惡意當事人利用合同形式的缺失來規(guī)避法律,這更符合社會公平正義。本合同約定的合同經相關政府部門批準,但未經批準
當事人未申請批準的,一般無效。它之所以是“一般”而不是“絕對”(理論上應該是“絕對”)是因為考慮到中國的國情。在現實生活中,當事人未申請合同批準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些原因是國家公共權力的過度干預。因此,如果爭議提交法院后,當事人最終通過了審批程序,法律應當承認其效力。這是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一)若干問題的干預解釋》第九條的內容。這樣就實現了“鼓勵交易”的原則,實現了國家干預的目的。當事人在一審法院辯論結束前未辦理批準手續(xù)的,即使合同成立,合同仍然無效。法律規(guī)定合同當事人應當辦理登記手續(xù),但大多數法律沒有規(guī)定合同在登記后生效,這是因為法律的目的不是承認或否認合同的效力,但判斷合同履行的效力:當事人在合同成立(自然生效)后申請登記的,合同預期的物權變動結果可以被法律承認;否則,即使當事人交付了標的物,物權在法律上也沒有發(fā)生變化,當事人期待的物權變化的結果也沒有在法律上得到承認。專利法第十條第一款“專利的轉讓自登記之日起生效”,雖然不是物權變動,但在法律上是相同的。然而,長期以來,為了強調登記的有效性,中國的司法界和法律界一直聯系在一起。例如,《擔保法》第41條規(guī)定,抵押合同自登記之日起生效。根據這些規(guī)定,未登記將導致抵押合同無效。這種做法明顯混淆了合同的形式要件和物權公示方式。法律要求登記的是物權變動,當事人不登記,影響物權變動的效力,即合同履行的效力,而不是合同的效力。因此《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解釋(一)》第九條規(guī)定:“法律、行政法規(guī)規(guī)定合同應當辦理登記手續(xù),但登記后不生效的,當事人不辦理登記手續(xù)的,不影響合同的效力,不影響合同標的物的所有權在國際空間站采用非形式主義原則的法律體系中,其他物權不得轉讓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農民工養(yǎng)老保險轉移程序是什么
2021-01-15垂腕可以做傷殘鑒定嗎
2020-11-08著作知識產權年限多久
2021-01-14房產抵押給私人還能做二押嗎
2021-01-05勞務合同安全免責是否有效
2020-12-22家庭暴力是怎樣構成的,及救助措施有哪些
2021-02-11在轉繼承糾紛中應注意的問題有哪些
2021-03-20國有農場農用地征收如何補償
2021-03-20北京市二套房的認定標準
2021-01-19飛機買延誤險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3-09人身保險合同當事人能否約定損失賠償條款
2020-11-10保險合同上標注責任免除條款 如何發(fā)生效力
2021-03-13沒有考核被辭退按照勞動法補償嗎
2021-03-11汽車“全保”不全保 新車涉水得不到賠償
2021-01-28保險公司拒賠理由莫名其妙 無法代位追償
2020-12-27機動車停運損失保險是否承擔責任
2020-12-09謊稱發(fā)生保險事故保險人會退保險費嗎
2020-11-30沒上牌的新車保險公司是否賠償
2021-01-31企業(yè)財產保險綜合險怎么計算
2020-12-08個人保險代理人的法律地位之爭 代理關系抑或勞動關系
2021-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