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由此可以看出審判監督程序的特點:首先,刑事審判監督程序的啟動是發現生效的判決和裁定在認定事實或適用法律方面確實存在錯誤,這是程序的前提。其次,刑事審判監督程序的啟動涉及到有效判決和裁定的嚴肅性和穩定性。它只能由履行法律程序的法律機構發起。也就是說,任何單位和個人都可以對已經生效的判決、裁定提出異議,或者向有關部門反映意見,但無權啟動審判監督程序。如果判決、裁定的終局決定確有錯誤,有權啟動審判監督程序,只能由合法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
審判監督程序針對的是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判決作出后仍不具有法律效力的,不得啟動審判監督程序。然而,從訴訟理論上講,法院的判決和裁定(以下僅以判決為討論對象)一旦具有法律效力,就會具有穩定性、排他性和強制性,應該得到社會的廣泛尊重。法院有效判決的這些特征基本上源于訴訟中一項經典原則——一事不再理原則的要求。一事不再理原則最初是羅馬共和國時期民事訴訟中的一項重要原則。其原意是,一個案件一旦由法官判決,就會產生既判力,“判決的事實應被視為真實”,法院不能再次審理同一案件(事項)。羅馬共和國時期,法院實行一審終審制度。法院對該案作出判決后,判決發生法律效力。無論判決是否正確,除非法律另有規定,否則任何法院或法官都不得改變已經作出的判決。隨著社會的發展,這一原則被廣泛應用于刑事訴訟中。“同一案件有實質性判決,其起訴權已被取消,因此不能再作為訴訟對象。”實際上,這一原則的目的和目的是通過程序意義上的一種規約,確保和維護法院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的權威性和約束力,防止法院對受理的案件反復、任意地行使司法權;同時,它通過強調法院在啟動審判程序時的約束條件來保護被判刑人和被害人的權利,以防止訴訟活動永無止境,防止當事人的地位始終不確定,“一事不再理原則”只是人類在長期的訴訟實踐中總結出來的一項相對完善的訴訟原則,它不是絕對的、不可逾越的。無論是在歷史上還是在當今世界,都有一些國家從刑事訴訟的根本目的和任務上對這一原則作出例外。中國的刑事訴訟法也不例外。法律設立審判監督程序,允許對有效法庭處理的案件進行有條件的再審,其原因有其特定的目的
根據哲學,“所謂目的,不是指由自然原因引起的自然結果,而是指通過意識和概念的中介有意識地實現的活動或行為所指向的對象的結果。”
[2]“目的是所有法律的創造者,每一條法律規則都來自一個目的,即事實上的動機。”
[3]作為刑事訴訟中的一種審判監督程序,立法者設立其訴訟的目的是在出現錯誤的情況下為有效判決提供救濟。具體來說,有以下兩個方面:
第一,糾正錯誤定性的案件,糾正錯誤適用法律的情況。刑事訴訟活動的最終目的是實現社會正義,刑事判決作為訴訟活動的最終體現,必須確保其符合正義和正義。雖然我們說“一個公平的法律程序組織可以最大限度地做出公平的決定”,但由于司法資源的限制,比如訴訟手段的限制,比如訴訟期限的限制,法院作出的有效判決不可避免地會在認定事實時出錯。因此,建立審判監督程序的目的之一是為了救濟生效判決中存在的錯誤,以實現實體正義。同時,訴訟作為國家司法活動的重要形式,必須依法進行。如果法院在判決中錯誤地適用法律,不僅會破壞國家法律的統一性,還會導致判決結果的錯誤,這自然會影響實體正義的實現。糾正審判中的法律適用錯誤,也是建立審判監督程序的目的之一。第二,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刑事判決是對被告人自由、生命和財產權利的懲罰,因此它關系到個人的基本權利和自由。此外,刑事判決還涉及刑事行為侵犯受害者權益的申訴能否得到維護。因此,審判監督程序作為普通程序的補充,是通過特殊訴訟手段確保判決準確性、實現法律正義的又一障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非法利用信息網絡罪立案標準
2020-11-13房屋租賃合同不得超過幾年
2021-02-02留置物如何確定價格
2021-03-07支票及支票怎么填寫
2021-02-14自書遺囑需要見證人嗎
2021-02-09仲裁條款向第三人擴張與合同相對性的沖突是什么
2021-01-22辭退后還能辦病退嗎
2021-02-08農村集體土地租賃期限有多長
2020-11-18詳解以他人名義購房存在什么風險
2020-12-08經濟違法會被沒收住房嗎
2021-03-11擅自停工多久可以解除合同
2020-12-10競業限制的補償金包含在在職工資里是否違法
2020-11-21代替繳納社保能否認定勞動關系
2021-03-25勞動仲裁需要什么材料
2021-03-02什么是保險的保額
2020-12-26輕微交通事故快處快賠流程是怎樣的
2021-03-12保險經紀公司存在的違法行為有哪些
2020-11-12無責賠償引發保險糾紛
2021-02-27土地承包的經營權證是什么意思
2020-12-13房子要拆遷租戶會被賠償嗎
2021-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