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訴訟法新解釋》第九十九條舉證期限
<本解釋確定當事人在審判前準備階段舉證的期限。舉證期限可以由當事人協商,經人民法院批準。
人民法院應當確定舉證期限,第一審普通程序案件的舉證期限不得少于15日,第二審案件,當事人在舉證期限屆滿后提供新證據的,當事人申請提供反駁證據或者糾正證據來源、形式缺陷的,人民法院可以自行決定,重新確定不受前款規定限制的舉證期限。
解釋規定,人民法院確定的普通第一審案件的舉證期限不得少于15天,第二審案件提供新證據的期限不得少于十日。人民法院以前確定的普通第一審案件的舉證期限不得少于三十日,第二審案件沒有舉證期限。提供新證據的,除在人民法院規定的期限內不得提出開庭外,其他舊的規定應當在開庭前或者開庭期間提出。同時,《解釋》規定,在縮短法院在審前準備階段規定的舉證時限的同時,也為當事人提供了事后提供反駁證據或補充、更正證據的機會;它改變了以往“一刀切”的做法——簡單規定法院規定的舉證期限不得少于30天,這更符合民事訴訟實踐第101條的要求,如果一方當事人未能在期限內提供證據,當事人一方因客觀原因逾期不提供證據,或者對方對逾期不提供證據不提出異議的,人民法院應當責令其說明理由,必要時可以要求其提供相應證據,第一百零二條人民法院對當事人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在期限內提供的證據,不予受理。但是,如果證據與案件的基本事實有關,人民法院應當采納,并依照民事訴訟法第六十五條、第一百一十五條第一款的規定予以訓誡和罰款。
人民法院應當接受當事人因非故意或者重大過失在期限內提供的證據,并對當事人進行訓誡。
如果一方要求另一方賠償因逾期提供證據而增加的必要費用,如交通、住宿、膳食、工作延誤、證人出庭作證等,人民法院可以支持新的《民事訴訟法》第65條放棄了嚴格的“證據權喪失”規則,要求當事人及時提交證據,并輔之以法官對證據的自由評估,以審查當事人逾期提交的證據是否可以進入審判。但是,法官在司法實踐中可能出現的不同情況下應采取的不同處理方法和態度并不詳細,具體的警告程度和罰款數額也不明確,在舉證期限屆滿后,當事人申請提供反駁證據或者糾正證據來源、形式缺陷的,人民法院可以自行決定,確定不受前款規定限制的重新舉證期限。如果你的情況更復雜,律霸還提供在線律師咨詢服務。歡迎您前來法律咨詢
律師推薦:山東律師邵陽律師泉州律師泰州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2020年工傷死亡賠償標準最新
2021-03-25股權變更能否辦理土地抵押
2020-11-30車禍出院了還賠錢嗎
2021-01-29適用監視居住的條件是什么
2021-01-04新三板定增,律師能做什么
2021-01-10婚前協議公證有哪些程序,該怎么辦理
2020-12-18拆遷安置房繼承后如何過戶
2021-01-14給了贍養費能分到遺產嗎
2020-11-27沒有結婚證家暴怎么辦
2021-01-23殘幣、污幣如何正確兌換
2021-02-10貸款合同簽了沒有下款合同生效嗎
2020-12-19顧客不小心在超市摔倒誰賠償相關費用有哪些
2021-03-09最新(2008)勞動合同范本
2020-12-19勞動合同終止是否包括勞動合同解除
2020-11-19離職檢查電腦合法嗎
2020-11-24小公司倒閉了怎么給員工賠償
2021-03-17降低損失的退保技巧有哪些
2020-12-22人壽保險具體包括哪些類型
2021-01-13保險金賠付可否根據約定由第三人代為履行
2020-11-12人身保險有怎樣的特征
2021-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