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相同產品的界定
美國法典第19編第1673節和1677(4)(A)節規定,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必須在法定框架下進行反傾銷調查,這個框架要求ITC首先認定國內產業的范圍,然后再估計被指控的傾銷進口對這個國內產業的影響。這樣一個國內產業的范圍依賴于ITC在一個特定的案例中如何定義相同產品。在實質性阻礙標準背景下,值得注意一些有關相同產品定義的問題。
首先,ITC將審查一個生產與被調查進口產品相似產品的產業,但是如果不存在這樣的產業,實質性阻礙這樣一個產業建立的問題將不是ITC的議題。然后它將審查一個生產與進口產品在性質和用途上最為類似產品的產業。因此,值得指出的是,一個幼稚產業即將開始生產或剛剛開始生產與進口產品在特征和用途上最為相似產品時,ITC也可能做出實質性阻礙認定。
其次,在反傾銷調查中“實質性阻礙是否是一個可行的議題”取決于ITC對產業定義的范圍。因此.在特定的情形下,只有ITC“認定特定一批進口產品構成一批獨立的相同產品時”,它才會采用實質性阻礙分析。例如,一種產品的產業已經建立,生產另一種產品的產業還未建立,如果ITC定義兩種產品為相同產品,這樣在一個國內產業中包括一個已經建立的生產者,因此將不會涉及實質性阻礙標準。相反的,如果兩種看起來相關的產品被認定為獨立的產品,如果生產一種產品的產業已經建立,而生產另一種產品的產業未建立,ITC將會進行與前者相關的現有實質性損害或者實質性損害威脅分析,和與后者相關的實質性阻礙分析。
第三,涉及實質性阻礙的案例中,定義相同產品時,最有趣的問題是如何對待高科技產品的每個后續產品。例如在80年代,日本產業的科技水平顯著增長,并成功的早于美國產業開發了第二代高科技產品。當這種第二代高科技產品進口到美國市場后,美國國內產業通常沒有生產任何與之相似的產品,即使對于生產了類似產品的產業,其生產遠遠不能達到穩定狀態。因此,在存在第二代產品的情形下,根據ITC定義相同產品的方法,實質性阻礙問題便發生了。然而,在這方面,ITC認定每個后續產品是對單一產品的革命性發展,因此只存在一個相同產品。這種對相同產品的定義經常會引導ITC對現有實質性損害和實質性損害威脅的調查,并成為阻止實質性阻礙調查數量增長的一個障礙。然而,ITC也會采取另外一種第二代產品的定義,即認為第二代產品是一個單獨的相同產品。無論ITC采取相同產品的哪一種定義,如果至少存在一個實質性承諾開始生產第二代產品的幼稚國內產業,那么可以根據實質性阻礙標準來為其提供救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追尾事故對方不簽事故責任認定書怎么辦
2021-01-20單位不給繳納社保,勞動仲裁后怎么補償
2021-02-26工傷申請財產保全要錢嗎
2021-03-07單方事故替換駕駛員算騙保嗎
2020-12-05酒駕和醉駕的區別
2020-12-15支票背書不連續有沒有法律效力
2021-02-20新三板定增,律師能做什么
2021-01-10勞動合同變更需要員工同意嗎
2021-02-06銀行卡被司法凍結了,公安局會聯系嗎
2021-03-08商場受傷有賠償嗎,商場受傷賠償金額怎樣來定
2021-01-09抵押物有哪些種類
2021-01-08九級工傷符合解除勞動合同的條件嗎
2021-01-08合同變更競業限制還有效嗎
2021-01-16試用期離職領導不批怎么辦
2020-12-26哺乳期公司部門解散可以拒絕調崗嗎
2020-12-01保險最大誠信原則是如何運用的
2020-11-21是駕乘人員意外傷害險還是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
2020-11-28保險合同有哪些體現形式
2021-01-02人身保險合同的特點
2021-01-09無保險利益人投保合同案例
2021-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