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事再審申請書格式(原訴訟狀態):(自然人的,寫明姓名、性別、年齡、國籍、住所和聯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寫明單位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法定名稱、住所、姓名、職務和聯系方式。)
再審被申請人(原審訴訟狀態):(同上)
××××××(申請人姓名)因×××(被申請人姓名)××爭議案件,不滿意×××人民法院于×××年×月×日×××××××××日××××××××××作出的民事判決(裁定),向人民法院申請再審再審請求
申請理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條第二款×款×項(具體內容)
申請理由:。再審理由1: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200條×款×具體理由和依據如下:
2。再審事由2:根據第200條第2款,具體理由和依據如下:
概括起來:
真誠地
人民法院
申請人:自然人簽名或法人公章
二。當事人申請再審的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以下簡稱《民事訴訟法》),《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和最高人民法院的有關司法解釋是當事人申請再審的法律依據再審
民事訴訟法第199條規定,當事人認為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有錯誤的,可以向原審人民法院或者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再審,但判決、裁定的執行不得中止。
意見規定,當事人可以申請再審不受理、駁回訴訟的裁定。
意見規定,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法定代表人可以代表當事人申請再審。
民事訴訟法第二百條規定,當事人的申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再審:。有新的證據足以推翻原判決或裁定。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不足。原判決、裁定的法律適用確有錯誤。人民法院違反法定程序,可能影響本案的正確判決和裁定
5。法官在審理案件時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和枉法行為。人民法院應當駁回不符合前款規定的申請。所謂新證據,應當理解為原審未提出的證據。有三種情況:
(1)當事人在原審判程序中沒有找到證據,因此無法提供證據;(2)當事人知道證據的存在,但因無法收集而未能提交證據,或者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交證據線索,法院不收集證據或者不收集證據的;(3)前兩個案件,當事人持有證據,但因各種原因不提交,經審查足以推翻原判決、裁定的,法院應當提起再審。第三種情況,根據《民事訴訟證據若干規定》第三十四條的規定,當事人應當在舉證期限內向人民法院提交證據材料。當事人未在舉證期限內提交證據的,視為放棄舉證權利。對當事人提交的證據材料,人民法院在期限內不組織質證。除非另一方同意盤問。未在法院規定的期限內提出的證據,以后不得提出。即使提交,法院也不會將其作為判決依據。這就是所謂的證據遺失制度。由于證據規則的合法化,《民事訴訟法》規定的再審理由不夠準確。從實體正義的角度來看,如果新證據足以推翻原判決、裁定,則應將其作為再審事由。然而,從程序正義的角度來看,最高法院頒布了證據規則。即使證據是真實的,也不再具有法律意義,因為它沒有證據效力。如果不界定什么是“新證據”,可能與證據權喪失制度相沖突。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44條規定,《民事訴訟法》第二百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的“新證據”,是指原審結束后新發現的證據。當事人在再審程序中提供新證據的,應當在申請再審時提交。該條款對再審原因“新證據”做出了非常明確的解釋。當事人以新證據申請再審的,只能以新證據申請再審。
民事訴訟法規定,當事人提供證據證明調解違反自愿原則或者調解協議內容違反法律規定的,應當出具具有法律效力的調解書,他可以申請再審。經人民法院核實的,應當再審
以上是小編為您整理的民事再審申請書格式的全部內容。此外,小編還向您介紹了申請再審的法律依據、申請再審的條件等上述知識,希望對您有所幫助。如果您還有其他不明白的地方,我們也歡迎您上網咨詢。我們有最專業的律師為您提供法律幫助,維護您的合法權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商鋪拆遷補償不合理,被征收人如何維權
2020-12-19勞動調解委員會受理范圍是哪些
2021-01-03關于孩子姓氏的約定有效嗎
2021-03-07商標證書沒下商標可認轉讓嗎
2021-03-02抵押物不夠還款怎么處理
2021-03-17什么情形一審就終審判決
2020-12-26父母健在孩子能否變更監護人
2020-11-26兒子開公司能多要贍養費嗎
2020-11-26行政機關凍結銀行存款可以不通知當事人嗎
2021-02-28保密協議與競業限制協議的區別
2021-01-30合同糾紛是否能提起侵權之訴
2021-02-03一些基礎性的購房專業名詞
2021-02-22賣家是否要按約付中介費
2021-02-21集資房什么時候可以提取公積金貸款
2021-02-07入職時信息欺瞞可以不發工資嗎
2021-01-25股份公司章程是否需要備案
2021-02-17什么是勞動法?
2021-01-06事業單位無社保的裁員補償標準
2020-11-15意外傷害保險承保范圍
2021-03-22航班延誤多久可以賠償
2021-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