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能延遲工作時間的情形有哪些
《勞動法》第41條規定,用人單位由于生產經營需要,經與工會和勞動者協商以后可以延長工作時間,一般每日不超過一小時;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長工作時間的,在保障勞動者身體健康的情況下延長工作時間每日不得超過三小時,但是每月不得超過三十六小時。
《勞動法》第42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延長工作時間不受本法第41條規定的限制:
①發生自然災害、事故或者因其他原因,威脅勞動者生命健康和財產安全,需要緊急處理的;
②生產設備、交通運輸線路、公眾設施發生故障,影響公眾利益,必須及時搶修的;
③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有上述情況之一的,可以延長工作時間而不受限制,但是,在應按規定付加班費。在這些規定之外,不經過員工同意任意延長工作,是違反《勞動法》規定的行為,要承擔勞動法上的責任。
延長工作時間是指勞動者根據法律、法規和行政命令的要求,在法定節假日和公休假日進行額外工作(即加班),以及超過政黨工作日進行工作(即加點)。《勞動法》第41條、第43條對延長工作時間作了限制性規定。1994年2月國務院頒布的《關于職工工作時間的規定》第6條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延長職工工作時間。因特殊情況和緊急任務確需延長工作時間的,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相關知識:
勞動關系的具體特征
一、勞動是一種結合關系
因為從勞動關系的主體上說,當事人一方固定為勞動力所有者和支出者,稱為勞動者;另一方固定為生產資料所有者和勞動力使用者,稱用人單位(或雇主)。勞動關系的本質是強調勞動者將其所有的勞動力與用人單位的生產資料相結合。這種結合關系從用人單位的角度觀察就是對勞動力的使用,將勞動者提供的勞動力作為一種生產要素納入其生產過程。在勞動關系中,勞動力始終作為一種生產要素而存在,而非產品。這是勞動關系區別于勞務關系的本質特征,后者勞動者所有的勞動力往往是作為一種勞務產品而輸出,體現的是一種買賣關系或者加工承攬關系等。
二、從屬性的勞動組織關系
勞動關系一旦形成,勞動關系的一方———勞動者,要成為另一方———所在用人單位的成員。所以,雖然雙方的勞動關系是建立在平等自愿、協商一致的基礎上,但勞動關系建立后,雙方在職責上則具有了從屬關系。用人單位作為勞動力使用者,要安排勞動者在組織內和生產資料結合;而勞動者則要通過運用自身的勞動能力,完成用人單位交給的各項生產任務,并遵守單位內部的規章制度。這種從屬性的勞動組織關系具有很強的隸屬性質,即成為一種隸屬主體間的指揮和服從為特征的管理關系。而勞務關系的當事人雙方則是無組織從屬性。
綜上所述,用人單位可以延長工作時間的情形有四種,兩類。用人單位可以與勞動者協商延長工作時間,用人單位也可以在法定情形下直接決定延長勞動者的工作時間。如果對這方面還要其他法律問題需要了解的,歡迎來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簽訂勞動合同生效
2020-11-20終止勞動合同沒有提前通知怎么賠償
2020-12-21醫療糾紛發生后當事人可以選擇的解決途徑是什么?
2021-02-07律師出具法律意見書收費標準
2020-12-05已經質押的股權還能做抵押嗎
2021-01-17破產清算后還有債務怎么辦
2021-03-22甲乙雙方簽訂一份修理設備的合同,客體是誰
2020-12-26普遍的六大陷阱揭底
2020-11-26遺產繼承訴訟的管轄法院如何確定
2021-01-22工程質量不達標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0-11-26解除競業限制協議方式有哪些
2020-11-16什么是勞務派遣?
2021-02-19離職時單位要求簽保密協議合法嗎
2021-03-02試用期申請離職公司不放人怎么辦
2021-02-28實習期工資可以現結嗎
2020-11-13勞動糾紛調解需要幾天
2021-01-29免除車上人員責任險的事項
2020-11-21綜合意外險和團體意外險哪個好
2021-03-07人身意外險的內容
2020-12-17法院能否直接劃撥保險賠償金
2021-02-04