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已經3年,但國外對中國實施反傾銷措施并末減弱,反傾銷問題已經成為中國企業進行國際化經營必須過的“關口”。
1傾銷及反傾銷的國際經濟學含義
按照國際經濟學定義,傾銷是以低于國內市場價格水平,甚至低于商品生產成本的價格,在國外市場大量拋售商品的行為。構成傾銷需具備兩個基本條件:一是出口商在國內市場具有一定的壟斷地位,而國際市場上該產品的價格彈性大于本國國內;二是存在地理或關稅上的壁壘,使得傾銷到國外的商品不再低價流入國內市場。
商品傾銷屬于企業的行為,企業傾銷可能導致利潤暫時下降,甚至虧本,但可以通過三種途徑挽回傾銷的損失:一是在貿易壁壘的保護下,維持國內市場上的壟斷高價或壓低工人的工資,榨取高額利潤,因此損失了國內消費者剩余;二是獲得國家提供的出口補貼,但出口國的國民福利出現凈損失;三是打跨國外競爭者,占領市場后再提高價格,導致進口國的生產者剩余減少,甚至扼殺進口國該行業的發展。另外,傾銷也促進了競爭,推動了自由貿易的發展,并激勵生產者不斷進行技術創新、提高生產能力,因此帶動了世界同行業的發展;傾銷使進口國消費者享受到物美價廉的商品,從而提高了進口國消費者剩余。
但是,傾銷行為一旦滿足下面三個條件,進口國將按WTO規則實施反傾銷措施:傾銷,損害,傾銷與損害之間的因果關系。
最終的反傾銷措施就是對傾銷企業征收反傾銷稅,提高進口關稅水平。通過征收關稅的局部均衡分析,進口國的總福利水平下降了,消費者剩余損失了四個部分:(1)提高關稅后國內生產的產品價格上升為國內生產者增加的剩余;(2)保護效應,即在關稅保護下國內生產的增長;(3)為政府從征收關稅中獲得的財政收入;(4)消費效應,即導致價格上升或需求下降的結果。上述(2)和(4)的損失統稱為貿易效應,國內沒有任何人能得到相應的補償,是由于征收關稅使本國的生產資源向效率較低的生產部門轉移,其沒有比較優勢,因此造成國民福利凈損失。
2中國面臨的反傾銷現狀
2.1國外對中國實施反傾銷的現狀
2.1.1反傾銷金額不斷上升、產品種類逐步擴大
據商務部統計,針對中國的反傾銷案件占世界反傾銷案件的比例已由20世紀80年代的3.6%猛增至目前的20%左右。截至2003年底,已有33個國家和地區發起了618起涉及我國出口產品的反傾銷和保障措施調查,涉及4000多種商品,從打火機、玩具到電視機、電扇、照相機,從蘑菇罐頭、小龍蝦到紡織品、機電產品和化工產品,從阿司匹林到自行車、家具和鋼材及其制品等,可謂五花八門,影響了我國約180億美元的出口貿易。其中,2003年共有19個國家和地區對中國反傾銷和保障措施立案59起,涉案金額約22億美元,創歷年最高。2004年上半年,世貿組織內共有16個成員發起了101起反傾銷調查,其中針對中國的有23起,占22.8%。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贍養糾紛的法律依據
2021-02-02借條過期5年還有效嗎
2020-12-04農村賣房協議書是什么樣的
2021-03-08怎么確定選票是否有效
2021-01-31父母對未成年子女除了有保護和教育的權利與義務之外,主要還有哪些責任
2020-12-07公務員錄用公示期間舉報如何解決
2021-03-18獨資有限公司是否可以股權贈與
2020-12-05一審可以是終審嗎
2020-12-04車子做了抵押貸款還能再次貸款嗎
2020-11-15擔保合同中止履行的情形
2021-01-26合同內服務到期沒履行怎么辦
2021-03-06司機怎么與傷者簽免責條款呢
2021-03-16行人闖紅燈被撞怎么辦
2021-02-10企業破產車輛能過戶嗎
2020-12-08工作未滿兩年被裁員怎么補償
2021-03-20三責險如何計算賠償金額
2020-11-15交通意外險賠多少錢
2021-01-19人身保險合同糾紛的處理
2021-03-11公眾責任險條款
2020-12-24更約權
2021-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